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孔孟之乡的姓氏(38)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姓窦做网名 源于孔孟之乡的姓氏(38)

源于孔孟之乡的姓氏(38)

2024-01-09 21: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繁衍播迁:

窦姓起源于今山东济宁一带,历商周两代,窦姓渐离开祖居之地,春秋时晋有大夫窦抽 ,其食邑在今太原城北古城村一带,战国时魏有窦公,可见在先秦时期,窦姓已有落籍今山西、河南之地者。秦汉之际,窦姓已在今山东观城以及河北武邑间地的观津一带落籍,文景之治时,此间出了一位窦皇后,她贵为文帝皇后,景帝母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其父兄等俱封为列侯,长兄窦长君子窦彭祖封为南皮侯,弟窦广国封章武侯,连死去的父亲也得已封侯,堂兄窦世的儿子窦婴位至宰相,名震天下。广国子定袭爵至孙常生因大街免爵,常生一子在宣帝年间以二千石官吏的身份从观津迁徙到平陵(今陕西咸阳),至常生五世孙窦融时,窦姓再次扬名天下,至明帝即位之初,窦家同时在朝,就有一名三以,两名侯爵,三名娶公主为妻的,四名二千石等级的官员,在当时的京师洛阳,其祖孙官府相望,甲第连云,外威、功臣无人能比。此间至汉末,洛阳窦姓女贵为桓帝皇后,窦氏家族权倾天下,不言而喻。汉末时窦武孙窦辅为避仇逃于零陵(今湖南永州),曹操平定荆州后,他又徙居邺(今江苏南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窦姓遍及黄河中下游诸省,并有一支窦姓迁居今辽宁北部和北京一带。隋唐两代,窦姓依旧昌盛不衰,名人辈出,仅唐代窦姓即出了宰姓六名。唐末五代时,窦姓南迁者始渐多起来,他们播迁于今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地。南宋偏安江南后,窦姓在南部省份的分布区域渐广。明初,山西窦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江苏、浙江、河北、河南、天津等地。历有清一代,窦姓在全国分布愈广。如今,窦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苏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窦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一。

郡望堂号:

窦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

1、观津县,本古观国,故城在今山东观城西;

2、扶风郡,三国魏设置,治所在槐里(故城在今陕西兴平东南),晋移治池阳(故城在今陕西泾阳西北);

3、河南郡,汉代设置,故治在今山西临汾。

堂号:“扶风”、“五龙”、“四德”、“敬义”、“倚稚”等。

宗族特征:

1、窦姓人才蔚盛,世代簪缨相继,甲第连绵。

2、窦姓在两汉以及隋唐两代可谓名闻遐迩,声震天下。

3、窦姓多皇亲国戚。、

窦氏名人:

窦抽:字鸣犊,春秋时晋国人,顷公时大夫,有贤名。曾在狼孟(今阳曲黄寨)做过开渠利民的事业。据传,孔子周游列国,因仰慕窦,曾驾车来访。可惜车到娘子关,听说窦被赵简子所杀,孔子在遗憾中驱车而去。宋代时,宋神宗加封窦为英济侯,所以窦祠也称英济祠。

窦广国:信阳观津(今河北武邑东)人,文帝窦皇后弟。因姐为皇后,故得厚赐田宅,不敢以富贵骄人。景帝即位后,封为章武侯。

窦婴:窦皇后堂侄,西汉大臣。景帝时为大将军,吴楚七国反时,他守荥阳,监齐赵兵。乱平后,以功封魏其侯,武帝时官至宰相,后因罪被杀。

窦融: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初大臣、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光武即位,封安丰侯,累进大司空。

窦固:窦融双胞胎弟窦友之子,东汉大臣。袭父爵为显亲侯,明帝时率军北征匈奴,大败之。章帝时,征为大鸿胪,寻迁光禄勋。

窦宪:窦融曾孙,东汉大臣。其妹适汉和帝,他以车骑将军之职击破北匈奴。后任大将军,封武阳侯。后和帝诛窦氏,他被迫自杀。

窦武:窦融玄孙,东汉大臣。以女贵为桓帝皇后,封槐里侯。桓帝死后,他迎立灵帝,任大将军,掌管朝政,徙封为闻喜侯,后诛权宦未果而兵败自杀。

窦建德:清河漳南(今河北城东北)人,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据山东、河北间地称夏王,擒杀宇文化及,后自建天子旌旗。在洛阳与李世民决战中被俘而死。

窦威:扶风平陵人,唐代大臣。高宗李渊太穆皇后为其从兄弟女。官至内史令,死后赠同州刺史,追封为延安郡公。

窦抗:太穆皇后从兄,唐代大臣。武德元年授将作大臣兼纳言,纳言即为宰相之职。

窦怀贞:京兆始平(今陕西兴平)人,唐代大臣。睿宗时官至宰相,玄宗时为尚书左仆射,封魏国公。后与太平公主谋逆事泄,被迫自杀。

窦常:扶风平陵人,唐代大臣。德宗时官至国子祭酒,与弟窦牟、窦群、窦庠、窦巩均为名诗人,后人集五人诗为《窦氏联珠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