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奥迪q5图片与价格对比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2024-06-30 16: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创作背景】      在中高端纯电动SUV领域,奥迪Q5 e-tron 的销量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相比于竟品特斯拉Model Y、问界M7、蔚来ES6的销量差距还是挺大的,那销量能否代表一辆车的好坏呢?再加上目前比较流行的增程式理想车系、问界车系的大卖,让续航增加到了1400公里,抢占了不少中大型SUV的市场。奥迪作为豪华品牌,拥有百年造车经验和技术,它的纯电动车到底如何?是否有竞争力?今天就来分享一下奥迪Q5 e-tron 的试驾体验。【基本情况】      本次试驾车型为奥迪Q5 40e-tron 星耀型 锦衣套装,七座版本,纯电续航为560公里,电池容量为83.4度。      本次试驾路线为城市道路、快速路,累计试驾体验了10公里,同时还前后排试乘体验了城市道路4公里路程。

《静态感受》【外观】      奥迪Q5 e-tron 外观上最吸引人的就是大中网和大灯了。标配是银色全封闭式中网搭配黑色一体玻璃奥迪LOGO做到了整个前脸的一体化,只有牌照板下部是开放式进气格栅,我觉得很好看,比奥迪Q5L的半封闭中网好看多了。再来说说这个大灯,一眼看上去就是“眯眯眼”造型,它的日行灯是由一条细细的灯带组成,包括灯带上的logo也能点亮,下方就是由两排方格灯组成,两组上1下3方格灯向外逐渐变大的设计,同时外部还有斜格金属件,整个造型太酷了,虽然“眯眯眼”看着比较小,但是点亮后真的很刺眼,穿透力强。但其实它还有两组大灯被黑色塑料件给隐藏了,不仔细看以为“眯眯眼”就是它的大灯,实际上设计在了中网侧面,这就是矩阵大灯。所以整个前脸给我的感觉的就是一体式和简洁化,相比于现在国产车的千篇一律和特斯拉的套娃设计,奥迪Q5 e-tron 给我的感觉就是时尚又不缺霸气。

      尾部是贯穿式尾灯,但相比于问界M7、蔚来ES6的一条细长尾灯而言,奥迪Q5 e-tron的尾灯就丰富了很多,尾灯中部在牌照板的位置是凸起镂空设计,相比问界M7、蔚来ES6的一体嵌入式成本更高,也更有立体感;而且尾灯点亮造型是像鱼骨设计,比问界M7、蔚来ES6更好看;同时整个贯穿式尾灯分为两段,后备箱与侧围是分开的,这样设计成本就会比较高,而且还保证了连贯性。      试驾车搭配的是235/50 R20韩泰轮胎,这个与问界M7、蔚来ES6的米其林的降噪轮胎对比差距还是挺大的,不能说韩泰轮胎不好,只能说在降噪和驾乘舒适度上不及米其林轮胎,同时30几万的奥迪用这样的轮胎属实有点掉价。【内饰】      奥迪Q5 e-tron的中控台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依然采用之前油车的中控设计风格,尤其是数字仪表台跟奥迪Q5L几乎是一模一样,只是将转速表更改成了电耗表和电量表;而嵌入式的车机更不像20年后这个时代的产物,毕竟从18年开始奥迪就已经陆续更新换代成了悬浮屏,相比于悬浮屏的时尚和简洁,这种嵌入式的车机设计相对比较传统,也比较占空间,目前几乎已经不用了,就连大众品牌都全面使用悬浮屏了,所以奥迪Q5 e-tron的这种老式风格设计很难吸引年轻人的眼球。     中控的副驾区域用上个木饰纹的材质,这个让我这个90后觉得有点太商务和老成了,不够年轻时尚,毕竟现在拼色和撞色才是主旋律,这个跟奇瑞刚出的星纪元ET有这个异曲同工之处,难道传统大企业都认为30万以上的车都应该偏商务吗?我觉得换成拼色的软包和皮质材质或许更有看点。      全车还是保留了很多实体按键,相比现在的新势力车企和特斯拉做的极简设计,我觉得奥迪Q5 e-tron的实体按键更实用,并不能所有都依赖车机和语音助手,传统的设计更容易让人上手。相比现在其他品牌跟风特斯拉,恨不得全车看不到一个实体按键,这种毛坯房的设计就真的好吗?【车机】      奥迪Q5 e-tron的车机更像油车,也更像大众。相比现在的国产车和新势力车企使用高通骁龙8155或许8295P的车机芯片,那就简直就没有可比性,在目前的竟品都使用3K、4K的屏幕分辨率时,奥迪还在用1.5K,这明显与豪华车不相符,综合来看奥迪Q5 e-tron的车机在流畅度、智能化、色彩饱和度和交互语音上与国产和新势力车有很大的差距。      但这两天又公布奥迪与上汽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很大可能会与智己汽车深度合作,使用智己的一套系统和智能化。

【乘坐空间】      主副驾驶位座椅由于有腰托和腿托,所以乘坐感受会比较舒适,在加上半悬空的中控扶手台设计,让腿部的横向空间比较大,相对来说整个前排的活动空间很大。      但是第二排座椅就显得有点小了,尤其是坐垫的长度偏短,不能很好的支撑大腿。第二排还支持座椅靠背和坐垫前后调节,可以调节到最舒适的乘坐状态,这个设计我觉得非常人性化,目前我看了竟品也就奇瑞的星纪元ET支持座椅前后调节,靠背也同样不支持。同时第二排座椅可以支持单座调节和放倒,每一个座椅都是独立存在的,其实这个成本挺高的,但是如果这个成本用在第二排电动调节上会不会更有吸引力?比手动座椅更显档次。由此可见,奥迪Q5 e-tron的第二排座椅调节还是很舒适的。

      第三排就比较小了,因为紧靠后轮轮罩,所以横向空间就变小了,但为了乘坐的舒适度,在第三排座椅的顶部设计了镂空造型,大大增加了头部空间,由于第二排座椅可以前后调节,所以空间上第三排的腿部活动空间也不小。【储物空间】      奥迪Q5 e-tron的整车储物空间其实很大,这都得益于“偷”技术。目前国产车的车身很大,但是车内内饰却显得很臃肿,不够简洁,尤其是智己车型,内饰的软包过于厚重了;再看理想、问界都是一样的问题,内饰门板、装饰板太厚了,这就让车内的横向空间变小了。奥迪Q5 e-tron的后备箱门板是按照车身轮廓造型设计的,可以让后备箱的侧面有比较不错的储物空间,同时侧面做了挖空设计,可以放些瓶瓶罐罐的东西还不容易洒落。      后备箱盖板底下的深度也很大,最厉害的设计就是第三排座椅放倒竟然可以和后备箱平齐,不仅可以睡觉,平时还可以将第三排座椅放倒变成一个大大的后备箱,储物能力无敌了。其实国产车内饰堆料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隔音,其次就是为了隐藏线束和设备,因为没办法做到线束的整合和更小的设备,说明技术还需要加强;相反奥迪、特斯拉等,做到简洁和简约的同时,还能保证车辆性能、隔音和稳定性,主要还是依赖于技术的强大和创新。《动态感受》【动力】      试驾的奥迪Q5 e-tron40版本的后置后驱单电机的电动机最大功率为150KW,而50版本的四驱双电机的最大功率也仅为225KW。相比特斯拉model Y、问界M7的起步电机功率都是200多KW而言,确实小了很多了;就连我现在使用的大众ID.3的电动机功率都有125KW。所以作为奥迪豪华品牌,动力搭配属实不太合理。      在驾驶过程中,如果关闭动能回收功能,更像是在开油车,除了比油车的起步猛,其他几乎一样,所以在驾驶上更容易上手,也比较容易适应。如果开启动能回收功能,它的驾驶感受还是比较像大众ID.的,松油门后拖拽感很明显,如果后排坐着家人和孩子,还是建议关闭动能回收,乘坐舒适度会更好。我作为一名大众ID.3车主,在驾驶奥迪Q5 e-tron的时候真的觉得很熟悉,毕竟动力系统和MEB平台都是一样的,所以对于我而言驾驶习惯和熟练度上还是比较轻松的,没有陌生感。      在急加速过程中,一脚油门踩到底不松,动力提速还是很快的,一般到80时速是没什么感觉的,在普通家庭用车动力也是够用的。但相比理想、问界和特斯拉而言,奥迪Q5 e-tron动力提速的推背感还是偏小,车辆更偏舒适和家用,缺少年轻人喜欢的刺激感。你看小米SU7的运动+模式,动力爆发到600多KW,一脚油门下去跟坐过山车一样,这种刺激感年轻人最爱了。

【方向盘】      奥迪Q5 e-tron的方向盘还是偏圆形的握感比较粗,方向盘底部没有做成平的显得不够时尚,不太美观。但是北京车展上RS版本的方向盘做了修改,我觉得后期24款也会做一样的设计。      方向盘按键依然保留了实体和触控按键,同时还是保留传统的拨挡设计,没有采用现在流行的怀挡设计,后期会不会改变?但看到RS版本,我觉得改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动能回收的按键放在了方向盘的背面,拨片设计,左侧为减小动能回收,右侧为增加动能回收,相对来说比较方便。

      在驾驶过程中还是觉得方向盘有点大了,但是转动系统比较轻,转起来比较轻松。但从最近试驾的几款车来看(理想、问界、星纪元ET、宋L等),方向盘转动不够便捷或者不够轻巧,略显笨重。但是在行车过程中有觉得方向盘特别稳,尤其是过颠簸路面时方向盘几乎不动,不需要用力把握,这点做的就比国产车要好点,给人一种沉稳感和安全感。在过弯道时,方向盘微调就行,不要用力把握,也不易偏移。【底盘悬挂】      奥迪的底盘悬挂体验下来,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沉稳和舒适。      尤其是在60-70时速过连续硬井盖时,车身几乎没有什么波动,很沉稳,避震的过滤效果比较好,相比于问界、理想的空气悬挂,我觉得体验下来效果差不多。这还是仅用了前麦弗逊后五连杆的设计,所以奥迪的底盘悬挂确实是最优的。但是在急刹车时的效果就不太好,没有空气悬挂的加持,点头感非常严重;同时还没有安全带预紧功能,在高速急刹时很容易由于惯性往前冲。      在80时速过桥梁时,我特意感受了后排的乘坐感,在车辆上坡时没什么感觉,没有给我很明显的上下起伏感;在下坡时,有起伏,但能感觉到车身底盘能稳稳贴地,同时悬挂和避震弹簧吃力很大,车身明显下移,但不像理想L6直接能听到避震干到底的“咯噔”声,奥迪Q5 e-tron的避震弹簧虽然吃力大,但很好的支撑起整个车身的重量,在过桥梁时避震弹簧回弹又不会很快,所以起伏波动很小,与地面贴和比较好,落地结束时避震弹簧缓慢回弹,不会给人一种坐过山车的感觉。【智能辅助驾驶】      奥迪Q5 e-tron只有L2辅助驾驶,在使用时,跟车加速和减速反应有点慢。比如说跟车减速时,总感觉要撞上了,感觉减速设定的距离有点近了,就会有急刹的感觉,减速不够流畅和舒适;在跟车加速时,与前车的距离拉开的比较大了才缓缓起步,这就导致旁边车道的车变道过来,容易被加塞。在变道过程中,还是需要手动转动方向盘来辅助,而且在变道的过程中能明显感受到车辆在减速,变道完成后又明显提速,这一来一回就有了顿挫感,不够平稳;而且在变道过程中减速就显得有点墨迹,就需要自己踩油门来完成快速变道,再松油门交给辅助驾驶。      整个使用过程中不够智能,不够流畅,舒适体验感比较差。相比于现在的激光雷达智驾系统差距还是挺大的。【能耗分享】      本次试驾体验累计行驶了10公里,整个驾驶过程还是比较柔和的,模拟日常用车体验,运动模式综合下来电耗已经高达26.7kWh/100km,可能是空调开的,AC空调制冷温度设定为20度。这个油耗仅作参考吧!

《总结》      在操控、底盘悬挂、舒适性上更适合家用,从它的6座标配来看,本身就是为了一家6口准备的,空间和乘坐舒适度是奥迪Q5 e-tron的优势。      但奥迪Q5 e-tron配置和智能化跟目前国产车、新势力及特斯拉对比几乎没有优势,在可玩性和年轻时尚化上也不及竟品。      而且本身价位定位比较高,奥迪Q5 40e-tron白法师版应该是最适合家用的配置,真皮座椅、13个扬声器、HUD等实用配置综合裸车价格却要30万,性价比比较低。但人家是四个环的中大型豪华SUV车,这个价位也不过分,但是内饰风格再年轻点、时尚点就更好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