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夺笋是啥意思啊 三明

三明

2023-09-26 08: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清明后,三明正有一大波人

每天往山里钻

只为了寻找春天里最迷人的味道

三明人到底多会“夺笋”?

三明人挖的笋

那是真的不一般

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收获

这么——长的笋王

2月24日,永安市西洋镇林田村村民梁建平惊喜地挖出了一根“多胞胎”冬笋,竹鞭上竟然长满了53个竹笋

没想到一个月后

还是这位大哥

又挖出了笋王PLUS

3月13日,梁建平再一次挖出“多胞胎”笋。“今天挖出来的这根竹鞭和上次挖到的超级笋王的竹鞭,是同一个母竹的,两个竹鞭就是两兄弟,相当于一个竹子生了113个笋,简直是大开眼界了。”

闽笋之源知多少

福建永安

是最适宜我国大多数竹子生长的中心产区

竹林覆盖面积高达70余万亩

人均拥有大约4.2亩的毛竹林面积

位居全国之首

三明被誉为闽笋之源

这可源于一段悠久的历史

贡川古称“贡堡”

位于永安市北郊,早在唐朝就已建镇

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清顺治三年(1646年)

贡川笋帮在进士巷里建造笋帮公堂

题匾“笋帮公栈”

开创入股聚资、集体经营闽笋干先河

视频来源:芳华融媒工作室

笋帮公栈

是当时中原和华东南地区

最大的民间笋业同业公会组织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全国最早的笋业协会

每年笋市开市前

各地笋商云集于此收购笋干

最后议定的价格为

主导全国市场的笋干价格

三明人虽然会夺笋

但做起笋干买卖

可是讲规矩不靠“夺”的哦

解锁春笋的N种美味

三明的竹林

四季都有笋可挖

冬笋、春笋、花竹笋、闽笋、黑笋、生烤笋……

爆炒、红烧、清蒸均可,各具风味

于是,在三明的餐桌上

笋有很多种做法

或清炒或红糟或酸菜

可以清炒可以煲汤

要是您喜欢

生啃也不是不行

三明人生在笋旁,超级爱吃笋

正因如此他们才会研制出全笋宴

永安全笋宴

永安是最适宜竹子生长的地方

“好竹生佳笋”

被誉为八闽山珍的

永安闽笋,笋味尤佳

让我们通过一桌“全笋宴”

品味出永安人代代相承的

“清华其外、澹泊其中”

蛋奶金丝笋

润滑爽口,奶香四溢

在牛奶中加入蛋清、蟹肉、生粉拌匀

将锅烧热放入冷油加温,放入蛋奶,待成型

起锅装盘,撒上蟹籽

浮流珍珠丸

Q弹鲜香

以山芋、木薯粉为原料制面皮

再以鲜笋、豆干、五花肉、香菇等切丁炒成馅料

包裹后粘上糯米粒,蒸熟即成

还可加入紫薯制作成双色珍珠丸

淋汁牡丹笋

精巧秀丽,味道鲜美

将新鲜笋片切成薄片

用以包裹新鲜鱼糜, 再用蛋清液封边

最后将其摆放堆叠成牡丹造型

上笼蒸熟,淋上料汁即成

闽笋狮子头

形如元宝,肉香浓郁

将比目鱼和发泡后的笋干切成细末

肥瘦相间的猪肉剁成肉糜

朝同一个方向搅拌上劲,揉成球状

并将泡发后的笋干切丝包入其中

上锅蒸熟后,浇上预调好的汤汁

生扒鲜笋团鱼

口味独特,不腥不腻

把团鱼放血去膜,加入笋干、五花肉共烧

味道极佳,用料简单,搭配合理

笋乡珠帘鱼

色泽如玉,荤素搭配

将冬笋等食材切成丝状,用去骨的鱼肉切卷成鱼卷

上笼蒸熟,淋入热油即可

造型美观,色泽如玉

荤素搭配,属于典型的健康食品

永安粿条

汤清味浓,口感爽滑

将蒸好的粿条放入碗中,加入煮好的高汤

撒上葱花,将活肉等切成薄片,放入盘中,配以佐料

此为永安经典小吃之一

玉液菊花盅

清凉爽口

将笋头用“梳子花刀技法”切成菊花坯状

再用沸水烫熟,而后摆于器皿中

并冲入调好味的鸡汤,点缀枸杞于其上

口感爽脆的笋丝与鲜味十足鸡汤同食

味道直叫人爱不释口

玉簪葱烧排

味香持久,极富营养

精选永安本地黑猪肉,切成段

葱白炸制金黄色

加入糖醋,先旺火烧制,后文火煨制

怎样?有没有被馋到吞口水?

想吃?那就来三明看看吧!

漳州文旅

厦门文旅

绿都三明

tmp_1258234832

平潭V旅游

pingtandao61

转载来源:三明文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