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理想的议论文素材、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奋斗的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 有关于理想的议论文素材、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

有关于理想的议论文素材、论题、论点、论据和论证

2024-06-09 07: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论题解析

        [解题]理想(ideal),指人们对未来事物的憧憬或希望。它影响我们人生的方向和道路,是我们奋力前进、勇于创新的动力。世界能前进、社会能发展、事业能繁荣,都是有意识的人创造的,而创造事业的人必定是有志向、有理想的。         [析题]对这个论题我们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进行论述。比如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树立远大理想。相反,一个没有理想的人,是没有精神支柱的。他的生活是枯燥而没有乐趣的;他的生命是单调而苍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人身上获得不同的启迪,这也可成为文章的亮点。如果理想是正确的,会怎样?如果理想错误了,又会如何?我们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关于理想我们可以将其与人生、信念结合起来写作,也可以将其与积极的追求和拼搏结合起来谈。一方面从理想本身入手,一方面从到达理想的态度和过程入手。当然还可以从理想的效果入手,讨论它将会给我们带来动力、机遇、成功等。         [温馨提示]理想和现实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在怀抱有理想的同时,我们每个人要尊重现实。可以为理想而奋斗,但不能被理想限制自己的发展。事事我曾抗争,成败不必在我,因此不要因为一时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自暴自弃。写作时,应予以注意。         

思路导引

        理想,是梦想、是动力、是勇气、是志向。         人既需要丰富的物质生活,又需要充实而高尚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的充实,主要表现在有崇高的理想,这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人如果有崇高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畏任何艰难险阻,长期不懈地去努力、去奋斗;就能始终以坚定的信念、高昂的热情和不懈的勇气,永不停息地去努力、去奋斗;就能在道德发展的阶梯上攀登得更高,从而成为道德高尚、人格完善的人。         理想所提供的动力大小与理想的层次密切相关,不同层次的理想发挥作用的力度有差异。一般来说,理想的层次越高,其所提供的动力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有些人的理想过于平庸,过于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挑战性。他们没有为自己确立一个适合的目标,或者说,跟他们的能力相比,他们的人生定位过于低调、过于消极。因此,在写作时,可以提出对某人崇高理想的赞扬,也可以表达对某种狭隘卑鄙目的的批评,也可以用反衬的手法进行对比。         理想是人们所向往、信仰和追求的目标。树立崇高理想是确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人们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远大的理想,宏伟的志向,是我们人生的崇高目标和巨大的前进的动力。要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就应该从小就树立远大的志向。青年人要树立符合实际的理想,应该立长志,而不是常立志。在树立正确的理想后,还必须为之不懈地奋斗,只有这样,人生才是充实的。         

论点集锦

        1.理想是人生的坐标。         2.理想,不灭之灯。         3.理想与成才。         4.理想是力量的源泉。         5.理想是进步的阶梯。         6.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         7.理想和现实有距离。         8.理想要切合实际。         9.用奋斗实现理想。         10.理想也需要不断提高、更新。         11.青少年应该有积极向上的理想。         

论据超市

        [理论论据]         ※人皆可以为尧舜。         

―― 《孟子》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唐)王勃

        ※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         

―― (宋)朱熹

        ※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 (宋)范晔

        ※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         

―― (清)秋瑾

        ※理想是需要的,是我们前进的方向。现实有了理想的指导才有前途,反过来也必须从现实的努力中才能实现理想。         

―― 周恩来

        ※理想并不能够被现实征服,希望的火花在黑暗的天空闪耀。         

―― 巴金

        ※人人会走路,但不一定都能走上正路。人人都有理想,但不同的理想会引向不同的路。光明的路只有一条,那是要靠崇高的理想来照亮的。         

―― 蓝翎

        ※理想必须要人们去实现它。这就不但需要决心和勇敢,而且需要知识。         

―― 吴玉章

        ※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 〔古希腊〕苏格拉底

        ※只有同这个世界结合起来,我们的理想才能结出果实;脱离这个世界,理想就不结果实。         

―― 〔英国〕罗素

        ※*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 〔美国〕德莱塞

        ※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         

―― 〔法国〕罗曼・罗兰

        ※*人人心中有盏灯,强者经风不熄,弱者遇风即灭。这盏灯,就是理想。         

―― 〔德国〕歌德

        ※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         

―― 〔俄国〕屠格涅夫

        ※*当大自然剥夺了人类用四肢爬行的能力时,又给了他一根拐杖,这就是理想。         

―― 〔俄国〕高尔基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 谚语

        [事实论据]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新学期开始,魏校长问同学们读书是为了什么?于是有人回答说:“为了家父读书。” 有人回答:“为明礼而读书。” 也有人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当魏校长点名要周恩来回答时,坐在后排的周恩来站起来,庄重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论题链接 ①追求梦想②树立目标         

理想之星深藏心底

        在拿破仑还是一个单纯的小朋友时,一次,他的叔叔问小拿破仑,将来长大想要什么。拿破仑在听叔叔这样问他之后,马上滔滔不绝地发表他心中构思已久的伟大抱负。         小拿破仑从他立志从军开始,一直说到想带领法国的雄兵,席卷整个欧洲,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超级大帝国,并且让自己成为这个大帝国的皇帝。勇敢地说出梦想的小拿破仑说完之后,小小的脸蛋儿涨得通红,似乎正期待着来自叔叔的正面肯定回应。         不料,叔叔听完小拿破仑的抱负后,大笑不已。指着小拿破仑的额头,嘲讽道:“空想,你所说的一切全都是空想!想当法国皇帝?那是不可能的!依我看,你长大之后,还是去当一个小说家,反倒更容易实现你的皇帝迷梦!”         小拿破仑被叔叔嘲笑,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静静地走到窗前,指着远处的天边,认真地问道:“叔叔,你看得到那颗星星吗?” 这时还是正午时分,拿破仑的叔叔诧异地走到窗边,茫然地答道:“什么星星?现在是中午,当然看不到啊!孩子,你该不会是疯了吧?” 再次面对叔叔的质疑,小拿破仑依然镇定而冷静地说道:“就是那颗星星啊!我真的看得到,它依然高挂在天边,不分白天黑夜,一直为了我而闪烁着,那是属于我的希望之星!只要它存在一天,我的梦想就永远不会破灭!”          论题链接 ①梦想②追求③信念         

鲁迅弃医从文

        鲁迅起初认为中国落后是由于人民体弱多病,日本富强是由于医学发达,便去日本攻读医学。有一次,学校放映有关日俄战争的纪录片,画面上出现很多中国人围观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这个人将被砍头示众,周围人在看热闹。画面上的人体格强壮而神情麻木,鲁迅深受震动,他认识到在当时学医并不是一件要紧事,思想愚昧麻木的人们,即使体格健壮,也只能被示众或做看客,最为重要的是要改变他们的精神。于是,鲁迅弃医从文,后来成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旗手。          论题链接 ①审时度势②志向         

文豪巴尔扎克

        世界大文豪巴尔扎克本是学法律的,可大学毕业后偏偏想当作家,全然不听父亲让他当律师的忠告,把父子关系弄得十分紧张。不久,父亲便不再向他提供任何生活费用,他写的那些东西又不断地被退了回来。他陷入了困境,开始负债累累。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只能吃点儿面包喝点儿白开水。但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依然积极乐观地为他的作家梦奋斗。后来,终于梦想成真。          论题链接 ①磨炼②梦想         

*找回你的理想

        维尔玛・鲁道夫是个早产儿。她家里很穷,共有22个孩子,她是第20个。4岁时,她患上了肺炎和猩红热,不幸造成左腿瘫痪,因此不得不戴上金属支架。医生告诉她以后再也不能走路了,而母亲则鼓励她做想做的一切。         9岁那年,维尔玛去掉了腿上的支架,开始走路。她用了4年的时间终于能以稳健的步伐行走了。此后她立志成为全世界跑得最快的人。维尔玛13岁时开始跑步,她总是跑最后一名。她参加了中学的所有跑步比赛,依旧每次都是最后。然而,终于有一天她跑了第一。从那以后她百战百胜。在1960年奥运会上,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维尔玛不仅获得了金牌,而且还成为第一个在一届奥运会上获3枚金牌的女运动员。          论题链接 ①超越自我②梦想③做自己想做的事④持之以恒         

黄粱美梦

        唐人传奇:少年卢生在邯郸旅舍遇道士吕翁,少年叹自己生不逢时,未能博取功名富贵。当时旅舍主人正以黍米蒸饭,吕翁取出一青瓷枕给卢生,说,你用此枕即可得志。于是卢生就枕入梦:自己娶望族之女崔氏为妻,又中了进士,官至宰相,并在边疆建立奇功,享受荣华富贵,老寿而死。结果一觉醒来,旅舍主人的黄粱米饭尚未烧熟。          论题链接 ①梦想②创造自己的未来③付诸行动         

带着理想葬身

        1923年希特勒暴动失败后,被捕入狱,他在狱中写成了《我的奋斗》。该书出版于1925年。在此书中,希特勒鼓吹极端的民族主义思想,叫嚣要反苏、反共、剿灭犹太民族,建立全球范围的日耳曼大帝国,用武力称霸世界。希特勒树立的是一个用法西斯统治世界的 “理想”,是一个与人民、与和平相违背的狂想。20年后的1945年,希特勒带着他的 “理想” 葬身于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汪洋大海中。          论题链接 ①树立正确的理想②失败         [自我补充]         

        

互动园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维尔玛・鲁道夫是个早产儿。她家里很穷,共有22个孩子,她是第20个。4岁时她患上了肺炎和猩红热,不幸造成左腿瘫痪,因此不得不戴上金属支架。医生告诉她以后再也不能走路了,而母亲则鼓励她做想做的一切。         9岁那年,维尔玛去掉了腿上的支架,开始走路。她用了4年的时间终于能以稳健的步子行走了。后来她立志成为全世界跑得最快的人。维尔玛13岁时开始跑步,她总是跑最后一名。她参加了中学的所有跑步比赛,依旧每次都是最后。然而,终于有一天她跑了第一。从那以后她百战百胜。在1960年奥运会上,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维尔玛不仅获得了金牌,而且还成为第一个在同一届奥运会上获3枚金牌的女运动员。         2.当大自然剥夺了人类用四肢爬行的能力时,又给了他一根拐杖,这就是理想。         

―― 〔俄国〕高尔基

        要求:①这两段文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运用上面提供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②立意自定。所写内容必须在 “理想” 的范围之内。③题目可另拟。④不少于800字。         [实战演示]         精彩范文         

理想,不灭之灯

        当大自然剥夺了人类用四肢爬行的能力时,又给了他一根拐杖,这就是理想。         

――高尔基

        “理想是人生的太阳”,德莱赛的这句话至今仍是很多人的座右铭。理想,不仅是一个美好的名词,更是一世奋斗的目标。倘若没有了这个目标,人生也会随之黯然失色。         奥运史上第一个在同一届独得三枚田径金牌的女子是美国的维尔玛・鲁道夫,她辉煌的成绩足以令世人赞叹。可她曾经被医生判定为终生残疾,曾经有六年不会走路。年幼的维尔玛立志要成为最优秀的田径运动员。这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激励着她不顾别人的嘲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努力,终于赢得了鲜花和掌声,创造了辉煌的奇迹。         理想,这一盏不灭的灯驱走了维尔玛心灵的阴影,照亮了她前进的方向。人生之路,不是一马平川,也不是鲜花碧草铺就,困苦挫折在所难免。但只要有理想这盏灯相伴,就能冲破迷惘,到达光辉的终点。         毛主席年轻时,借问大地 “谁主沉浮”,可谓鸿鹄之志比天高。但如果不去努力,不带领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奋战,哪来新中国的成立,哪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歌德说过:“人人心中有盏灯,强者经风不熄,弱者遇风即灭。这盏灯,就是理想。” 理想之灯虽然美好,但也是虚无缥缈的。要想让理想之灯放出光芒,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是一生的努力。前人说得好: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居于理想而不去奋斗的人是平庸的。他们像阿Q一样整天沉浸在幻想之中,把未来的成功打扮得五光十色。他们的理想却只能是雾里看花、海市蜃楼罢了。因此,单单手执理想之灯是不够的,更需要你用汗水凝成的灯油与奋斗汇成的火焰。         没有理想的人,就像一艘无舵的孤舟,终将被大海吞没;不肯为理想奋斗的人,就像一颗黑夜的流星,不知会坠落何方。寻找你的理想之灯并将它点亮,让不灭的灯火伴你前行,伴你一生!         经典点评          理想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力量,是因为它能提升我们的人格,促使我们奋发前进;它拓展我们的视野,开发我们的能力,唤醒我们的潜能;它使我们的心灵豁然开朗,让我们战胜怯懦与自卑,并产生出无尽的勇气。因此它成为指导我们的坐标,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意义。文章开篇就引用材料,将理想作为讨论的中心提出,之后对维尔玛・鲁道夫如何从一个近乎瘫痪的人成为田径冠军的分析深刻透彻,使理想这一主题得到了不断渲染。作者还进一步旁征博引,不断突出了理想作为一盏不灭之灯,是如何指引我们行进方向的。同时,指出我们除了具有理想,还应该有为之不断奋斗的精神,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走向成功。最后一段抒发了作者对理想的认识与感受,两句排比将整篇文章推向高潮。         全文思路清晰,事例充分,语言流畅,感情真挚。         [实战演练]         请按题目要求另写一篇议论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