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落乡间的明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威宁县草海镇郑家营村陈光辉是谁 遗落乡间的明珠

遗落乡间的明珠

2024-07-13 07: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因为记挂着友人所说的那所“价值几千万”的大房子,简单地参观完陈氏宗祠,我们就随着导游走进了郑营村。

陈氏民居是清朝进士陈鹤亭故居。陈鹤亭(1874-1931),名陈钧,清末进士,辛亥革命后,曾担任蔡锷的参事、内务司长,后担任个碧铁路总经理,创立三个铁路银行,主持修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民营铁路——“个碧临石铁路”。陈鹤亭一生劝学兴学,心系教育。光绪三十二年(1906),当时云南区乡一级正规学校一片空白。他将百年的神祠资产移拨兴学,并创建郑营两等小学,村中子弟悉数劝导入学,成为石屏全县楷模。陈鹤亭故居是郑营村占地面积最大的民国年间的建筑。

沿着青石板铺成的村路走了大概一百米,两扇看起来有些破败陈旧的木门,带路的导游说门里就是我们要去的陈氏民居。略微的失望过后,我迟疑着轻轻推开了门,却没想到,那一刻,我仿佛打开了一幅古色古香的画卷,走进了一个古老幽深的世界。

用“惊艳”来形容我看到陈氏民居的第一个感觉一点都不为过。一进门是一个小小的院落,厢房简洁古朴,屋檐下的垂拱雕花让我们一阵阵惊呼,却被导游告知,我们进的这道门是后门,此刻看到的是家丁住的院子。“家丁住这样的房子就这么好,那主人住的该是怎样的豪华精致?”带着这样的疑问,穿过同样一道不起眼的侧门,我终于站在了陈氏民居的大院里。

陈氏民居大院气势恢宏,天井宽敞大气,建筑格调沉郁低调、严谨而内敛。而最令人惊叹的是建筑中随处可见的木雕工艺,所有的门窗精雕细琢,巧夺天工,却绝无张扬恣肆、富丽堂皇的色彩。站在几扇泛着原木光泽的雕花木门前,导游告诉我们,这几扇门的材质稀有,雕工精巧,据说拆下门板来就可以换一栋别墅!想想当今的“土豪”们穿金戴银、宝马香车的炫富之举,不禁为民居主人这份不显山露水的奢华而叹服。

站在独特的朝南面敞开的开放式客厅前,想象着主人在这儿邀客会友,把盏品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定是一番风雅气象。各个天井之间曲折回环,高大粗壮的房柱沿着回环的走廊一点点深入其间,走廊向外伸出宽大的一段,上面有长条木镶榫成的靠背,俗称“美人靠”。坐在“美人靠”上,院内天井里的情形一览无遗。想来,当年陈家的小姐,曾坐在“美人靠”上,看天井里的花开花落,听廊檐下的燕子呢喃吧?如今美人已逝,闺阁已空,只有走廊上的“美人靠”承载了岁月的洗礼依然完好无损。

在陈氏民居,无处不能感受到房子主人高雅的审美情趣和细腻的心思,可以说,是陈氏主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格调赋予了陈氏民居这所房子大气蕴藉的气质、精致优雅的灵魂。

整栋建筑所有的门窗均用厚实的原木板制成,边沿用长线条勾画出简单的流云图案,中间雕刻着宝瓶兰花以及万字、寿字等图案,简洁明了的雕刻尽显主人内敛沉静、果决自信的风格。而在大线条雕刻的主基调上也不缺乏小细节,在一些窗户的角落或者门顶上,偶尔点缀的石榴、佛手、蝙蝠、喜鹊等吉祥图案惟妙惟肖,精细的雕刻让人叹为观止。前、后门入口处的两道钢窗,图案普通看起来平淡无奇,经导游讲解和仔细观察后才知道是主人当年不远万里从法国进口来的,采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铆接工艺。所有的一切,都能让人联系到主人的情趣和修养,以及他曾担任铁路总经理、创立铁路银行等身份和经历。

在陈氏民居短短3个小时的参观,只能算是走马观花,但我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进一段久远的年代,与这所古老幽深的院落的主人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走出那扇古旧的木门,再次回望着这所外貌平淡无奇,内里包罗万象的建筑,心里生出许多感概,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陈鹤亭在这个偏僻的南疆边陲,修建了这么一所气势恢宏、精致华美的大屋子?是为了炫耀富贵后衣锦还乡的得意之情,还是为了躲开官场的诡谲莫测,给自己疲惫的身心找一个栖息之所?也许,对于陈鹤亭来说,房子已不再仅仅是容身场所,更多的意义在于能提升自身的修养,避开车马的喧嚣,让一颗心获得永恒的宁静。

今天的我,对这位既有财力又有才气的主人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感谢他当年的精心打造,让我有幸能看到这么华美精致的建筑,能穿越时空,真切地感受那个时代的文人生活的情境。

陈氏民居,就好比一位有着丰富内涵的美丽女子,虽僻处南疆,却难掩绰约风姿;虽历经沧桑,却益见隽秀风采。陈氏民居,更像是一颗遗落乡间的明珠,红尘喧嚣、时光流转,依然在岁月的长河里散发着夺目的光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太美了,看完这组图,你一定对这座云端上的小城——红河县念念不忘!

部分文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