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焰火脚印”揭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奥运开幕式高清焰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焰火脚印”揭秘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焰火脚印”揭秘

2024-06-28 09: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燃放焰火《历史足迹》,美仑美奂的29个巨型焰火脚印,沿着北京的中轴线,从永定门、前门、天安门、故宫、鼓楼一步步“走”向奥运会主会场“鸟巢”,象征着第29届奥运会一步步走进中国、走进北京。

  这个给全世界40亿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脚印焰火”,是如何做到一步步、井然有序的“走”来的呢?

  “最重要的是实现通信同步。29个脚印的燃放要在短短63秒内完成,也就是说,我们眨眼一瞬间,就要燃放一个"脚印"。”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副总经理、网通奥运通信总指挥赵继东,16日在BIMC向中外记者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以往大型活动的焰火通信,基本是通过拉电缆的方式解决,此次开幕式焰火是奥运史上覆盖面最广、礼花燃放点最多的一次。”赵继东说,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网通首次选择会议电话方式完成通信保障。在特效焰火、奥林匹克中心区水系、城区阵地等燃放点以及焰火指挥点部署了5套会议电话系统。在水系区域,更是实现了机器与机器的“对话”,通过电话机的音频信号触发烟火发射控制台,实现自动燃放。

  赵继东表示,焰火燃放是整个开幕式节目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次燃放焰火要根据当时“鸟巢”里演出的节目来进行,利用会议电话系统将燃放的时间码嵌入演出节目的音乐中,到某一个指定的时间点脉冲直接触发,焰火即自动点燃。

  他说,从“鸟巢”到永定门的29个脚印是采用录音方式来保证燃放时间间隔的准确性,逐个点燃,这对整个通信系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中国网通在29个燃放点上都部署了4部电话,通过会议电话系统确保指令到位、燃放有序。

  为了短短的瞬间,中国网通100多名职工分散在奥林匹克中心区、森林公园和中轴路等多个保障部位,布线路,对通话,确保万无一失。当火树银花映照奥运之都的那一刻,站在“鸟巢”顶部,承担着通信保障的网通职工,为了不至于让喷射出来的焰火溅到脸上,他们让身体后背对着焰火……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烟火得到了各界的高度评价。赵继东说,焰火与文艺演出高度结合对通信保障提出了很高要求,时间的完全同步、网络的绝对稳定是最基础的要求。为确保万无一失,中国网通实现了全程全网的双路由,确保通信达到99.999%的畅通率,从后台会议电话平台到固定电话交换机,一直到燃放点的电话终端线路以及通信监控,全部实现双路由在线热备,即使燃放点的电话线路发生故障,也可以迅速完成倒接,不产生任何指令时延。

[我来说两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