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圈丨如何判断导师的科研水平和地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如何查询研究生导师信息 学术圈丨如何判断导师的科研水平和地位

学术圈丨如何判断导师的科研水平和地位

2024-07-01 06: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如何判断导师的科研水平和地位”,就特别有回答的欲望,因为选择导师非常重要,无论读研、读博、做博后,学生都希望找到好的导师,导师直接决定读书时间的学习生活、论文产出、项目参与等等,更重要的是导师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做事风格等也对学生的未来产生影响。

现在虽然信息技术发达,能够获取导师信息的渠道有很多,但如何判断导师水平对涉世不深的大多数学生还是很难的。本着不卖瓜不忽悠、不诓骗不诋毁原则,将这些年的经验教训予以总结,希望抛砖引玉,更多的朋友能一起群策群力,给后来的学弟学妹们以借鉴。

1.看地位。

我们可以分学术和行政两个方向去考察,如果想搞科研,可以按照院士-长江-教授(教授也分级,但一般学生了解不到导师实际级别)-副教授-讲师(有的讲师可以带学生)来初步判断。导师评级越高,平台越好,团队也越完善,但是往往得到的实质性指导越少,因为导师太忙,自然无法一一指导学生。反之,评级越低,越可能一手亲自带,可以得到的指导也越多。

行政评级亦然,行政级别越高,例如校长院长,对学生的科研指导越少。这样对一心搞科研的同学帮助不多,但对想从政、经商的同学则大有裨益。

2.看项目和成果。

项目可以按照国家-省-市-学校级别来判断,级别越高,含金量相对较高,相对有利于发论文和毕业。具体看的话,863、重大专项、技术研发横向项目等越多,说明越偏重实际应用,想去企业或者从政的同学优先考虑;国家、省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越多,说明越偏重理论基础研究,想搞科研的同学优先考虑。

成果具体先看导师发表的专利和论文。如果专利多,一般偏实际工程应用。论文则需要仔细看发表的水平档次和被引次数。可以按照T刊(《SCIENCE》和《NATURE》)-SCI、EI、ISTP、SSCI以及A&HCI-重要核心期刊(《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一般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普刊(“CN”“ISSN”,有邮发代号的)的顺序。论文水平越高,一般科研水平越高。需要注意的是,工程应用类专业发高水平论文相对困难,一般集中在核刊。接下来可以参考导师论著或论文,仔细分析其工作重点,予以判断选择。

3.看学生。

在搜导师论文的过程中,能够看到其学生的名字。先看学生的名字排序,一般国内都是导师第一(SCI等国际期刊学生第一、导师通讯较多),学生排第二。如果第二不是学生甚至学生在末位,或者全是其他单位领导或教授,说明该导师过度讲究所谓的抱团,不在乎学生利益,最好不要考虑。再者看学生以后的发展,可以百度关键词搜导师3-5年前的学生,看去了什么单位,是否还在继续发文章,发文章是什么高校什么期刊水平,这些都能进一步体现导师对其进行的素质培养。基本上也就可以参考到自己未来的作的大致范围,当然,只是参考,毕竟每个人水平不一,选择也不一。

4.看合作单位或者评价单位。

牛的导师一般有各种奖励,国家级-省市级等等,也会主持或参加好多年会、峰会等各种会议,甚至有各种各样的专访,可以从这些角度去分析其科研水平。

5.听评价。

这方面就要自己去找业界的师兄师姐或者该导师的学生具体打听具体分析了,但要注意的是,一般学生和导师是相对对立的(利益出发点不同),因此,一定要多方面多角度去听去分析,切记不要一直听学生对导师的牢骚,一定要兼听则明。

6.看导师的导师。

所谓名师出高徒,导师的导师水平直接影响了导师的科研水平;此外,导师的导师如果是院士、长江,其师门的力量往往较为强大,对于自己下一步论文、项目乃至毕业后的继续深读和择业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往短期说,可以直接读导师的导师博士或博士后;往远了说,对于将来发表论文、申请国家级课题都会有足够深远的影响,如果考虑从事科研工作,师门力量在国内的影响力必须引入到判断中来。

(编者注:金句预警!!!)

一般可以把导师分为:年轻没潜力的,年轻有潜力的,年纪大水平高的,年纪大水平低的。如果读研,个人建议找年轻有潜力的,以锻炼业务能力为主;如果读博,个人建议找平台好的名气大的,以师门力量长远打算。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