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述:“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的历史镜鉴 − 历史 − 理论大视野 − 文库 − 宣讲家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如何理解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陈述:“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的历史镜鉴 − 历史 − 理论大视野 − 文库 − 宣讲家网

陈述:“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的历史镜鉴 − 历史 − 理论大视野 − 文库 − 宣讲家网

2024-03-11 14: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共十八大强调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带头制定和严格执行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迈出了转作风、正党风的有力步伐。这是对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积极回应,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党风决定民风,民风影响党风。

苏区干部好作风是兴起中国革命高潮的重要因素

中国共产党的好作风是在领导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初步形成的。党在这个时期能够经受严峻的生死考验得以发展、壮大,并建立红军和红色政权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苏区干部的好作风。中国共产党在这个时期初步形成的作风的核心就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整个革命根据地又被称为“苏区”,上至苏区中央政府主席,中至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下至区、乡苏主席和村代表主任,在各种革命任务面前,都能模范带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关心群众疾苦,在苏区深入群众,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毛泽东还亲自给群众挖水井,解决群众的吃水问题。又如,当时的江西省委书记李富春,待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关心群众生活,帮助穷人解决困难。他要求省委、县委各部门一般应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基层,三分之一的时间留在机关处理日常工作。他本人率先垂范,一年之中就走遍了兴国、于都、乐安、石城、赣县、万泰、永丰、胜利、瑞金、宁都、公略、寻乌、南广、安远、会昌、宜黄等十六个县,为各级干部做出了榜样。当时县乡村的干部也真正做到了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为人民群众真心服务。毛泽东曾把兴国县长冈乡的干部当作苏区干部的楷模,他说:“长冈乡的群众说:‘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模范的长冈乡工作人员,可尊敬的长冈乡工作人员他们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真心实意的爱戴,他们的战争动员的号召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要得到群众的拥护么?……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这首20世纪30年代的赣南歌谣,充分表达了苏区群众对苏区干部的高度评价和赞颂之情,也揭示了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基本内涵:这就是密切联系、相信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的好作风,直接影响了政风,也影响到民风。当时在中央及其他革命根据地形成青壮年踊跃参军参战,妇女积极支前,儿童站岗放哨,老人积极种田交粮,一切为了前线的民风是中国革命兴起第二次高潮的重要因素。

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延安作风”打败了脱离群众、奢侈腐败的“西安作风”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与日本帝国主义血战到底的气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作风,极大地引导和影响了抗日根据地的政风和民风,形成了党风政风民风的统一体,这就是著名的“延安作风”。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政府各级官员们贪腐成风,形成了“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大发国难财的严重腐败的状况。不但战时陪都重庆党政军宪特等官场腐败弥漫,国民党驻地方的军队也奢侈腐化之风严重,军纪败坏、欺压百姓。据宋任穷、李宗仁等历史见证人回忆,当时驻守河南的国民党政府汤恩伯的军队被人民群众称为四大灾害之一。四大灾害即“水旱蝗汤”,“水”者洪水也,“旱”者指的是旱灾,“蝗”是蝗虫,“汤”就是汤恩伯。可见人民群众与国民党及其军队的关系,特别是抗战胜利后,腐败的国民政府在接受日本受降的过程中,其接收大员大搞“五子登科”,即到收复地区抢“金子、银子、房子、车子、女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荡然无存,国民政府迅速失去了民心,失去了优势。

反观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陕甘宁特区为代表的抗日根据地,与国民党统治区形成了强烈反差。可以说宝塔山下、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他们承担着人类解放、抗日救国的责任。他们的传统是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他们的作风是团结、紧张、活泼、严肃。1940年6月,爱国侨领陈嘉庚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到重庆、延安等地视察慰问。当陈嘉庚先生看到陕甘宁边区的为政清廉与国民党统治区的贪污腐败恰成鲜明对照时,他对国民党表示了极大失望,认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1945年7月,黄炎培等6位国民参政员访问延安。他在日记中写道,“延安的街道是整洁的,阶下有水道,没有一寸土是荒着的。只觉得在座各位高级将领,一般定以为飞扬跋扈的了不起,那里知道一个个都是厚实稳重,和我平时想象完全两样……”。在延安看到的一切,让黄炎培这位阅历丰富的民主人士看到了国家的希望。随后,黄炎培写下了《延安归来》很快出版,给全国同胞展示了延安的社会风貌。这本书向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介绍了一个真实的延安,一个令人感到亲切、有着光明前途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风貌。黄炎培作为民主党派参政员访问延安,他对延安的称颂,在民主党派中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仅这两位阅历丰富的老人陈嘉庚、黄炎培对延安作风大加赞赏,就连来到延安的中外记者和美军考察组也惊奇地发现了一个国家的“两个世界”,感叹“他们不是一般的中国人,他们是新中国的人”。各路媒体记者、各种政治态度的作家也对延安作风赞誉有加。

毛泽东曾全面概括了延安当时的新气象,他说:“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磨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这个“十没有”,就是良好党风、良好政风和良好民风的统一体,生动地反映了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新风尚新气象。

历史已经告诉人们,最终是共产党的“延安作风”——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艰苦奋斗打败了国民党的“西安作风”——脱离人民群众、奢侈腐败。可见,党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党的生死存亡和事业成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