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废一个孩子,只让他赢就够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女孩打赌输了怎么安慰 养废一个孩子,只让他赢就够了

养废一个孩子,只让他赢就够了

#养废一个孩子,只让他赢就够了|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网友说,现在的娃娃好可怜,都活在家长的面子之下,不允许有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时间长了,家长给予孩子的心理压力会让他们要么在沉默中爆发,要么在压抑中灭亡。

前段时间,电视剧《小欢喜》里英子考了全班第二名仍被妈妈骂:“都考第二了,还有什么可高兴的?刚才我都没好意思说你,这次考砸了下次怎么办?高考可不是百米冲刺那是马拉松。”

为了英子的健康,妈妈不仅不让她吃喜欢的火锅还控制孩子每天喝养生粥;连孩子最爱的生日礼物,都怕妈妈发现放在同学家里。

英子的所有喜好和优点都被妈妈抹杀掉,直到英子开始不与人交流抑郁到想跳海自杀。英子绝望的控诉着:“你知道我为什么不听你的话吗?因为我就想逃离你!”

生活中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问题焦虑不安是正常的,投入大量的金钱和精力面对一张不满意的考卷,难免会头疼。

但其实,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考试、学习。他们没有傲人的成绩,并不代表他们的人生就输了,家长的过多焦虑,对孩子带来的只是更多的困扰。

孩子输了成绩,但并没输了人生

曾看过一位15岁少年自杀前留下的血书:

“老爸老妈,我死是因为我成绩差的太多了,不可能考上高中,我也不想再给你们增加负担了。

我无法集中精力在学习上,只能放弃了,如果我还听得进课的话,我会努力学习,考上大学的,可是我不行,我不愿意做啃老的人,也不愿做一个社会上的败类,所以我选择死。”

少年的世界里只有成绩,成绩不好,就是没出息的表现;成绩不好,就没有活着的必要。

心理学有一个有趣的观察,叫做“十一名现象”,意思是成人后有成就的人,并不是班上的前十名,而是第十一名到二十名。

科学家霍金,上学的时候,成绩就从未进过前10名。作业不整洁,学习能力差,又不会阅读,一度是让老师无奈和同学嘲笑的对象,有同学甚至还当着他的面打赌,说他这一辈子定会一事无成。

霍金对于他们的讽刺和打击不予理会,专心投入到科学研究上。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霍金从毫不出众的差生摇身一变为物理界的宗师级人物。

试想,当年从未进入前十名的他若是自暴自弃或是放弃生命,还会有如今伟大的科学家和科学发明吗?

一位教三年级的小学老师,讲述了她班上的一个真实故事。

班上有一个男孩,成绩不错,但心眼特别小,见不得其他同学成绩比他好,有时候为了不让别人分数超过他,还会在考试中搞些小动作。

最近的一次考试,他的邻座正好是班上成绩同样很好的两个学生。于是这个男孩等做完题目之后,一会儿大声咳嗽,一会儿把文具弄在地上,一会儿又把桌椅弄出很响的声音,影响得周围同学都没法安心答题。

“我仔细观察了这孩子很久,发现他就是故意的。想不到,小小年纪就知道恶性竞争,真是太有心机了。”她无限感慨地说道。

当孩子对成败过度在意时,竞争观悄然扭曲,嫉妒、虚荣、小心眼等不良心态开始萌芽,孩子为了“赢”变得复杂而功利时,失去的也不仅仅是单纯善良这么简单。

不能正确对待成败,会让孩子难以承受挫折与失败,抗压能力不堪一击。他们害怕失败,逃避竞争,不敢在拼搏中挑战自我。

逐渐地,孩子将对自己失去勇气和信心,最终变成生活的弱者。作为父母,要把更多的关注放在如何教育孩子身上,而不是只停留在学习成绩上。

为人父母,要教会孩子面对输

《爸爸去哪儿》第五季有一期妈妈团集体亮相,Jasper在一次比赛中输了,他哭着对妈妈应采儿说:“可是我不想要输,我想每一天都赢。”

应采儿耐心安慰道:“没关系没关系,有时候只是运气问题,没有关系好吗?”

“人生就不会总赢,你知道吗?你的人生不是每一次都会赢,有时候会输,有时候会赢,开心就好。”

吴镇宇在《爸爸去哪儿》里的一句话感动无数观众,他说“由于自己已经50多岁,孩子还小,一直怕有一天离孩子而去还没有教好孩子”。

父母不能永远守护在孩子身边,孩子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父母唯一能做的,便是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输”:

01、给孩子体验失败的机会。

有的孩子输的时候大哭大闹,父母迁就孩子,刻意让孩子赢。而不知让孩子赢得了一时,赢不了一世。

英国心理治疗师尼克·卢克斯摩尔说:

“无休止地从失败的经历中保护孩子们对他们是有害无益的,当失败再次发生时,孩子们就会觉得很羞耻、难以理解甚至难以接受。”

02、在孩子面前学会输

要对孩子常说“没关系”:

“菜烧糊了,没关系,妈妈下次就知道怎么做了”;

“打兵乓球输了,没关系,爸爸注重的是过程,还得到了锻炼……”

还可以告诉孩子自己的失败经历、解决办法等,言传身教让孩子明白输不可怕,不站起来才可怕。

03、培养孩子的豁达胸怀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豁达的心胸是“输得起”的关键。

别再对你的孩子说:

“期末考试考不到多少,看我怎么收拾你!”

“你真窝囊,就知道哭,他抢你的,你不会和他抢啊!”

“上次还考了98分,这次怎么变成88分了……”

这样的引导,怎么可能让孩子“输得起”?

那些凡事要赢的父母,胜负心过重,让孩子不能享受生命的过程和乐趣,就算考试永远第一,到头来,输的反而是整个人生。

只有当家长放下胜负心,放下输赢和比较后,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活出真正的自我,从而赢得整个人生!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