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礼悲智深远的佛陀使者!太虚大师珍贵影像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太虚大师是谁 顶礼悲智深远的佛陀使者!太虚大师珍贵影像集

顶礼悲智深远的佛陀使者!太虚大师珍贵影像集

2024-06-29 00: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他是民国四大高僧之一;他是首倡人间佛教的佛门泰斗;他是引领佛教共赴国难的抗日英雄;他是提出佛教“三大革命”的佛教改革运动先驱……他就是太虚大师。

2022年3月17日,是太虚大师圆寂75周年纪念日,特辑太虚大师珍贵旧照,以怀念大师思想与壮举中,融古开今的代表性成就,以纪念和顶礼这位悲智深远的佛陀使者、人间菩萨。

太虚大师旧照,现供奉于原武昌佛学院旧址的潮音茅蓬中。

从近现代历史看,太虚大师作为划时代的非凡高僧之一,毕生所建构的现代汉传佛法体系,所推动的扫荡旧弊、适应时代、引领人心的佛教实践,对当今乃至未来佛教有着立本开新、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的深厚影响。

由武昌佛学院发展而成的“世界佛学苑图书馆”全体馆员合影

武昌佛学院是太虚大师于1922年用现代教育方式创办的第一所最为正规、最具影响的佛学高等学府。上世纪90年代,武昌佛学院在昌明老和尚的关怀下恢复办学,时至今日,盛世重兴之气象愈发恢弘。

1922年,太虚大师创办武昌佛学院并受聘为院长。

太虚大师之精神上承无边佛法之最高纲领,下契此时此地此人之因缘,是为汉传佛教重振之时代起点,永为前赴后继的求法者引领方向。

太虚大师着袈裟并执手杖、蒲扇照

太虚大师,法名唯心,字太虚,1890年出生于浙江海宁,1947年圆寂于上海玉佛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佛教人物之一,与印光法师、弘一法师、虚云禅师一起被后世尊为民国“四大高僧”。

太虚大师身着自己设计的僧服与三衣

太虚大师16岁出家,18岁受具足戒于宁波天童寺寄禅和尚座下。1912年赴广州弘扬佛法,被推举为白云山双溪寺住持,并与仁山法师首倡组织佛教协进会,进京晋谒孙中山先生,提出改革佛教计划,孙中山先生以手令褒勉之。翌年,在南京创设中国佛教协进会,后并入中华佛教总会。

太虚大师与诸方贤达合照

1914年,太虚大师掩关于普陀山,在关中先后撰写《佛法导论》《整理僧伽制度论》《首楞严经摄论》等论著。29岁出关后,代圆瑛法师参加台湾法会,游历日本,并在上海创设觉社,主编《觉社丛书》,翌年改为《海潮音》月刊。

安奉于世界佛学苑图书馆的馆长太虚大师照

太虚大师为现代中国佛教爱国、爱教的僧伽楷模,不仅为爱国护教做出重大的贡献,而且对培育僧才,整顿僧制更不遗余力。太虚大师一生创办或主办的僧教育学院有:武昌佛学院、闽南佛学院、世界佛学苑、重庆汉藏教理院、西安巴利三藏院、北平柏林教理院等。

太虚大师创办佛教刊物有《海潮音》月刊、《正信周刊》、《觉群周报》等。组织佛教团体有世界佛教联谊会、中国佛教会、中国佛学会、中国宗教联谊会、世界素食同志会等。主要著作有《整理僧伽制度论》《释新僧》《新的唯识论》《法理唯识学》和《真现实论》等,后由弟子辑为《太虚大师全书》行世。

《海潮音》中留存的佛学院女众院开学典礼合影

1922年,太虚大师在武昌千家街创办了武昌佛学院。佛学院的办学目标不在培养一宗一派的讲经法师,而是培养一批改革僧制的人才,僧人学员毕业后,能胜任寺院的住持,组织现代化僧团;居士学员毕业后,能推广佛法,成立佛教正信会。大师后来将武昌佛学院改为“世界佛学苑图书馆”,大师之弘法活动,从此步入新的“高潮”,其佛学思想亦渐成体系。

上世纪90年代,武昌佛学院在一代爱国爱教著名佛教高僧昌明老和尚的关怀下恢复办学。时至今日,盛世重兴之气象愈发恢弘。

太虚大师弘法留影

1927年,太虚大师任厦门南普陀寺住持兼闽南佛学院院长。转年在南京创设中国佛学会,并弘化于英、法、德、荷、比、美各国,应法国学者建议,在巴黎筹设世界佛学苑,为中国僧人赴欧美传播佛教之始。

1929年太虚大师以弘法因缘行走在英国伦敦街头

太虚大师在汉藏教理院

1932年,太虚大师在重庆缙云山发起创建汉藏教理院。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太虚大师当即由庐山发出《告全国佛教徒书》通电,号召全国佛教徒抗日救亡共赴国难;同年8月,在太虚大师指导下,汉口佛教正信会李弘基、罗奉僧、钟益亭正副会长等,组成僧俗救护队;同年9月,政府通令全国壮年僧道一律须受军训,太虚大师呈请政府,改为僧侣特组训练,偏重于救护技能,俾合佛教宗旨。于是,抗日前线正式出现“僧侣救护队“这一组织。

双柏精舍及“太虚大师主持汉院十余年来之驻锡处”

1938年,重庆汉藏教理院在“双柏精舍”成立了编译处,由法尊法师主持。在此译著的重要论典与著述包括《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现观庄严论》《辩了不了义论》《入中论》《西藏民族政教史》《佛教各宗派源流》《现代西藏》《汉藏合璧读本》《藏文文法》《藏文读本》等。

太虚大师盛年旧照

1940年6月7日,太虚大师在《大公报》第三版发表了《佛教与反侵略战争》一文,希望佛教徒承担起维护正义的责任,协同一致,消除战争可能给人类带来的损害。

太虚大师旧照

太虚大师44岁,住持奉化雪窦寺,其后,积极从事建立佛教中心组织工作。1943年与于斌、冯玉祥、白崇禧等组织中国宗教徒联谊会。

陕西西安大兴善寺

1943年前后太虚法师于西安大兴善寺创设了“世界佛学苑巴利三藏学院”,任院长,为陕西培养了一批近代学僧,沟通了陕西佛教与全国佛教的联系。

太虚大师旧照

抗战胜利后,太虚大师任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主任、国民精神总动员会设计委员等职。

位于武昌千家街原武昌佛学院旧址上的太虚大师舍利塔

1946年,大师受宗教领袖胜利勋章。欲成立中国佛教会,惜尚未达成,便先于1947年3月17日示寂于上海玉佛寺直指轩,享年59岁。荼毗后得舍利子300余颗,分于各地供奉。武汉地方所请得的大师舍利,于武昌佛学院内大师居住的潮音茅蓬前建塔供养。

厦门南普陀寺太虚大师舍利塔

厦门方面分得大师舍利多颗,1948年由其皈依弟子蔡吉堂、许宣平、虞愚等为建舍利塔于虎园路半山堂,同年迁建于南普陀寺后五老峰山顶太虚台上。太虚台前亭后塔,亭中立一石碑,高约2米,上镌当代画家丰子恺为太虚大师造像。造像法相庄严安详,神态栩栩如生。像下有书法大家虞愚题铭,铭志大师住世大德。

太虚大师圆寂于上海玉佛寺荼毗后留下的舍利

重庆汉藏教理院太虚大师之塔

雪窦山太虚讲寺内太虚大师舍利塔

1932年起大师住持雪窦山,卓锡十四载。在此期间,他讲授《弥勒上生经》,弘传弥勒信仰,积极推动弥勒道场建设。1949年1月6日(农历腊月初八),雪窦山大师舍利塔工事粗备,由当时雪窦寺方丈大醒法师恭奉大师灵骨入塔。《太虚大师全书》也相继在雪窦山编纂完成。

位于武昌千家街武昌佛学院旧址内的潮音茅蓬全貌

潮音茅蓬,初名潮音草舍,1935年由李基鸿居士于原武昌佛学院内建成,为太虚大师往返弘法于武汉的驻锡之所。

1935年了空居士李基鸿手书的《潮音草舍记》

潮音茅蓬中太虚大师像侧,李炳南居士手书供养赞誉太虚大师的对联——“清净庄严超群圣,慈悲喜舍度群伦”。

太虚大师手书——“实行大乘佛法,建设人间净土”

武昌佛学院旧址内的潮音茅蓬及门前的太虚大师舍利塔全景

新武昌佛学院男众部位于武昌宝通寺内尼众部位于武昌莲溪寺内

毎当清明时节,武院师生便约同前往武昌佛学院旧址的潮音茅蓬,缅怀太虚大师并顶礼扫塔。

大师虽圆寂已久,但其精神上承无边佛法之最高纲领,下契此时此地此人之因缘,是为汉传佛教重振之时代起点,永为前赴后继的求法者引领方向。太虚大师曾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让我们共同缅怀太虚大师。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图片来源:武汉佛协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