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共生课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如何读懂散文课堂实录视频 走进共生课堂

走进共生课堂

2024-07-11 15: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生:我认为,台阶象征着父亲。

师:这是从台阶的角度来说的,还有从父亲的角度来说的吗?

生:以“父亲”为题目的太多,而且太直接了。

师:总结一下,你们的观点是,这篇文章写台阶就是为了写父亲,写的父亲就是这位父亲。有没有同学想过,这篇小说里的父亲是不是作者的父亲呢?

生:不是。我认为这位父亲还象征着有追求的农民。

师:读小说,就是要由一个人读出一类人。父亲是勤劳、执着、有目标的农民的代表。我们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小说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我’父亲与台阶的故事。”这句话中的“我”加引号是什么意思?

生:小说中的“我”不是作者自己。

师:对的,小说中的“我”不等于作者自己。那么,小说中的父亲是不是作者的父亲?

生:不是。

师:是啊,刚才有位同学说是“象征”,很准确,说明父亲是一类人的代表。那父亲是哪类人的代表?

生:是生活在农村,为自己的梦想、目标而奋斗的一群人的代表。

师: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什么的代表?

生:农民。

师:是的,是富有理想、追求的农民的代表。你能不能根据课文,找到具体内容说明父亲是农民?

生:第5段,父亲洗脚洗出了一盆泥浆,可见他的勤劳。

师:好,我们看看还有哪些描述能体现出父亲的农民特点?

生:第15段,“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

生:第11段,“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生:第12段,“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只有农民才会挑谷子。

师:我们刚刚是从父亲的脚和父亲做的事情中,感受到父亲是农民。我们能不能从父亲的外貌中看出父亲的农民特点?

生:父亲穿的是草鞋。

师:而且穿破了很多草鞋。

我们抓住了不少细节,读出了一个勤劳、辛苦的父亲的形象。看出一个人的外在特征是很容易的,有同学能看出父亲作为一个农民的内在特征吗?

生:第9段,“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从这里,可看出父亲的老实、厚道。

师:很好!还有吗?

生:第27段:“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晌午饭吃过了吗?’父亲回答没吃过。其实他是吃过了,父亲不知怎么就回答错了。第二次他再坐台阶上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

师:从这里,可看出父亲有什么特点?

生:父亲很谦卑。

师:有道理!大家看“晌午饭”的“晌”什么偏旁?

生:日字旁。

师:第几声?

生:第三声。

师:这部分不仅写出了父亲的谦卑,还写出了父亲坐在新台阶上的不自在。还有吗?

生:第28段,“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从这里看出父亲是很要强的人。

师:从哪些词语看出父亲很要强?

生:“粗暴”“推开我”。

师:大家理解得已经很深刻了,但是,还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我下面将作者写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一下,看大家能不能有新的理解。他说:“在中国乡村,一个父亲的使命也就这么多,或造一间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他就迅速地衰老,再也不被人关注。我只是为他们的最终命运而惋惜,这几乎是乡村农民最为真实的一个结尾。”他们一辈子就是为了干什么?

生:造屋子,为子女成家立业。

师:一辈子,一座房,这就是父亲一生的写照,也应该是农民一生的写照。

后面还有个高难度的“台阶”,大家敢不敢“爬”?

生(齐):敢。

师:我们刚才是通过两个形象来读这篇小说的,除了父亲和台阶这两个形象外,这篇小说还有一个形象,是什么?

生:“我”。

师:对了,小说中还有一个“我”,不能忘掉。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形象,谁?

生:母亲。

师:会读小说的人,不仅会关注人人都关注的形象,还会关注别人不大关注的形象。你们觉得,“我”和母亲这两个形象,哪一个形象更重要?

生:“我”。

师:为什么?

生:因为全文的内容都是关于“我”和父亲的。

师:是的,全文内容都是通过“我”来写父亲,通过“我”的眼睛来观察父亲的。父亲的这些事,母亲有没有看到?

生:有。

师:母亲有没有像“我”这样去想?

生:没有。

师:我们看看这篇小说为什么要通过“我”来写父亲。先看这篇小说写台阶,一共写了几个台阶?

生:两个。

师:哪两个?

生:一个老台阶,一个新台阶。

师:老台阶几级?

生:三级。

师:新台阶几级?

生:九级。

师:父亲对两个台阶的态度有没有不同?

生:有。

师:有什么不同?先看对老台阶的态度。

生:对老台阶是不满意的。

师:从哪里能看出父亲的“不满意”?

生:“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师:这句话中哪个字最能体现出父亲的“不满意”?

生:“总”。

师:不错。那么父亲对新台阶的态度是怎样的?

生:不自然,不习惯。

师: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倒数第4段,“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师:“若有所失”是什么意思?

生:好像失去了什么一样。

师:能不能告诉我,父亲造好了台阶,失去了什么?

生:劳作的乐趣。

师:也就是奋斗的目标、热情。还失去了什么?

生:时间。

生:还失去了坐台阶的那份感觉。

师:如何悟出父亲坐在新台阶上没有感觉、不自在?

生:第27段:“第二次他再坐台阶上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但门槛是母亲的位置。”

师: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父亲造了新台阶以后,不习惯,不自在。“若有所失”,他失去的是几十年的时间,失去的是坐台阶的感觉,失去的更是精神上的追求和依托。父亲对新台阶不习惯、不自在,那么“我”对台阶是怎样的态度呢?我们先看“我”对老台阶喜欢不喜欢?

生:喜欢。

师:说说依据。

生:第4段:“母亲坐在门槛上干活,我就被安置在青石板上。……再后来,又跳三级,啪!”

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如果把“父亲”读成重音,大家能体会到什么内涵?

生:“我”和母亲并不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师:是的,从中看出“我”很喜欢老台阶,而父亲不满意,这就起到什么作用?

生:对比。

师:以“我”对台阶的态度,更能衬托父亲对台阶的态度。这篇小说中“我”的作用很重要,通过“我”来写父亲,这就是小说的视角。“我”的母亲在小说中有没有作用?母亲有没有觉得台阶低?

生:没有。

师: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母亲也起到衬托父亲形象的作用。

师:还有一级更难的“台阶”,“爬”不“爬”?

生:爬!

师:我们一起读小说最后三段。

(生读)

师:刚才都是黄老师提问题让你们思考,你们能不能提个问题让黄老师思考?

生:“怎么了呢,父亲老了”,这个结尾有哪些含意?

生:“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父亲有怎样的心情?

师:你们很会提问题,这两个问题提得很好!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你们说,父亲毫无生机,是不是仅仅因为他老了?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台阶造好了,父亲也失去了努力的方向。

师:父亲若有所失的迷茫,不是因为他老了,而是因为失去了目标。你们看,黄老师也够老了吧,但黄老师还是富有生机的。(生笑)一个人的年龄与他有无生机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重要的不是实现理想,而是实现理想后不迷茫。

还有一个问题,父亲为什么“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告诉大家一种思维方式,“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言下之意是“既不是问自己也不是问我”,那么是问谁呢?

生:问读者。

师:你真厉害!这是对所有人的发问。这篇小说不是仅仅写一个父亲,也不是仅仅写一个将造一间房子作为理想的农民,而是让读者思考一个问题:实现理想后为何迷茫?

能不能在最后一段前加上“我说”,变成“我说:‘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生:不能。小说中的这句话不是“我”对父亲说的。

师:对!加了引号,就变成是对“父亲”一个人说的。而不加“我说”,是作者对所有人说的,是对所有读者说的,是让我们思考:除“父亲老了”外,可能还有很多原因。

师:这里是通过“我”写出了小说深刻的主题。能不能把小说的叙述视角改成母亲的视角来写?如果改成母亲的视角,第一句话应该怎样写?

生:老头子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生笑)

师:如果改为母亲的视角,最后几段能像现在这样写吗?

生:不能。

师:不能。这不符合人物身份,也不符合人物关系。这就是小说视角的重要性。

还有最后一级“台阶”敢不敢“爬”?

生:敢!

师:教材上这篇课文有没有插图?

生:有。

师:父亲坐在哪个台阶上?

生:看不清。

师:是的。看不清楚。那么,你们说说,父亲会坐在哪个台阶上呢?

生:老台阶。

生:新台阶。

师:说说理由。

生:父亲不习惯新台阶,只能坐在旧台阶上。

生:父亲一生就是要造一个新台阶,只能坐在新台阶上。

师:父亲坐在新台阶上,会坐在哪一级上呢?——好的,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留到课后思考交流吧。下课。

教者自述

和学生一起登“台阶”

黄厚江

《台阶》是一篇不好理解的文章,文体的归类和文本主旨的解读都有比较大的争议。我不明白教材编者为什么会将它编排在初一教材中,还要将其作为所谓的“自读课文”。

这篇“自读课文”怎么教,是许多年轻教师问过我的问题。年轻教师信任我,我只能做一次尝试,便有了这个教学案例。

我们认为,自读课不是不要教。否则,就只是“自读”,而不是“课”了。那怎么教呢?简单说,就是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就是要知道学生已经读出了什么,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再阅读。基于这样的认识,这节课,我就带着学生不断登临新“台阶”。

小说中有很多语言很美也很有意味,这是学生会关注的,也是学生能够基本理解的。但学生的感受和理解可能是零散的,也可能是比较浅显的。于是,我就带着学生进行整合和聚焦,带着学生解读得更深一些,更丰富一些。比如学生从“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这个句子中读出父亲对台阶的不满意是容易的,但读出“我”和母亲并不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就需要教师的引领。至于小说的结尾,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即使不要求所谓“正确”,学生要能够有清晰的解读也是不容易的。

尽管大家对这篇小说的主旨有不同的理解,但如果仅仅将其理解为是一篇写父亲的文章,无疑是不够恰当的,而且也不符合文体特征。于是我着力于引导学生从这个“父亲”出发去理解他所代表的一类人——把造一座房子作为毕生追求和寄托的农民。并且再进一步,带着学生根据小说的结尾读出一个人生的难题:如何走出理想实现后的“若有所失”带来的迷茫?

从阅读策略的角度看,抓住细节读人物,抓住父亲的主要形象读文本,是大多数学生能够采用的阅读方法。但抓住小说中主要形象“父亲”和“台阶”之间的关系读文本,却不是每个学生能够做到的,或者说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得很到位的。至于抓住主要形象“父亲”“台阶”与次要形象“我”“母亲”之间的关系去读小说,便是绝大多数学生不会关注的。而抓住叙述视角,借助教材“提示”和作者创作意图读小说,更需要教师的引领。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从文本理解和阅读策略两个方面引领学生的阅读行为,这便是我教学《台阶》这篇小说的一点尝试。从共生教学的角度看,便是小说自读和导读的共生。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2019年第9期

监制:常白如

编辑:胡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