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拥有一段健康的「异性友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如何交到异性朋友 如何拥有一段健康的「异性友谊」?

如何拥有一段健康的「异性友谊」?

2023-06-13 21: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Umm,看起来好像还真的只是朋友关系!

各位客官看到这里,或许会和我一样陷入深思:

男女之间真的有纯友谊吗??

前段时间,在KY的一场【线下茶会】里,大家也当面battle了这个话题。结果,

女孩纸们说:“有的,当然有。”

男孩纸们说:“没有。不可能。不存在。”

真是因吹斯汀~

反正别人怎么样我不(想)知道,我只知道寄几:不仅爱情不见踪迹,连个异性朋友都没有身影(没有冒犯读者的意思)。不禁仰天长啸:

为什么我连和异性说话聊天都那么困难

有的人却能拥有这样的绝美友谊?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拥有那么多异性朋友?

Ta们之间,真的可以just friends吗?

别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异性友情”

cross-sex friendship

心理学教授Jamila Bookwala( 2002)将男女之间自愿的、非家庭、非浪漫,且双方都将其交往标记为友谊的关系,定义为异性友谊。

不过,异性友谊虽然被标记为非浪漫,也不是说其中 就完全没有浪漫或性的暗示。由于每个人对于友情的看法以及进入友情的动机不同,异性友谊可以分为4种类型(Guerrero & Chavez, 2005):

所以, 异性友谊当中,有些确实包含了“爱情幻想”,但也有柏拉图式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纯友谊”。

可可可是,就算有那么多种异性友谊,我怎么还是没有异性朋友呀!大家的异性朋友都是哪里来的?KY包分配吗?QAQ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拥有很多异性朋友?

如果你几乎没有异性朋友,也不一定是你的问题。 在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中,男女之间的友谊关系,本就有大大滴不同。

首先,男女性的交往方式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通常来说,男性更容易发展出基于共同活动的友谊;而相对地,女性则更依赖情感化的接触,包括思想共享和更多的陪伴支持。

其次,男女性友谊的维系方式也可能有所不同。

相较而言,男性通常更不需要与朋友讨论生活中所有变化,或与友人保持频繁的联系;而女性则相反,如果没有与自己视为密友的人保持定期接触,她们可能认为,这段友谊实际上已经结束了。

所以, 容易结交异性朋友的人,可能更多地具有一些在性别刻板印象中“更像是另一个性别 ” 的特质,包括兴趣爱好、气质特征,等等。

举个栗子:爱打竞技类游戏的女生,或是性格直爽、大大咧咧的妹子,一般不愁没异性朋友;而情绪敏感、喜爱时尚话题的男性,也容易成为女生的“好闺蜜”。

此外, 你个人的性别态度也很关键。

那些主观上更倾向于认为男女性别间差异较大的人,对自我的性别群体归属感也会更强。Ta们会更害怕打破两性边界(Kovacs et al., 1996),所以宁愿“男生跟男生玩,女生和女生玩”。如果你是这种情况,那么你拥有的异性友谊可能就会相对较少。

有的人异性朋友多可能还有一些别的原因

另一个人们常有的刻板印象是,男女在思考问题和沟通方式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我们来看一段对话:

最近工作太烦,我累了不想干了

那就换工作呗

???

有没有看出问题出在哪里?

在上述对话中,这位女生抛出了她的情绪,希望得到 安慰;而这位男生显然没有get到她的用意,他的回答意在 解决问题。

如此一来,这位女生的情绪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这天就硬是给聊死了……

而那些拥有更多社交技巧 & 异性沟通经(tao) 验(lu) 的人,无论男女,都更容易克服这种差异,也更容易交到异性好友(Kovacs et al., 1996)。

生活中一些其他的条件,也会增加我们获得异性好友的机会(Carter & McCloskey, 1983; O'Meara, 1989)。比如下面的这些情况:

客观条件 机会 工作中可接触到的异性多(Straits, 1996) 近水楼台先得月 有异性兄弟姐妹(Burker et al., 1981; Kovacs et al., 1996) 擅于和异性相处 生活历程简单(没有开始约会、结婚、生子) 天时地利人和占了俩

另一点很重要的就是,任何关系都会面临摩擦矛盾。 研究发现,自尊水平(self-esteem)更高的人,更擅于管理自己的行为和情绪,积极应对挑战。

比如,出现分歧时/对方对自己有误解时,ta们倾向于主动沟通,而非逃避。

这对于任何关系来说都是重要的。所以,ta们不仅有很多异性朋友,和同性的关系也是棒棒哒!

(公众号主页回复“交朋友”,看看拥有什么性格特质会更容易交到朋友)

如何才能拥有一段异性友谊?

01丨分辨爱情&友情,明确对这段关系的期待

很多声称处于一段朋友关系中的人,可能自己都不清楚,这份感情是有可能走向浪漫关系的,还是非浪漫的(O’Meara, 1989)。

刚开始是朋友,可处着处着,会吃醋了?会难过了?会过分在意了?好像开始“不对劲”了……

这时候,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 friend zone。

所以,在异性友谊建立之初,我们就需要明确对这段关系的定位。如果夹杂着对爱情的期待,就要提前管理预期,做好承受负面情绪、可能求而不得的准备。

02丨处理好“性吸引力”在关系中的角色

异性关系中往往存在着微妙的性吸引力。我们对这种性吸引力的态度,也会直接影响两个人的关系(Bell, 1981):

我把你当朋友你却想上我?

可以,但没必要

多好啊!宛如一剂“调味料”

面对友情中的性吸引力,大可不必急着去否定、消灭它。了解彼此在关系中的需求,沟通双方对此的理解和接受度,才能够更好地维护这段异性友谊。

03丨设置边界,寻求共识

人与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上存在差异,这在两性之间会更为明显。

如果有需求或禁忌,需要明确提出来。比如,你和再亲密的朋友也不想涉及金钱有关的事情;或是,你偶尔想要征求对方建议,但无法接受ta以“为你好”的名义替你做决定。

这些边界要提前设置,否则长期相处下去,可能就会成为关系破灭的不定时炸弹。

04丨采取合适的方法应对外界挑战

异性友谊会面临很多外界压力,包括社会非议,以及来自对方伴侣的质疑(Rawlins, 1982)。

回想一下,那些年疯狂解释的“我们真的真的只是朋友”还少么……

但是,解释好像也并没有什么x用。刻意保持距离?不,这对友情本身来说就是一种伤害。

面对质疑,你需要采取更合适的方法。比如,当好朋友的伴侣很介意你的存在,认为是种威胁时,你倒不如坦荡地和ta也成为朋友。买一送一,是不是局势一下子就扭转了?

回到开头的那个疑问:

男女之间真的有纯友谊吗??

喂喂喂,都2023年了,该换个思路解题了!

对于任何关系来说,“好不好”都比“纯不纯”更值得考虑。

而一段好的、健康的关系,通常来说包含这三个特征 (Bornstein, 2010; Cloud,2016; Twardowski, 2015):

这世上的感情本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当你身处一段关系时,无论你将它定义为友情、爱情或者别的什么:

能找到双方都感到舒适的状态

并从这段友情里

实现自我探索,以及积极的成长

这才是每一段关系对我们来说

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呀

(是不是异性,又有什么关系呢~ )

点点「在看」,分享你对于异性友谊的看法~

焕新五感 安放焦虑| 8天正念减压营

✨10年正念冥想专业导师李冉亲自带练

✨KY创始人钱庄带领资深心理团队联合研发

✨配套KY首创正念手册【正念练习小紫书】

✨每天10min 内观自我 减少杂念 找回最佳状态

1000+KYer好评推荐 口碑认证

!最后一期招募!戳下图优惠立购👇

新的一年,跟KY一起用正念扫除所有身心倦怠、健康生活吧。

References:

Buss, D. M. (2003). The evolution of desire: Strategies of human mating. Basic Books.

Bornstein, R. F. (2010). Healthy dependency: Leaning on others without losing yourself . Newmarket Press.

Bookwala, J. (2002). Women and men as friends: Relationships across the life span in the 21st century. Sex Roles, 47 (5/6), 295.

Guerrero, L. K., & Chavez, A. M. (2005). Relational maintenance in cross‐sex friendships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 types of romantic intent: An exploratory study. Wester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9 (4), 339-358.

Kalmijn, M. (2002). Sex segregation of friendship networks. Individual and structural determinants of having cross‐sex friends. 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 18 (1), 101-117.

O'Meara, J. D. (1989). Cross-sex friendship: Four basic challenges of an ignored relationship. Sex Roles, 21 (7-8), 525-543.

Carter, D. B., & McCloskey, L. A. (1984). Peers and the maintenance of sex-typed behavi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conceptions of cross-gender behavior in their peers. Social Cognition, 2 (4), 294-314.

Straits, B. C. (1996). Ego-net diversity: Same-and cross-sex coworker ties. Social networks, 18 (1), 29-45.

Bell, R. R. (1981). Friendships of women and of men.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5 (3), 402-417.

Rawlins, W. K. (1982). Cross‐sex friendship and the communicative management of sex‐role expectation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30 (4), 343-352.

Cloud, H. (2016). The Power of the Other: The startling effect other people have on you, from the boardroom to the bedroom and beyond-and what to do about it. Harper Buisness.

Twardoski, J. (2015). 10 Characteristics of a HealthyRelationship. Huffingtonpost.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