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大赛佳文推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夺冠影评镜头分析论文 影评大赛佳文推介

影评大赛佳文推介

2024-04-05 05: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根据克里斯蒂安.麦茨的电影符号学理论,把电影文本分成单个部分,其一是视听部分,建立在直观的元素之上,包括语言,行为,景观,构图等视听符号;其二是故事部分,建立在第一层之上,通过视听语言构成一个连贯的,具有意义的故事;其三是深层结构,文化背后的信仰体系,社会价值,道德标准等。[1]通过这三个部分解读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社会道德等。遂据此对影片《湄公河行动》逐层分解。

一、好莱坞式的本体叙事方式

好莱坞电影风格作为叙事影片创作的独家风格为人所广为接受,其好莱坞风格也提供了在历史上可以界定的标准,一种美学的参照系。[2]就以美国好莱坞电影作为标准来进行参考和研究,有助于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问题的具体化。

影像是由镜头,声音,画面等最基础的元素构成的,而分析一部电影从最基础的构成内容去思考,以电影的构成要素去考量,以影像的本体出发,来研究影片《湄公河行动》中所蕴含的好莱坞拍摄风格是很具体和必要的。影片运用了好莱坞一贯的快节奏剪辑,以短又快的镜头转换,影片中有三场主要的战斗,这三场戏都是以快节奏的剪辑,层层递进的情节冲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镜头之间变换急速,运用得当,以展现出快节奏的战斗场面,营造出枪击决斗中紧张激烈的战斗氛围。影片中还用以好莱坞惯用的团队协作的模式,在以高刚为首的缉毒警的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工作,并且被赋予了具有中国元素的外号,大师,哪吒,通天眼,包公等。他们各司其职,是一个专业的缉毒团队。

在影片的主人公的角色设定中,也一改以往主旋律电影的人物类型化,一味的正面形象,并且毫无瑕疵的英雄人物的塑造,已经让观众食之无味。而影片将主人公方新武却是一个特别真实的人物,英雄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会因为自己的私人情感而杀了罪犯刑登,在面临国家正义和情感冲击的抉择时,方新武做出了一个正常人会做的事情,世界上不存在毫无瑕疵的人,而影片的改变就是融入好莱坞人物设定的高明之处,在绝对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之间的转换,人物的复杂性的展现也是影片成功的原因。

从叙事模式上来看,大部分好莱坞影片是围绕“达到目标”这样一个线索展开的,而在这个模式中又加以主人公在达到目标过程中,所面对的困难和痛苦,通过对困难的排除和个人的成长而最终达到目标,获得个人的胜利。影片中,主人公方新武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要面对的抉择,虽然获得了精神的解脱,但却同时被国家和人民所套上的心灵枷锁。但是这样的结果,却是人性的所在。这不仅是好莱坞的叙事模式,也是中国电影中主人公成长的模式。在此方面,文化和文化之间又是共通的,不同文化之间在处理同一件事情有着相同的编码方式,异质文化的相似性,以此更能为人理解。

影片对好莱坞电影的融合是多方面的,好莱坞电影能够风靡世界,因为自身的极强的包容性,对世界出现的共同问题的关注,及其人道主义的思想等方面的确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电影在融入好莱坞电影手法的同时,也是将自身的文化和国家的态度推向世界。

二、中国的集体主义和西方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

要想实现跨文化传播,必须具有共通的符号,经验以及传播的媒介等要素。共同的符号。赛义德说:“一切文化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鼓励单纯的,所有的文化都是杂交性的,混成的,内部千差万别的”。[3]文化中虽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又共通的部分,让不同的文化得以联系在一起,不同文化在传播的同时也在吸收,在与其他民族的跨文化传播中,创造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核。

中国文化受到古代传统文化的影响,认为集体利益是高于个人利益的,在集体面前,个人利益应该服从和服务于集体利益,以凸显集体利益的重要性。当个人的利益受到别人的侵犯,集体会为了个人的利益而讨回公道。正如影片《湄公河行动》中,中国政府为了还中国人民一个交代,给那无辜被杀的十三位船员清白,遂派中国的缉毒队员去泰国查清楚真相,抓到真正的凶手,这是中国政府给予中国人们的国家的安全和守护。也是一改以往主流电影中只有个人为集体献身,而很少有集体所带给个人的安全和荣耀的主题。东方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又是存在隔阂的。

而与好莱坞影片中个人英雄主义相比,影片《湄公河行动》虽有意融入了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但是却和好莱坞电影的个人英雄主义是有差异的。好莱坞的英雄是具有超能力的,以一人之力能拯救世界,只要主角被塑造成英雄,他就被赋予了唯一性,以自身的超能力拯救世界。这与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有着显著的差别。虽然《湄公河行动》中主角方新武以牺牲了自己而掩护了高刚和刑登,也是带有好莱坞式的英雄色彩。但是本质上来讲又是不同的。以好莱坞式的英雄最终是成功拯救了世界,安全的活下来并且抱得美人归的美满结局,而影片《湄公河行动》中,方新武最终是为了掩护高刚而牺牲了,这是个人为了集体的利益而做出的牺牲。更具有可行性和真实性。结局的不同,也正是东方和西方价值观的不同。西方最终的成功是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中具有浪漫主义的西方追求,而东方以死亡的方式告终体现出悲剧主义色彩的东方情怀。

以影片中所暗含的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差异着手,因为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是千差万别的,但不同的文化间肯定也有共通点,文化之间又是互通的,连接的,以跨文化传播的角度,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两者间的相似与差异,让我们在不同的文化中融合,建构出具有我国特色的文化产物。

三、全球化语境下具有普世化价值的主题

电影所关注的应该是世界文化中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身份所共同关注的问题,能引起不同文化共鸣的题材和故事。促进不同文化间的认同,实现电影的跨文化传播。而能实现电影的跨文化传播,要找到与其他国家文化的相似处,予以交流和融合,共同促成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共融。跨文化传播要以宏观视角将人类置身于整个宇宙生态的大环境中,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在大环境下所出现的问题。[4]

尹鸿教授说“好莱坞电影是主旋律电影,其意识形态策略是通过欲望的宣泄来完成个体的净化,通过叛逆情绪的疏通来维护核心秩序的稳定,通过对个人自由的渲染开证明人道主义的信念。”[5]换言之,好莱坞一直以来的生命力不是美国文化所灌输的,而是所具有的全球性。因此,电影与其说是对好莱坞电影价值观的戏仿,不如说两者关注的全球性问题是一致的。

正义终将打击邪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主题,不仅在美国好莱坞是这样,在中国正义也终将打败邪恶。电影《湄公河行动》中,以强硬的态度对待这桩诬陷我国人们清白和侵犯中国人民生命财产的罪行。给这些贩毒的罪犯予以应有的制裁。中国也再也不是那个唯唯诺诺的旧中国,不仅宣扬了我国的对外态度和民族精神,而且也表现出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和强化了国家的国际地位。正义是全球人民都关注的问题,是一切战争和恐怖获得胜利的源头,唯有持有正义而战,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对于底层人民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悲惨的境遇予以关注,以现实主义的视角,对不同阶层的人的生活方式的展现,以人道主义出发,对底层劳动人民予以深切的人文关怀,这也是全球所关注的问题,贫穷。在影片《湄公河行动》中,以大全景俯视着那片绿色的茶山,由方新武和高刚的对话我们得知,这片茶山以前都是罂粟田,因为政府的替代种植,才改成种植茶树。种植罂粟的利益带给他们的灾难,表现出金三角地区的居民的生活境况。影片中对于当地底层人民以深切的关怀。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风貌的展示,是一种宣扬当地文化的方式,也是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去同情当地人的不幸。让世界各地的人们予以关注贫穷的问题,具有全球的普世价值的问题,以表现出深切的人文情怀。

毒品的问题正是世界各国所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毒品的存在威胁着国家的和平,而和平和发展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这些全球性的问题是不同民族,不容文化身份也都要面对的问题,面对如此猖狂的毒枭,中国,泰国,老挝,缅甸,四国联合来抓捕毒贩。只有各国联合一致,共同打击犯罪,才能真正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这些对待共同问题的方式和途径,正是极大的推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跨文化交流。以宽容的态度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交流和融合,以此更好的获得不同文化的的了解及信任,使得中国和其他国家在跨文化的对话中能获得更进一步和谐的发展。

影片在融入好莱坞电影手法的同时,也是对自身的文化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目光放远,聚焦于更宏大的问题上,以全球性的视角去观察人类多面临的整个世界的问题并予以思考。影片所涉及的和平问题,正义终将打击邪恶,关注普通人悲惨的生活现状等,都是具有普世价值的问题。这不仅是好莱坞电影中一贯出现的主题和关注的重点,也将是全球所有人所需要关注并携手共同解决的问题。与此相关的众多全球化问题,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平和发展等人类所面临的得到共同的问题,也说明人们必须通过全球性协调一致的努力,才能真正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推进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的跨文化对话,提供一种精神和理念促使人们反思行文和生活方式,培养一种全球视野和人文关怀。以人文关怀意识关注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四、结语

电影《湄公河行动》即以美国好莱坞的电影拍摄手法融入到本国的电影中,将民族的文化和国家意识以一种好莱坞式的衣帽加以输出,将中国的文化加以重构,放置世界的展台上,从而加快对中国形象的改观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通过这样一个不同文化交融的过程,在努力克服不同文化间传播的异质性,从而获得影片的文化传播的成功。影片不仅传播了中国的文化诉求和价值观,而且更进一步的表现了中国愿与其他国家文化,文明和平交流的夙愿。

全球化语境中,各国文化是相互传播的,虽然不同文化之间是千差万别的。但异质文化间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相似性,而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相似性就成为文化对接的切入点,去构建在跨文化传播中所外露的国家形象和文化内涵。在以兼容别国的文化和意蕴的同时,对本土文化进行分解和重构,让不同的文化在对接中,寻求自身文化的认可,建构出被世界所共同理解和认同的文化内涵,以此在面对文化全球性的挑战中,对于人类共同的所面临的世界性问题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只有各国文化间的相互交融,相互理解和尊重,才能促进文化间的共融。并且要超越时空和民族界限的狭隘,以种族的整体性出发,以人类的共同的利益出发,追寻有益于人类持续性发展的有效方法,培养全球性意识,探索出具有人文关怀和普世情怀的跨文化传播的产物,才是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1] 克里斯蒂安·麦茨.电影的意义[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86

[2] 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36

[3] 萨义德. 萨义德自选集[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2

[4] 张明娟..电影视域中的跨文化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46

[5] 尹鸿.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J].文艺研究, 2000(6):98-107

- E N D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