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科普:99%安装出错?儿童安全座椅安装避雷指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好孩子安全座椅的安装方法视频 强行科普:99%安装出错?儿童安全座椅安装避雷指南

强行科普:99%安装出错?儿童安全座椅安装避雷指南

#强行科普:99%安装出错?儿童安全座椅安装避雷指南|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强行科普:99%安装出错?儿童安全座椅安装避雷指南 2018-06-14 23:30:44 52点赞 640收藏 78评论

多亏热心值友批评,让lz对儿童安全座椅的安装/接口问题陷入深扒硬刨当中,最近终于理出一些头绪,今天对儿童安全座椅的安装问题做一个详细的梳理,希望大家使用前能够预习下功课,减少安装出错。

Ps:本文重点讲了几个安装前需要知道的一些易错点,这些易错点牵扯购买前的预算问题和购买后选择的安装方式问题,所以建议广告值友收藏此帖,在入手安全座椅前检查一遍,对几种安装形式有个简略了解,对选择那种安装形式也能做到心里有谱~因为并不涉及到某专款儿童安全座椅的安装方式,建议拿此帖当安装说明书的值友绕行认真研究自家的儿童安全座椅安装说明书

背景

99%的国内安装出错率并非lz瞎编乱造,新闻中的的数据更震惊一点,是接近100%。这是上个月中汽中心碰撞试验室举办的“儿童安全座椅进行现场安装比拼大赛”中比赛的真实数据,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可以把它甩锅为家长们参加考试的发挥失误(紧张情况下可能会发挥失常),但也足以让我们认识到安装操作要正确的重要性。

不仅是国内,数据显示,错误使用安全座椅的情况在国际普遍存在不仅是国内,数据显示,错误使用安全座椅的情况在国际普遍存在

新闻把没能正确安装的原因归结为家长们未认真看安装说明书,但为何家长们冒着安装错误的风险也不肯认真研究说明书呢?其实更多的应该是看到了一些似懂非懂说明书又未能解释清楚的点产生疑惑,索性就放弃了,所以今天就来梳理一下这些安装中易产生疑惑的点。

儿童安全座椅(坐垫除外)的安装从字面上看很好理解,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座椅与车的连接;孩子与座椅的连接。今天我们就从这两点出发,详细梳理一下安全前和安装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PART1 座椅与车的连接

座椅与车的连接部分家长们选购儿童安全座椅前经常要纠结的一个点,主要有三种:ISOfix接口连接、LATCH接口连接、安全带连接。这三种固定形式能产生无数问题:要不要ISOfix接口?Latch接口是什么?所有的车都能安装儿童安全座椅吗……

接下来我们就分析座椅与车连接的三种方法及局限性,进而帮你购买之前合理决策要不要接口,入手之后选择那种固定形式。

安全带固定、isofix接口 、LATCH接口

安全带固定

安全带固定是一种基本的固定形式,一般即便有ISOFIX接口or LATCH接口,它也会作为辅助固定形式加以双重固定,若没有前两种接口或者前两种接口有问题时,它则成为最主要的安全担当,那么问题来了:所有的车载安全带都可以安全固定儿童安全座椅吗?

答案是NO。

只有ALR安全带才能安装儿童安全座椅。我们常见的车辆安全带主要分两种,ELR和ALR型。ELR叫紧急锁止安全带,ALR叫自动锁止安全带。ALR在完全拉到底后(注意必须到底),再缩回去,就无法再拉出来了,只能往里缩,无法往外拉,必须全收回去才能再拉。ELR拉到底后,再缩一点,依然还能再往外拉,只有到达很快的速度才能锁住,平时是锁不住的;一般我们安装儿童安全座椅前都会要求将安全带收紧,因此也只有ALR型安全带才能满足最大程度收紧安全带的需求。

两种安全带的鉴别方法:将安全带拉出至少24英寸,即61cm,然后看是否能自动锁住,锁住就是说再次往外拉就拉不动了。能锁住就是ALR,否则就不是了。

那么万一ELR型号的车就无法安装儿童安全座椅了吗?并非如此,可以通过安全座椅的一个简单辅助功能解决,选择带build-in lock off的座椅即可,如下所示:

这种装置一般在座椅的侧面或者下面,下单之前咨询客服即可这种装置一般在座椅的侧面或者下面,下单之前咨询客服即可

所以,买之前检测下自家的安全带,若是ELR型的安全带,带build-in lock off的座椅是最优选。

ISOfix接口

除了安全带固定之外,ISOfix接口的重要性今年来愈发突出,新出的isize标准也有强调这一点,作为一个硬性接口,它的连接简单粗暴,能够降低安装出错率。但容易忽视的一点就是:ISOFIX接口有承重极限。

接口不是每辆车都有哦,记得先检查一遍自家的车接口不是每辆车都有哦,记得先检查一遍自家的车

最新的ECE R 129(isize标准)有明确规定:用于儿童约束系统的整体式通用类ISOFIX(包括i-Size)连同最大儿童的质量不应超过33kg。通用类和半通用类,以及质量组为0、0+、I 组的ISOFIX 儿童约束系统的质量不应超过15kg。简单解释一下这两层意思:孩子+座椅体重大于33kg的话,ISOFIX接口就会有断裂风险,建议选用其它固定方式安全固定(当然,购买时也就不用再纠结接口问题,这个设定可是能省不少预算的);0-4y这一组别的儿童安全座椅最好不要超过15kg,购买前简单关注下安全座椅的重量问题,未必越重越安全。

LATCH接口

大家购买座椅前经常遇到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要不要LATCH接口,LATCH接口灵活性更高,安装也相对简单,如果车型本身有这个接口的话,多一种安全固定形式也不错,但其实也并非如此,等你买回来儿童安全座椅之后就会发现,LATCH接口也是有适用重量的。

latch接口latch接口

关于LATCH 接口2014年的最新规定:儿童+座椅总重达到65lbs(29.5kg)后(儿童用座椅自带的5点式安全带约束),安装安全座椅时,下锚点就不能再用latch,而要改用安全带安装。(TT固定带则一直要安装的)。当然宝宝长大,在安全座椅上是用车载3点安全带进行约束时,安全座椅本体可以用latch方式安装;这一点规定已经很明确,我就不再详细解释。

所以当孩子体重+座椅体重达到某个值(ISOfix接口是33kg,LATCH接口是29.5kg)时,这两种安装方式的安全保障就会有一定风险,安全带的正确固定就显得格外重要,一定要按照说明书里面的路径正确安装。

强行科普:99%安装出错?儿童安全座椅安装避雷指南

PART2 孩子与车的连接 1、前置护体or五点式安装

0-4岁反向安装的婴幼儿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前置护体好还是五点式安装好?如果按照对喷群的标准把这两类用户拉到一个群里面,互黑的估计也会很精彩。作为一个旁观者,双方各打五十大板的废话就不再多说,某乎网友的这个评论应该算是相对中立:

总之,前置护体和五点安全带,作为安全座椅公认的配置,安全性能都是满足驾驶需要的。二者不存在技术的对立,只存在利益的对立。作为消费者,大可放心的选择任何一种。

你们想看到的商家列表:

两种婴体固定方式的品牌阵营两种婴体固定方式的品牌阵营

五点式安全带的使用范围和实用度更高,型号选择更多。我国的厂商暂无此类偏好,多半也是以五点式安装为主。从固定孩子的操作来看,前置护体会稍稍方便一些,如下图所示:

强行科普:99%安装出错?儿童安全座椅安装避雷指南

而五点式安装需要注意的关键点肩带和卡扣,一定要系好,扣牢,否则即便你前面花大功夫把安全座椅安装好了,孩子没有跟固定好,在关键时刻,座椅一样只是摆设而已,所以家长们千万不能因为心一软、孩子一哭就把肩带卡扣松掉了,这是很危险的行为。

另外也有两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A、孩子穿的太厚

这个问题在冬天会比较经常遇到,家长一方面担心孩子着凉,另外一方面估计考虑到厚厚的羽绒服或者棉袄一穿,再绑上孩子,就不会勒那么紧了,舒适度会高一点,但其实不然,孩子裹得太厚时,发生碰撞安全带就无法提供必要的约束力,会导致孩子很容易“滑出”座椅,置于危险的境地。

B、安全带安装过于松垮

也是因为舒适度的原因,不少家长会觉得孩子幼小,安全带不能过紧,担心捆着孩子不舒服。但只有孩子得到良好固定安全座椅才能起到保障的座椅,所以安全座椅的内置五点式安全带一定要与儿童身体紧密贴合,中间空隙仅能容入两根手指才最安全。

实际可能右边不乖的情形更多,建议家长做好跟熊孩子斗智斗勇的准备,不要孩子一哭就放松安全带……真的危险实际可能右边不乖的情形更多,建议家长做好跟熊孩子斗智斗勇的准备,不要孩子一哭就放松安全带……真的危险

2、三点式安装

相信经过过前面五点式安装或者前置护体安装后的你,这一点不会再需要我科普,毕竟谁还没系过安全带呢…这种操作相对于前两种而言,也相对简单的多,这里讲一个三点式安装需要注意的点吧,就是一定要使用成人安全带夹,使安全带远离儿童脖子,不然极端情况,孩子被安全带勒到还是非常非常危险的。

强行科普:99%安装出错?儿童安全座椅安装避雷指南

最后再总结一下今天的几个简单的知识点:

只有ALR型的安全带才能安全固定儿童安全座椅,elr型的安全带需要购买带build-in lock off功能的儿童安全座椅,购买前需跟客服详细咨询。

ISOfix接口有承重极限,孩子体重+座椅重量大于33kg时,接口设置可以忽略,安全带固定需认真研读说明书。

LATCH接口有承重极限,孩子体重+座椅重量大于29.5kg时,latch接口可以忽略,安全带固定需认真研读配套说明书

孩子安全带不能系太松,冬天避免穿羽绒服or其它厚重衣物坐儿童安全座椅。

今天的科普简单就到这里,关于儿童座椅的安装,前期的功课做到这里相信已经差不多能得及格分了,起码,说明书应该妥妥能看懂了,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安装步骤一步步来哦~不要让费心费时花钱给孩子淘到的好货沦为摆设,毕竟有安全座椅,正确安装,并让宝宝养成坐安全座椅的习惯,才是最有效的安全措施!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