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主动远离学校门口小卖部的「三无」零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好吃的零食包装 如何让孩子主动远离学校门口小卖部的「三无」零食?

如何让孩子主动远离学校门口小卖部的「三无」零食?

2023-02-27 14: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给他买好吃的,贵点的,质量又有保障的零食(管够),这就够了。

我家小朋友今年六岁半,小学一年级。在他大概五岁多的时候,我们开始给他钱,让他自己去楼下小卖部买东西(调料、卫生纸之类的日用品)。他很快学会,并且乐此不疲;但家里并没有那么多日用品要买,于是我就给他一两块钱,让他自己去看着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原本以为他会买个弹球什么的,但并不是。那一次我记得很清楚:他非常开心地捧着一堆辣条进来:“妈妈,你看,我买了四包辣条!”

我一看那种辣条,是脆薄如纸的塑料包装,包装袋上印的字都是重影模糊的,更没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地地道道的三无产品,撕开一股廉价的塑料味,冲鼻子。我心里很难过,问他:“宝贝,你为什么要买这个啊?”

他说:“这个便宜,两块钱能买四包呢!我是不是很会买?是不是很划算?”(小脸仰起来,一副等夸奖的样子。)

我说:“那你就是因为便宜,所以才买的吗?”

他说:“对呀!我问老板,我只有两块钱,可以买什么吃的?他就告诉我,那个一块,这个五毛。我就买了这个。”

我本能的反应,是先反省了自己——我确实没有想到他自主选择的第一选择是买吃的。我应该想到的,因为我儿子是个小吃货;而我前些天也确实给他买过一次卫龙辣条(那是第一次买),他吃过以后,念念不忘,我只说下次再买,也没有许诺具体的日期。

所以我没法怪他。

我撕开了包装,拿出一根放到他嘴里。他嚼了两下,皱眉:“不好吃。这是辣条吗?”

我说:“是的,五毛钱的辣条就是这个味道,像嚼塑料一样。”

他说:“好吧……”

我蹲下来,认真地说:“宝宝,你很会计算;从数量上看,买四包确实要比买两包划算,但是我们买东西,特别是吃的东西,就不能只考虑数量。因为吃的东西是要进到你肚子里,不好吃其实没什么,就怕太便宜的东西制作过程不规范,没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万一这是十年前生产的呢?”

他惊呼:“十年前!怎么可能!”

我说:“所以买吃的之前一定要看有没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呀,你看,这包就没有。”

他想了想,问:“如果没有,就是十年前生产的?”

我:“……不一定,但没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就没有保障,所以我们不能买,也不能吃。你想想上次妈妈给你买的辣条,是不是比这个好吃?”

他点点头。

我说:“因为上次的七块钱一包,这次的五毛一包。一分价钱一分货,吃的东西,妈妈不想让你买太便宜的,我怕你吃坏了肚子,我就会很心疼。”

接下来我当着他的面打开美团,在超市配送里选了卫龙辣条和一些他喜欢的零食,告诉他:“这个我们不吃,要扔掉。我现在给你再点一份辣条,半小时以后就送来了。以后你想吃什么,要直接告诉我,虽然我也没有太多的钱,但我会尽量给你买好一点的。”

可能这个做法显得有些纵容孩子,但我们家其实一直是这样的:

比较健康的零食,比如饼干、面包、冰淇淋,家里常备,什么时候吃都行,但要在吃过饭以后,并且一次不能吃太多;

不太健康的零食,比如辣条,在五岁半以后,我们才第一次买。

(他也没有吃辣条上瘾,从我上述记录这件事到现在为止,一年多过去了,总共也只吃过三四次)

还有一些小孩子最好不要吃的零食,比如可乐,咖啡,他到现在为止从来没碰过,也并不感兴趣。

至于不太健康,他又非常喜欢的糖果、巧克力,我会买一堆放在家里,告诉他,这些都是他的,让他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但同时会在数量上加以限制,比如限制每天只能吃一块,这样他就会很珍惜。

比如肯德基,一般是到周末的时候会带他吃一次,当成每个周末的快乐。

吃零食这件事儿对他来说,目前是一件十分快乐,也没有什么负面影响(没上瘾,没影响吃饭,没影响健康)的事情。

很喜欢记录带儿子吃肯德基的朋友圈,当然需要屏蔽一众长辈

还是之前疫情的时候…点外卖也算是我们的日常,总不能自己吃让孩子在旁边看着´•ﻌ•`

今年过年,队友单位发了徐福记的酥心糖,他很喜欢。假期去上美术课的时候,都非要给三个老师每人带一块。

有一次他带了三块去,但是那次只来了两个老师。他把糖给了两个老师,还剩一块,我以为他会自己吃掉——

但他告诉我:“我送给美术班一个小朋友了。”

我说:“啊,我还以为你会吃掉。你那么喜欢这个糖,还能分给小朋友,真好。”

他说:“我今天的糖已经吃过了,我准备带回来明天吃的。我其实不想给他,但是他一直求我,一直求我。然后我就给他了。”

当他说“一直求我”的时候,我脑中浮现出一张小男孩的面庞,莫名觉得那个小男孩有点可怜——我马上努力把这个念头从脑海中赶走,因为一家有一家的教育方式和生活习惯,我凭什么定义别人可不可怜?

其实说可怜,也确实不恰当。那种感觉更接近于是一点点心酸。

想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块糖”的心酸罢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