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进女性主义(添加代表人物生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女权主义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是 激进女性主义(添加代表人物生平)

激进女性主义(添加代表人物生平)

2024-01-12 03: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简介: 在对之前的女性主义者只针对制度、法律等上层建筑要求男女平等之后,一部分女性主义者希望探讨形成这种上层建筑的基础——性的差异,她们成为了“激进的”女性主义者。然而在如何看待差异和如何处理差异上,她们出现了严重的分裂,自由派女性主义者认为,差异是社会以性的单纯区别构建的,她们要求打破所有基于性的职责和角色;文化派女性主义者认为,性别差异的确意味者性格、功能的差异,而出问题的不是这些差异本身,而是女性特征受压迫而男性特征施强权的结构,她们要求颠倒这一结构。 基本观点和诉求: 性/社会性别制度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本原因,即妇女在社会中担任的性角色,以及这种角色附带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是导致妇女受到压迫的根本原因。其它形势的压迫都是植根于这种压迫模式的。 要求打破社会的性别规则。 类别:自由派与文化派 理论基础:—— 代表人物及观点: 关于社会性别制度 所谓社会性别制度,即一套安排,社会通过它吧生理上的性别转化为分配方式、权力结构等等运行规则。 自由派 激进自由派女性主义者认为,一个人的生理性别与其社会性别(有着男性气质:竞争、顽强、有计划等,或女性气质:有爱心、温和、享受生活等)没有而且不应该有任何联系。她们认为社会通过性别制度把女性限制在了“女性气质”中,这种制度应该被打破,使一个人可以表现出代表其个人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结合。 凯特•米利特(Kate Millett) 代表作:《性政治》 时代背景:1970年,第二波妇女运动浪潮顶峰,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与激进女性主义的分裂已经十分明显。激进女性主义者们已经不满足与从法律、制度的不平等去讨论女性所受到的压迫,她们开始转向更为本质的分歧——性别本身。 个人背景:1934年出生于美国,目前仍在世,被认为是一名女性主义作家、艺术家和活动家。1966年成为“全国妇女组织”成员,1970年她的博士论文《性政治》发表,引起广泛关注,这是一部从政治和文学角度批判西方父权制社会的比较文学著作。同年,她在面对隐瞒的指责时公开了自己的双性恋身份,当时排斥同性恋议题的全国妇女组织为她辩护。 1971年,她开始买入和营造纽约州波基普西市的土地,使那里成为了女性艺术家的聚集区,2012年这里成立了非营利组织,改名为“米利特艺术中心”。 米利特之后出版了多本女性主义著作、电影,并参与伊朗的妇女权益工作和反精神病运动,2013年她被选入美国国家妇女名人堂。 主要观点: 最早指出女性受压迫植根于父权制性别制度中的理论者之一。 父权制社会将男性的最高权威看作与生俱来的权力,由此而形成的社会等级制度是各种形式的压迫的根基。 女性要获得解放,必须要根除男性统治,而要根除男性统治,先要铲除社会性别制度,这一父权制社会的秩序维持制度。 社会性别制度明确规定着女人应有的低等的、从属的姿态和气质,不受控制的女性会受到惩罚和威吓。 憧憬雌雄同体的社会,希望个体结合传统的两性气质中最好的部分,同时对父权社会价值观中好的性格进行反思,如女性的顺从和男性的进取。 舒拉米斯•费尔斯通(Shulamith Firestone) 代表作:《性的辩证法》(Dialectic of Sex) 时代背景:1970年,同凯特•米利特 个人背景: 1945年出生于加拿大的一个正统犹太家庭,长大于美国路易斯安娜州。她在艺术院校获得相当于学士的学位,主修绘画,期间她拍摄了关于自己的学习生活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在90年代以前不曾为人所知。在90年代,一位实验性电影制作者重拍了这部纪录片,获得了多个电影奖项。 60年代末期,费尔斯通在芝加哥和纽约创建或参与创建了多个激进女性主义团体,包括纽约激进女性主义者、蓝丝袜社会等。到1970年《性的辩证法》时,她已经基本退出政治,从事绘画。在八十年代末期,她患了精神疾病。 2012年,费尔斯通被发现自然死亡于纽约的公寓里。 主要观点: 主张用人工生殖代替自然生殖,用志愿家庭代替生物学家庭,人们可以享受各式各样非常规的性行为。在性和家庭的传统被打破后,男女的身份和气质定式也将被打破,连带科学和艺术等文化也会成为雌雄同体的。 文化派 激进文化派女性主义者认为,男女之间的差异更多源于生物(自然)原因而不是社会的构建,她们对女性气质也比男性气质更为推崇,她们对雌雄同体的定义也更倾向于女性。 玛丽琳•弗伦奇(Marilyn French) 代表作:《超越权力》《女人们的房间》 时代背景: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 个人背景:玛丽琳•弗伦奇(1929-2009),生于纽约的一个工程师家庭,成年后担任大学英语教师。 主要观点: 以竞争、攫取、凌驾为基础父权思维,使得人类从自然中异化出来,人类产生了对自然的控制欲和仇恨。由于女性的生育角色和性格特点与自然是相联系的,男性的控制和仇恨同样施行在女性身上。这种“凌驾”结构比如带来人类社会的冲突。 因此,弗伦奇认为必须将重视女性气质的价值观整合到现有的以男性气质为追求的社会中,从追求凌驾的权力到追求赋予、创造的权力。她追求的社会是雌雄同体的,男人和女人都追求和接受同情、爱、分享等传统上属于女性的气质。 玛丽•戴利(Mary Daly) 代表作:《超越父神》《妇科/生态学》 时代背景:20世纪60年代末到21世纪,激进女权主义引起大量关注,社会会女权主义理论的容忍程度挣扎提高。 个人背景:玛丽•戴利(1928-2010),出生于美国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家庭,早年接受神学和哲学教育,由于美国没有接收女学生的神学院,赴瑞士攻读并获得了神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耶稣会会士创办的波士顿学院,在出版第一本抨击神学中的性别歧视的著作时曾被决定不再续聘,经学生(当时全是男学生)抗议而作罢。 之后戴利由于在开设某些课程时不允许男学生就读而引发与校方矛盾,戴利认为只要有男学生在就会影响课堂的讨论,但她允许男生听介绍课程,并在私下指导个别男生。1998年,一个保守学生团体的两位男学生声称想修读戴利的课进而向学院提出性别歧视的指控,在学院要求接收男生后,戴利罢课,学院进而要求戴利退休,戴利将校方告上法庭,因他们曾授予她终身教职。在法院拒绝出具禁令后,双方庭外和解,戴利之后活跃于演讲和著述。 主要观点: 传统中的上帝是与自然分离的,是以自我和他者的方式思考的,而女性由于与自然的联系,扮演了他者的角色,与上帝和象征上帝的父权制男性角色是对立的。她希望由一个存在于自然之内的上帝来代替。 父权制的伦理是恋尸癖的,导向女性的牺牲和毁灭的。她认为所有传统认为的女性的品质都是糟糕的,导向畸形和牺牲的,女性应该努力摆脱的,她推崇生机勃勃的野性的女巫式的妇女自我。 戴利主张分离主义,即女性应与男性保持距离。 关于性 自由派 性是肉体的情欲快感与生殖器快感的交换,社会通过道德规范控制性,以维护男权秩序,因此要打破性的压抑,鼓励各种自愿的性行为。 鼓励各种各样的色情产品,如电影、小说。 她们认为女性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恋爱和性爱,包括同性恋和异性恋。 文化派 鼓励长期的、忠诚的女同性恋,并且不在关系中扮演两极化角色。认为男性的性欲是被欲望驱动的、以快感为目的的、不负责任的,而女性快感是以人际交流和亲密为取向的,因此将异性恋的性视为女性向男性屈从,是应该拒绝的。 认为色情产品表现女性的屈从和低下,应该抵制。 女性的异性恋是屈从的表现,同性恋才是自由的、正常的,这个观点曾一度在女性主义者中占上风,引起非同性恋女性主义者的“政治不正确”感。 关于生育与母职 自由派 女性的生理特性导致了男女的不平等,从生育中解脱出来,可以使妇女得到解放。 反对生物学上的母亲应承担母职,反对女性都要承担母职的看法,反对子女都需要自己的母亲的观念。 赞同带来孕母,可以让女性分担生育职责,给予女性更多自由,加强女性合作关系。 舒拉米斯•费尔斯通 (基本资料见上一个内容) 主要观点: 父权制植根于两性生物学意义上的不平等,她修改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是由性别发育的。 因此,妇女获得解放要求生物学意义上的革命,即以技术取代自然生育,她认为生育的喜悦是社会构建的神话。 自然生育助长占有欲和私有制的根源,导致冲突和邪恶。 母亲对孩子的抚养并非出自喜欢,而是父母权力欲望的表现,父亲通过希望通过孩子获得其本身成就的继承和不朽,母亲希望证明自己的地位。她希望技术能让男女都摆脱生育的负担,只用自己的一部分时间陪伴孩子(集体抚养,不是亲生的)。 玛吉•皮尔西(Marge Piercy) 代表作:《时间边缘的女人》(woman on the edge of time)《月亮总是女子》(the moon is always female) 时代背景:20世纪70年代 个人背景:玛吉•皮尔西(1936-),生于密歇根一个受到大萧条打击的家庭,靠获得诗歌奖项的奖金完成大学学业并在法国游历了短暂时间。高产的小说和诗歌作者,作品都关注于女性的生活,多本女性主义经典读物的作者。 主要观点: 放弃生育的权力,才能使男女真正的平等。 设想比马克思更激进的乌托邦,消除生物单位和经济的单位的家庭。孩子被集体抚养积极由非生母的小团体抚养。 安•奥克利(Ann Oakley) 代表作: 时代背景:20世纪70年代 个人背景:出生于1944年,英国女性主义作家,关注女性生活方式与健康。 主要观点: 抚养亲生孩子不是母亲的自然要求,被亲生母亲抚养也不是孩子的自然要求。这出于文化的构建,是带有对女性的压迫性和限制性目的的。 文化派 生育技术不能解放妇女,它使得男人掌握精子和生育过程,巩固了男性控制女性的结构。 女性不应该放弃对其有重要意义的生育体验和过程,而应重掌生育过程的主导权。 妇女受压迫并非因为其生物学特性本身,而在于男性嫉妒以及控制这种能力的欲望,而运用科学使女性的特殊能力被进一步掌握,则使得女性进一步失去抗争的资本。 反对代理孕母,认为导致了女性内部的分工和阶级分化,使女性与孩子和生育的关系和感受疏离。 玛丽•奥布赖恩(Mary O’Brien) 代表作:《生育政治学》(the politics of reproduction) 时代背景:20世纪80年代,第二波妇女运动后期 个人背景:玛丽•奥布赖恩(1926-1998)生于苏格兰,长大后成为一名护士,在1957年移居加拿大,继续担任护士,1971年离开护士岗位,后获得了政治哲学学位,并教授社会学和女性主义社会学至去世。 她1981年发表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与女性生育过程的著作《生育政治学》,将女性的生育过程与父权社会阶级的形成结合在一起,是激进文化派女性主义生育理论的代表。 她还是加拿大女性主义当的创始人之一。 主要观点: 男性与女性在生育方面的体验有三个主要的不同,男性对生育的体验是不连续的,而女性是连续的;女性是主要承担生育过程的一方;女性与孩子的纽带/血缘是确定的,男性是不确定的。 阿德里安娜•里奇(Mary O’Brien) 代表作:《女人所生》(of woman born) 时代背景:20世纪80年代,第二波妇女运动后期 个人背景:阿德里安娜•里奇(1929-2012)生于美国,父亲是病理学者,母亲是作曲家和钢琴表演家。她从小受到父亲的诗歌和文学训练,由母亲在家教育至小学四年级,父亲有将她培养成天才的期望。 大学就读于哈佛学习诗歌和写作,大学期间就获得了诗歌重要奖项,之后在多家学校任诗歌和写作教师,一生获得文学诗歌荣誉无数。 1953年与哈佛时的老师结婚,育有三个男孩。中年从事反战等左派运动,转向女性主义。70年代中期离婚,离婚后不久前夫自杀。 离婚后她开始与女性朋友同居,81年出版《女人所生》,同期发现和承认自己的女同性恋倾向,写作更多直接与女性议题相关的诗文。 2012年由儿子和女朋友陪伴死于家中。 主要观点: 男人认识到要把女性的生育决定权把持在手里,父权制社会才得以延续。因此男性社会不但教女性如何生产,还对怀孕过程设下种种规则。其实,女性对如何处理和把握生育过程有自己的直觉,而男性制定的规则往往与这种直觉相冲突,这导致女人不知所措,使得怀孕生育过程与女人疏离。如果女人可以重新夺得对生育过程的控制,她们可以积极地对待它,感受其中的痛苦与快乐,生育对女性的意义重大。 父权制不养育孩子的职责以及父亲制定的母职规范强加与女性,这是问题所在,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抛弃孩子,而是以女性的观点和作法养育孩子,以获得让她满意的亲子关系。 其他的关于激进文化派生育理论者包括安德列亚•德沃金、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女佣故事》、吉尼亚•科里亚《卵子攫取者》 主要运动或代表性事件:—— 对重点问题的解答: 男女是不是天然不同:是 男女不平等的根源:针对性别而形成的制度 性观念:自由派支持性解放,文化派支持忠诚的女同性恋 生育及母职观念:自由派要求从中解放,文化派要求重视并掌握主动 职业女性工作负荷:—— 如何改善男女不平等:自由派希望从性和生育角色的角度打破男女区别,文化派希望女性根据和利用自身特质掌握主动 批评: 对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批评同样适用与激进自由派女性主义 激进文化派女性主义倾向本质主义,即她们限定了女性“应有”的倾向、品质和角色,“不同”即会导致不平等。 激进文化派女性主义将男、女的形象片面化为男的恶而女的善。 自由派和文化派在争执中出现对事物的看法两极化的倾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