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头脑风暴”激发孩子的创意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如何用头脑风暴法进行文案创意的输出 如何用“头脑风暴”激发孩子的创意脑?

如何用“头脑风暴”激发孩子的创意脑?

2024-06-30 19: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家孩子很喜欢这个视频,原因在于里面提供了很多“头脑风暴”的雏形:点子、验证、重新再提出点子、重新进行验证。这几点都是头脑风暴的核心要素,也就是连点成线,连线成面。

你可以参考这个视频和孩子去介绍和定义“头脑风暴”:

你看视频中的小猪想要过河,他们一共想出了四种解决方案,从最开始的‘游过去’到‘借助浮木’,到最后的‘搭座桥’,再去一一验证哪种方法可实施。

你看视频中的小猪想要过河,他们一共想出了四种解决方案,从最开始的‘游过去’到‘借助浮木’,到最后的‘搭座桥’,再去一一验证哪种方法可实施。

我们在想问题的时候,也可以思考看看可能有多少种解决方案,这个就是头脑风暴的过程了。

如何跟孩子进行头脑风暴?

跟孩子进行头脑风暴,其实主题不需要太复杂。特别是低幼的孩子,他可能能够决定的认知范畴,其实就只围绕几点:穿搭、吃喝等一些基本日常生活层面。

所以当我们跟孩子进行头脑风暴的时候,首先先选择一个孩子熟悉的物品,低幼的孩子可以是饼干、玩具、手机、水等一些孩子常见的主题,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开展主题讨论了。

第一步:借助辅助工具。

先准备好便利贴、彩笔、黑板、录音设备等,这些素材都可以成为我们脑暴的工具。

第二步:确定主题并搜集素材。

如果你觉得发起主题不容易,那么你也可以准备十几个主题卡片,然后跟孩子一起随机抽一个主题。比如围绕水这个主题,我们就可以跟孩子确定“水有什么作用呢?”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孩子开始告诉你一些常见的功能,比如“水可以洗澡”、“水可以喝”、“水可以烧东西”、“水是白色的”。

这个时候,孩子有可能也在开始出现跑题,比如“班里的大冰抢了我的水。”这同样也是围绕水,但却是跳转到其他的主题。没关系,我们都先收集起来。

和孩子一边讨论的时候呢,我们就一边把点子记在便利贴上。孩子不会写字也没关系,可以用画画、或者照片、或者拼贴等方式展示出来。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写完一张就要马上贴在大家看得到的地方,这样我们就可以互相激发对方进行联想。

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来说,我们还可以增加时间压力,“在一分钟内向我展示尽可能多的不同用途_____”或建议,“你能想到这个____的五/十/十二种不同用途吗?”

第三步:展示所有素材,延伸头脑地图画像。

简单来说,帮助孩子把素材变成一个丰富的网络地图,在地图的最中间,写上主题的名字。比如这张是6岁左右孩子可以设计出来的头脑风暴图了。

但因为我最开始跟孩子玩头脑风暴的时候,孩子也不过2岁多。低幼的孩子其实很依赖我们的示范,所以在这一部分,要注意重点是示范给孩子看,我们的思考方式是什么。这个其实也是同步在感染孩子学习我们“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思考过程。

下面有几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孩子学习思考。

★ 归纳法:帮助孩子把零散的点子进行分箩筐归纳

比如前段时间跟孩子们坐飞机出行,我们进行了一场“要带什么东西去旅游”的头脑风暴后,我跟孩子一起对最后的点子进行了归纳:

爸爸要带的东西

妈妈要带的东西

哥哥要带的东西

弟弟要带的东西

爸爸要带的东西

妈妈要带的东西

哥哥要带的东西

弟弟要带的东西

孩子们也第一次定义出了一个新的归纳名词,就是“公共用品”,指的是全家人都需要用的,比如一些出游必备的应急药品等。

归纳很重要,可以引导孩子去更好地运用逻辑组合,来看待自己的点子,这可以鼓励我们把好的想法挑选出来。这个是区别于你一言我一语的闲聊模式,让头脑风暴变得有章可循的关键步骤。

★补充法:对孩子头脑风暴的点子和过程作出补充。

我喜欢用“如果“句式来跟孩子做这块的讨论,比如“如果______,那会怎么样呢?”,甚至我会特地带着孩子去天马行空设想。

比如前段时间孩子睡得晚,早上不肯起床了。我趴在床旁发起了一个头脑风暴的话题,“让我们来想一想,怎么样起床会更舒服?”

两个孩子迷迷糊糊地告诉我:

呃,把窗帘打开,不,打开一点点光线会更舒服。

如果我起床前衣服就都穿好了,我也不用起来穿就最好了。

呃,把窗帘打开,不,打开一点点光线会更舒服。

如果我起床前衣服就都穿好了,我也不用起来穿就最好了。

在这个头脑风暴的基础上,我提出了一个建议,“如果这是一个早上八点钟就消失的床,那会怎么样呢?” 我打破了孩子的想法,并鼓励孩子去延伸更多的可能性,这个是有目的性的指引。

其实很多时候啊,我们也不需要害怕提出不切实际的补充想法,这其实是鼓励孩子创造更多的想法去打破自己的思路。

发明往往都孕育在常识之外的点子里,但如果孩子除了有想法之外,还有想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去实现它的过程,那就是我开头说的创造力了。

运用头脑风暴要注意什么?

在和孩子进行头脑风暴的时候,除了进行流程讨论之外,还需要注意回归到头脑风暴真正的立意,一下三点是我们进行头脑风暴的要义:

1. 没有标准答案。

每个问题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不用给孩子的想法设限,在一开始的脑暴阶段,哪怕发现孩子头脑风暴的投入程度不高,但我们也只需要多分享自己的点子就好。早期一定是父母示范为主,才能让孩子学习到这些思考方式。

2. 每个人的想法都值得被听见。

不要批评孩子的想法。特别遇到3岁左右的孩子,可以足够天马行空的,如果你发现孩子的点子不切实际也没关系。比起对错,创造让孩子敢于表达的环境更重要。

3.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主意负责。

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点子进行展示说明。这个环节也是锻炼孩子演讲表达能力的一个机会。

最终经由讨论,决定一个可以继续下去的方案,不管是继续深入研究其中一个点子,还是对每个点子都涉猎一些,孩子需要学会对自己的想法负责。

不同年龄段孩子对自己主意表达的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最开始的时候,我跟1岁多的Eric玩,他顶多只能点头、摇头来参与,但这也是很好的。

渐渐地你会发现孩子开始会用涂鸦、行动、语言、或者论据等方式来参与,这便是孩子逐渐掌握的技能。

头脑风暴对我而言,其实还包括了两个很重要的启发,一个是鼓励我们创造更多的想法,另外一个是鼓励我们把好的想法挑选出来。也只有孩子能够把零散的点子,连接成线面,我们的孩子才能够更自由地让自己产生更多的创意。

我更希望孩子可以从头脑风暴中感受到的,其实也包括了不对自己设限、不对别人设限,最重要的是,我们通过有趣的方式,让思考变得有趣,也给到孩子主动思考的鼓励。

这也是孩子接下来面对各种学习很需要的基础啊。

近期资源包:

大家可以把这篇文章和上周我写的《孩子的格局从灵活思维开始,三个方法从小做起来》结合起来看,从大规律到工具方法帮助孩子聚焦思维,激发创意。我也把自己平时随手和孩子玩的锻炼思维的游戏重新设计,做成了一共20页锻炼“思维灵敏度”的游戏题卡,大家在我公号对话框里回复“灵活思维”就可以下载了。

萌芽的话

今天的稿子是半夜写的,今早六点十五分录完了音频。在音频末尾其实我还很开心地说,自己萌芽语还没想好要写什么。可是等我到了公司,坐下来准备写的时候,随手看了一下朋友圈……

却被一则新闻震惊了,今早的喜悦和激动压根就没有了,只留下难以释怀的难过和伤心。

东方有金庸,西方有斯坦·李。金庸爷爷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江湖,斯坦爷爷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宇宙。金庸走了,斯坦李昨天也走了。

他是谁?

漫威之父。

他创作了《美国队长》《蜘蛛侠》《钢铁侠》《雷神托尔》《绿巨人》《X战警》《奇异博士》等这些英雄的世界。我还在一直盼着《复仇者联盟3》的上线,可是再也不可能看到他的“客串”了。

我那天写的金庸悼文还在这里(戳链接:双鱼座的金庸,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爱情?)。同样拥有英雄梦的斯坦李,我想啊,也许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他们也会相遇。

在那里,江湖仍然还是那个江湖,宇宙仍然还是那个宇宙,都是一腔赤子之心,满怀英雄之梦。

Rest in Peace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