天鹅湖底“种草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威海日报 天鹅湖底“种草人”

天鹅湖底“种草人”

2024-04-22 00: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6月19日上午,荣成市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天鹅湖畔,海风徐徐。在与马山集团有限公司一路之隔的厂房外,阳光照在“山东荣成鳗草科技小院”(以下简称“鳗草小院”)的牌子上,明晃晃的,格外耀眼。

10点刚过,一辆灰色小轿车越开越近。时隔半月,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张沛东、李文涛又“回家”了。从青岛驱车3个多小时而来,他们顾不上休息,和4名“小院”研究生简单交流后,就往“鳗草工厂”走去。下午,他们还要潜到天鹅湖底,进行新一轮的鳗草取样。

从2008年至今,张沛东、李文涛领着一批又一批“小院”研究生,扎根天鹅湖畔,潜到天鹅湖底,专心钻研鳗草苗种培育、植株移植、种子种植等海草床生态修复关键技术,截至目前已申请10多项发明专利,发表50多篇SCI论文,牵头编制一项团体标准、一项行业标准……15年来,这群天鹅湖底的“种草人”,已在黄渤海累计修复养护2万余亩海草床。

海参池子“种”满海草

科技小院里师生们的科研“主场”是有着保种车间和育苗车间的“鳗草工厂”。每次回来,张沛东总要先去车间看一看。

跟随他的脚步走进车间,一股凉意扑面而来。鳗草种子保存池里,去年7月采摘的1200万粒种子被浸泡在4度左右的海水中。张沛东从水中拎起一包种子观察起来,“温度还是高,你们看,有的种子颜色不太对。”

绿色麦仁般的种子是小院的“宝贝”。因为鳗草种子在自然环境中留存率低,每一粒种子都由人工亲手采摘而来。“时机要把握准。”张沛东说,“熟透了,种子会自然脱落到大海里。摘早了,种子不够成熟,发芽率就会降低。”

种子保存池的旁边,是十余个种子萌发池。一个个长方形的花盆里,“配方泥”下面都是正在萌发的种子。张沛东蹲下身来,用手沾了点“池水”品尝盐度。在“鳗草小院”的“促萌”技术下,自然环境中半年多才能大量萌发的鳗草种子,最快可在半个月内萌发。

看完最为牵挂的种子,张沛东这才讲起了“鳗草小院”的故事。

鳗草,又被渔民们称为大叶藻、海韭菜,它既是海草房上的“海草”苫盖,也是大天鹅越冬的主食。在海洋里,鳗草床对海洋生态保护及生物多样性提升都起着重大作用。但随着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加剧,海草床大量退化。就拿天鹅湖来说,前些年湖底的海草床已经退化了80%。

十几年前,刚博士毕业的张沛东和正在读博的李文涛决定研究海草床。他们来到我国海草床的代表区域荣成湾进行实地调研,决定选择温带优势的海草品种——鳗草作为研究对象。巧的是,2008年,他们找到了志同道合的马山集团,就此在天鹅湖畔扎下根来。

植株工厂里,海水循环声不绝于耳,30余个鳗草苗种培育池里的鳗草高矮不一。张沛东说,这两个车间的近百个培育池,以前都是马山集团用来养殖海参、鲍鱼的。为给鳗草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企业还把厂房升级改造成透光屋顶,水池也增设了24小时水循环系统。

以远洋捕捞和海水养殖起家的马山集团,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便参与海岸线修复工程,至今还在承接海洋生态修复工程。2008年以来,企业不仅无偿为“鳗草小院”提供厂房车间、办公场地、餐饮食宿,还尽可能为师生们提供帮助。马山集团总经理王晓东说:“大海养活了我们祖祖辈辈的人。恢复和保护海洋生态,我们这个海边的企业责无旁贷。”

“种”出两万亩“海底绿洲”

检查装备、准备物资、规划日程……6月底的种子采摘季即将来临,师生们开始为潜水采种做准备。因为科研需要,“鳗草小院”的大部分男生都考取了潜水证。为了“抢时令”,只要风雨不算大,师生们都会坚持下海。

海底“种草”到底有多难?27岁的中国海洋大学在读博士张彦浩说:“虽然潜水不算深,但是水下工作时间比较长,工作强度比较高。穿上潜水服后嘴巴是露在外面的,被海蜇蛰肿也是常有的事。”

收集种子只是第一步。师生们还要对种子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放回海里“后熟”。等到8月,再把种子取回进行萌发、培育,成功长成植株后再移植到海里。这样周而复始“陆海接力”,师生们已经进行了多年。

在张沛东看来,最难的莫过于最初对鳗草的一无所知。他打了个比方,“六月的斑鸠——不知春秋。所以只能是边摸索,边实验,边认知,逐渐拓展研究思路。”

从早期开展海草生理生态学特征研究,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提出生态工程修复方案,再到2020年起海草生态修复技术进入推广应用阶段……如今的“鳗草小院”已经基本掌握了鳗草的移植技术和种子播种技术。

“今年我们培育的1000多万株鳗草苗,将增殖到天鹅湖和养鱼池湾海域。”李文涛面露喜色,现在的天鹅湖底,近八成的鳗草床已经被修复,每年来荣成越冬的大天鹅数量也越来越多。不止威海,“鳗草小院”的修复技术还辐射到整个黄渤海,累计修复养护海草床超过两万亩。

走出40余名“天鹅湖”研究生

因经常出海,师生们个个皮肤黝黑,夏天都是清一色的“T恤、短裤、凉拖”打扮。别看穿着休闲,但他们做起研究来毫不含糊。

今年是张彦浩驻扎在“鳗草小院”的第五个年头。他不仅读完了硕士,还要成为博士。每年的4月至10月,他基本都在小院。张彦浩在“鳗草小院”里的节奏十分紧张。早上6点半起床,上午记录车间数据,下午潜水取样,每天都要忙活到晚上八九点钟。

通过天鹅湖底的鳗草实验,张彦浩已经发表了7篇学术论文。截至目前,“鳗草小院”已申请10多项发明专利,发表了50多篇SCI论文,牵头编制了一项团体标准、一项行业标准。正如张彦浩所说,他们把“科技论文”写在了海洋里。

在“鳗草小院”,全年常驻的博士生、硕士生不少于4人。另外,中国海洋大学还阶段性派师生到科技小院开展海区调查、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等工作,每年不低于30人次。截至目前,从“鳗草小院”已毕业4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

今年5月才来到小院,中国海洋大学2023级硕士研究生李璐瑶的脸和脖子已经不是一个颜色。这天,也是她第一次见到导师。一天下来,她对自己将要学习的渔业发展专业有了新认识。她说:“相信在张教授、李教授的教导下,我们的科研梦想也会像鳗草种子一样,在这片大海里茁壮生长。”

采访结束时,张沛东坦言,让他最为欣慰的不是“鳗草小院”取得了哪些成绩,发表了多少篇论文,而是原本稀疏的海草床茂盛了、来此越冬的大天鹅更多了,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海草床修复的意义。他笑着说:“以前来我们小院,人们往往开口就问‘这草能吃么’。现在,大家问的最多的是‘这草有什么用’。”

■记者手记

“科技小院”专研蓝碳“大学问”

近年来,一些高校将学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探索科技小院学生培养模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目前,全国已有30余所涉农高校陆续建立了300多个科技小院。去年7月,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三部门联合发文,山东荣成鳗草科技小院获得国家批准。

一个小院,两个车间。小院虽小,却把海洋碳汇的“大文章”写进了大海里。15年来,“鳗草小院”累计修复养护两万亩“海底绿洲”,发表50多篇SCI论文,成功申请10多项发明专利,走出40余名“天鹅湖”研究生……累累硕果的背后,是那份保护修复海洋生态的情怀与坚守,更少不了扎根一线的“自找苦吃”。张沛东说,研究生们不仅吃住在小院,还和当地渔民打成了一片。因此,他们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本领,练就了开船、潜水等“十八般武艺”。

海草床同红树林、盐沼植物等共同构成海洋碳汇,是全球重要的蓝色碳库。海洋,是威海积极全面融入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优势所在。我市不仅探索出海洋“三产”融合发展模式,更通过科技创新、生态保护等举措,在蓝色大海中拓展绿色发展新空间。接下来,“鳗草小院”将继续探索海草床保护修复的融合发展模式,助力威海在发展蓝色碳汇、海洋生态修复领域取得新突破。(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杜晓莹 通讯员 李钟芸 林巍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