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饰的种类和历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女式冬季帽子 帽饰的种类和历史

帽饰的种类和历史

2023-03-26 10: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之前看了好几个关于帽子种类的问题,下面有引经据典介绍非常全面的回答,但大多都是西方形制的帽子。诚然我们现在日常用的帽子都属西方形制,古代那一套早就淘汰了,但怎么说作为一个礼仪之邦、衣冠大国,不能好好地把“冠”字说道清楚,还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所以我决定开几篇文章盘点一下古今中外,以及各民族的帽子,文章末尾会列出参考书单,欢迎讨论。

感兴趣的话记得点赞收藏加关注啊!

一、发展历程

中国作为一个衣冠大国,“头”等大事自然是重中之重,我们很早就建立起了冠服制度。

注:清代统治者则用暴力和禁令强制人们改冠易服,致使中国古代服装在最后一个封建朝代发生了重大的变异。

1、旧石器时代——“衣毛而冒(帽)皮”

用天然的体毛抵御自然的风寒。

用狩猎中获得的皮毛尾羽装扮自己,做好掩护。

新石器时代晚期,山东大汶口墓葬出土的头饰,可以看出,那时已不再披头散发,学会使用兽牙束发。

2、夏商周时期——“恶衣服而致美冕”

《论语》中“子曰:禹吾无间矣,恶衣服而致美冕。”冕是古代的一种礼仪首服,这句话的意思是夏禹时虽然不重视平日的衣着,但对祭祀天地、祖先和关于社稷大事的服装却设计华美而考究。

商周时期是我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并逐步走向完善的时期,出现了“司服”一职,负责安排帝王贵族的穿着,管理服制的实施,并且冠服制度还被纳入了“礼治”的范畴,成为礼仪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

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诸侯争霸

当时的社会急剧动荡,各诸侯国不拘周礼,纷纷进行服装改革,创制自己的服饰,并把服饰制度与治国安邦联系起来。其结果,便有了:齐恒公“高冠博带”,楚庄王“鲜冠组缨”,越王勾践“剪发纹身”等特色服饰。

赵武灵王引进便于骑射的“胡服”,并改制配套的冠帽,传位给赵惠文王,称“赵惠文冠”,后历朝历代流行的大冠、武弁、建冠等形制,多仿此冠。

2山西太原北齐·娄睿墓壁画 3陕西蒲城唐惠庄太子墓壁画

4、秦汉时期——融合所长,厘定服饰制度

秦汉以冠定服,以冠定职,男子冠帽式样繁多。

从秦起,武将开始先用一块长度与门幅相等,被称为“幅巾”的四方巾帕扎头,再戴上帽子。两汉时期,幅巾广为庶民所用。

东汉末年,幅巾由普通庶民的首服变成了身居要职的官史也喜欢用来约发,一是图轻便,二是为了掩盖缺陷 (汉元帝隋炀帝额发丰富,西汉末年的王莽秃头) 帻(zé),与幅巾相似。介帻和平上帻为汉代男子的基本首服。戴进贤冠,必须衬介帻;武官戴武弁大冠时,用平上帻。

5、魏晋南北朝时期——个性发展

魏晋时期的冠帽很有特色。汉代的巾帻依然流行,但不同的是平上帻的帻后加高,体积缩小至顶,可以单戴,时称 “小冠”(隋朝以后用“平巾帻”之名)。加以笼巾,即成“笼冠”。其式样逐渐向进贤冠靠拢。

②③④就展现了平上帻到平巾帻的过渡

笼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冠饰,上下兼用,南北通行。因以黑漆细纱制成,又称“漆纱笼冠”。 裹头扎巾,也是当时服饰的一道独特风景。在流行的各种巾式中,缣巾和葛巾是主要的两种。

6、隋唐时期——重新拟定

隋唐跟魏晋南北朝类似,文官进贤冠根据梁数依然分三档,只是品级划分范围稍有变化。武官的武弁冠也开始出现分等。

幞(fú)头,是一种包头用的巾帕。是唐宋汉族男子的主要首服。 隋代幞头较简便,初唐幞头巾子(里面固定的饰物)较低,顶部多呈平形,即为"平头小样"巾子。以后巾子渐渐增高,陆续出现”英王踣样”巾子、"官样"巾子、"开元内样"巾子等。

隋代幞头

唐代,幞头两脚从自然下垂,演变成反曲朝上,从初期用柔软纱罗制作的软脚幞头,改用木胎,纸娟为衬,铜铁为骨的硬脚幞头,逐步变成了一种固定的帽子。

唐代幞头

7、宋代——内敛简约

幞头,此吋已经发展成硬脚,并且有许多样式,初期两脚平直且较短,中期以后的两脚伸展加长。 不同身份的人戴不同的幞头,官员是直脚,吏人是软脚,仆从、公差等是交脚或曲脚,仪卫是无脚。这时的幞头内衬木骨、外罩漆纱,平整美观。

在宋代,冠帽之制渐衰,文人雅士多崇尚幅巾,并以裹幅巾为雅。诸如东坡巾、云巾、唐巾等。还有乐工、仪卫用的帻。

8、辽金元——多民族融合

中国历史上分别以契丹族、女真族和蒙古族为主建立的政权:

辽代汉族男子仍沿袭晚唐五代之制,头戴各式幞头。至于巾帽,只有少量级别较高的官员,方可裹戴。中小官员和平民只能戴科头露顶,冬天亦然。

契丹髡发

金代女真族男子,春秋常戴毡笠,冬天戴貂帽。

女真族男子发式:剃头顶发,留颅后发,系以有色的丝绳,作辫发垂肩,也有的两旁垂辫发的,有异于契丹族。

元代蒙古族男子的巾帽,公服之冠,皆用幞头。也喜欢戴暖帽、瓦楞帽、斗笠、圆笠等各式帽子,发式有异于金人。

蒙古编发

9、明代——承袭与创新

明太祖朱元璋重视对汉族礼仪制度的恢复,禁止穿胡服,建立了明朝的服饰制度。

在极重衣冠的明代,男子巾帽式样繁多,像乌纱帽、六合一统帽等暗含有吉祥、统一、平安意思的冠帽,大都是由朱元璋亲自推荐并流传。

明代官吏朝服与公服不分文武,主要戴梁冠,加貂蝉笼巾。笼巾呈四方型,前后附金蝉或玳瑁蝉。凡一品以下官员,朝服只戴梁冠,不用貂蝉笼巾。

明代将进贤冠改为梁冠,百官朝服都用此冠,依然“以品分等”,不同品级根据冠上的梁数来分辨等级,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以此类推,到六七品二梁,八九品一梁。

10、清代——改冠易服

清代在中国服装史上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历史时期,它以满族的服饰装束为主,具有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特色,这是清王朝统治者用暴力和禁令强制人们改冠易服的结果,至此从上古一直延续至明朝的华夏传统服饰汉服在满清统治时期彻底消失。

清代官员的官帽是由女真族人按照北方民族习俗改制后而独创。在清代官制与服饰的关联中,官帽是清代官员最重要的品级标志之一,也是其为官任职的权利象征。

按照季节划分,有暖帽(冬春戴)和凉帽(夏秋戴)两大类;按照功用划分,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雨冠;

顶戴

按清礼仪:

一品用红宝石;二品用红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及蓝色明玻璃;四品用青金石及蓝色涅玻璃; 五品用水晶及白色明玻璃; 六品用砗磲及白色涅玻璃; 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阴纹缕花金; 九品用阳纹镂花金。无顶珠者无官品;

花翎

花翎就是孔雀的翎毛,再配上马尾(yi),直接插入顶珠下面的翎管里。 垂拖于清代官帽后,代表着等级与荣誉。分为三种:单眼花翎、双眼花翎、三眼花翎。其中三眼最为尊贵。 乾隆至清末被赐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七人,被赐双眼花翎的约二十余人,这在当时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二、具体分类

1、冠

冠,又称“头衣”“元服”“首服”。起初,发冠只是用以包裹发髻的一枚发罩。“冠者礼之始也”,它的意义首先是礼仪性的。古代士以上阶层“二十而冠,始学礼”,行冠礼,就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

进贤冠

进贤冠是中华服饰艺术史上重要的冠式,在汉代已颇流行,上自公侯、下至小吏都戴进贤冠,魏晋南北朝继之,在唐宋法服中仍保有重要地位,但其形式也在变化之中,到明朝演变为梁冠。 通天冠和远游冠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出来的。 进贤冠多用布制作,冠上缀梁,有一梁、二梁、三梁之别,根据梁的多寡,可辨别官职的大小。

通天冠

通天冠是秦汉时期帝王主要用冠。是级位仅次于冕冠的冠帽,亦名“卷云冠” 。 是皇帝在郊祭、朝贺及宴会时所戴的一种礼冠。 冠前山形装饰,隐含戴冠之人像山一般稳重,遇事镇定如山。 自秦至明(除元代外),历代皆有,清代废除。

冲天冠

相传唐代唐太宗仿古制创制,其形似幞头,后饰相交向上翘,如同两个展角,两边患有翅形装饰,造型如同一个“善”字,又名“翼善冠”,为明永乐三年皇帝的常服冠。

胡帽

唐代,胡服之风盛行,服用随意,相对比较开放,舒适美观,且没有森严的等级性和统治性。常戴的胡帽有:席帽、毡帽、洒脱帽、帷帽、貂帽等。

2、冕

是帝王、诸侯的礼仪用帽,前低后高,前有丝绳垂面,即为旒,周代天子冕上有十二旒,按诸侯等级旒的数目会递减(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

3、弁

弁——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加冠,称弁( biàn ),以示成年。 弁的形制上锐小,下广大,一若人之两手做相合状,象形字即似之。 主要有爵弁、皮弁、韦弁三种。

爵弁(3、6)用于祭祀,是为文冠;

皮弁(1、4、5)用于田猎战伐,是为武冠;

韦弁(2)为天子诸侯大夫兵事服饰,用熟皮制成,浅朱色,制如皮弁。

4、帻

古代男子包裹鬓发、遮掩发髻的一种巾帕,是冠的配件。又称“帕头”、“陌头”、“帩头”。

戴弁、帻衬戴武弁、武弁大冠

用一块巾帕从后脑向前打结,以束住发髻,有翘起的两个布脚作为装饰。

介帻和平上帻为汉代男子的基本首服。 最初身份低微的“卑贱执事者”不能戴冠帽,只能用帻,而达官显贵在戴冠帽时,也须先巾帻,再加冠。

东汉晚期,平上帻的后部逐渐加高,到西晋,称为“小冠”,向进贤冠靠拢,隋朝后只用“平巾帻”。

5、巾

古时用来裹头的,与束发的功能类似,随着社会的进步,用丝、麻、绸子等束发,女性用的称巾帼,男性用的叫帕头。

秦汉以前,只有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因不能戴冠而束巾,直至汉代黄巾起义,巾才开始被贵族阶级所接受,并逐渐普遍,汉末文人侠客皆以戴巾为雅。

到唐代,由于高冠额髻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人们在幞头的里面衬上巾子。有高头巾子、圆头巾子、平头小样巾。巾子随着幞头的变化而变化。

到宋代,文人墨客喜爱方正的巾帽,有著名的东坡巾、逍遥巾、山谷巾、程子巾。

头巾的形式有很多种,每个时期都受其社会思潮的影响,进行着相应的改变,阶级的分界越来越模糊,头巾的形式也与帻、幞头等相互的作用与推动。

幅巾

用整幅的巾,从额往后包发,并将巾系紧,余幅使其自然垂后,垂长一般至肩,也有垂长至背。

缣巾:细绢制成,多为王公雅士戴用;

葛巾:用葛布制成,多为布衣庶人戴用。

北周武帝时,幅巾稍作加工,裁出脚,后幞尾,为后来的幞头演变起了推动作用。

幞头(演变)

1.平头幞头(唐贞观十六年独孤开远墓出土俑)

2.硬脚幞头(唐神龙二年李贤墓石椁线雕)

3.前踣式幞头(唐开元二年戴令言墓出土俑)

4.圆头幞头(唐天宝三年豆卢建墓出土俑)

5.长脚罗幞头(莫高窟130窟盛唐壁画)

6.衬尖巾子的幞头 (唐建中三年曹景林墓出土俑)

7.翘脚幞头 (敦煌藏经润所出唐咸通五年绢本佛画)

8.直脚幞头(莫高窟144窟五代壁画)

9.宋式展脚幞头(宋哲宗像)

10.明式乌纱帽(于谦像)

东坡巾

以乌纱制为双层,内层挺直,呈高耸的四面方形,前后左右呈四个方角,外层略低,围护在内层外,前面中间开口至檐。

此巾外观文雅倜傥,颇有文人居士之风,深受雅士墨客追逐,一直流传到明代。

四方平定巾

明代肖像画中的男子,凡不穿官服的,几乎一律戴头巾。这里的头巾,实指一顶高帽子。 多以黑色纱罗制成,可以折叠,呈倒梯形造型,展开时四角皆方,故又称“四角方巾”或“角巾”。

儒巾

其形前高后低,后设垂带,用漆藤丝或麻布为里,再用黑绉纱在表面罩一层。 初为举人未第者所服,后不分举、贡、监、生,均可佩戴 。

六合一统帽

又称“小帽”、“圆帽”、“瓜皮帽”,是明代市民百姓非常喜欢的一种帽式。

其制以马尾、罗缎或人发为之,裁剪为六瓣,缝为一体,下缀帽沿。起名“六合一统”,寓意安定和睦,天下归一。 这种小帽形式很多,有平顶、尖顶、硬胎、软胎之别。平顶大多是硬胎,尖顶大多是软胎。 帽上“结子”,都用红色丝线编结,有丧用黑或白色,一度崇尚樱桃般小结,转而流行大结。

网巾

明代成年男子用来束发的网子,也是明初建立的冠服制度中最具朝代象征的巾服之一。

网巾多以黑色细绳、马尾、棕丝编织而成。一般衬在冠帽内,也可直接外露。又称“一统山河”。“加网巾”是明代男子行冠礼时不可少的仪节,网巾不仅与“束发”兼有形式(戴巾)与意义(成年)的连结,也成为明人生命礼俗中不可或缺的物件。

参考书目:

《中国头饰文化》管彦波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从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