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前的壮丽:中国传统烟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太吾绘卷毒药有什么用 消逝前的壮丽:中国传统烟火

消逝前的壮丽:中国传统烟火

2024-04-10 18: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新京报客户端

好新闻 无止境

立即打开 消逝前的壮丽:中国传统烟火 看文明 2023-07-11 13:14 进入看文明阅读更多内容 订阅

 

 

撰文/王珩

 

烟火,烟与火的艺术与科学,一份传承古今的浪漫。划破夜色寂静,绘就令人难忘的璀璨繁花,似乎是烟火的唯一使命。漫天华彩虽只有短短一瞬便消逝无踪,却声色具备,婉转不绝,以刹那印证永恒。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回忆:“中国人非常喜欢这类表演,并把它当作一切庆祝活动的主要节目。他们制作烟火的技术实在出色,几乎没有一样东西他们不能用烟火巧妙地加以摹仿。他们尤其擅长再现战争场面以及制作转动的火球、火树等等,在烟火上面,他们似乎花多少钱也在所不惜。”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的确,传统烟火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积淀,传承至今愈加呈现百态千样,成为人们为节日增色添彩、营造气氛所不可或缺的背景与装点。以火药为原料,燃烧或爆炸后产生声、光、色、气、烟和热等效应的,称为烟火,也作焰火,民间也称为烟花、礼花、花炮。虽其名不一,但历经千年演进而成的一抹极致绚烂,在引发毫秒级精准的化学反应之后,留下的是一幕幕令人眷眷不忘的绮丽幻境。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明成化,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描绘了明宪宗元宵节当日在内廷观灯、看戏和燃放爆竹行乐的热闹场面。

 

火药:

 

一场化学奇迹

 

火药的发明得益于古代炼丹者,虽然其长生不老的目的未能达成,但催生了火药的出现。在长期炼制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硝、硫磺和木炭(或其他易碳化的有机物)的混合物能够燃烧爆炸,据此配置出了最初的火药。

 

而在炼丹过程中为了防止爆炸和猛烈燃烧,对于硫磺、砒霜等具有猛毒的金石药,炼丹家采用了许多“伏火”(即降伏之意)的配方,以祛除或减低毒性。文字记载最早火药配方是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金华洞炼丹家清虚子的《太上圣祖金丹秘诀》中提及的“伏火矾法”。

 

 

《太平春市图卷》(局部),清乾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中描绘了市集上售卖烟火爆竹的摊贩。

 

有赖于火药的燃烧和爆炸性能,火器的发展渐成气候,引起了军事科技方面的重大改革。北宋时期路振所撰《九国志》记载唐哀宗天祐初(904年)郑墦攻豫章(今江西南昌),使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并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应是最早用火药制造的一种火器,也是最早出现于文献中的火药投入实战的记载(另一说是北魏《水经注》里提到的“火射连石”)。

 

“火药”一词首次出现于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据《宋会要》记载,该年汴京的武器作坊中专门有生产火药的“火药作”。成书于1040年的北宋官修兵书《武经总要》,在第十一卷(火攻)、十二卷(守城)中有“毒药烟球”“蒺藜火球”和“火炮”等三种火药配方的明确记述,是为火器成熟的标志。随着早期火器的没落并被淘汰,火药渐渐走入民间,不曾想在大众民俗中大放异彩,集合了诸多民间手艺和巧思,让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并用于制造烟火的国家。

 

 

《乾隆帝元宵行乐图》轴(局部),清乾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描绘了乾隆帝与皇族子弟们在宫苑内贺元宵的情景。木架子上高挂着一个烟火盒子,可见燃放烟火是不可或缺的节日活动之一。

 

纸里包火:

 

中国的火药戏法

 

世界上最早的烟火记载当属西汉时期《淮南子》中说到的“含雷吐火之术,出于万毕之家”,“含雷”意指会爆炸的爆竹,“吐火”则是可喷射的烟火,于此清晰表明了烟火两大特征。和其他行业一样,烟火之发明也有一位广为流传的祖师爷——李畋。

 

据说唐武德四年(621年)李畋生于浏阳、醴陵、上栗交界处的麻石村,自小天资聪慧并随父亲练就一身武艺。双亲过世后,李畋与采药人仲叟为伴生活,两人常一同上山狩猎、采药。一日,因采药途中偶遇风雨,仲叟归家后一病不起,乡邻都道一定是山魈邪气(实为瘴气)作怪。李畋想到父亲曾说燃竹可壮气驱邪,兴许可以一试。为了让爆发力更强,他在竹节上钻了一小口,填入硝药,再以松油封口引爆,没想到效果极佳。附近乡邻纷纷效仿,一时间山中爆声四起、瘴气消散,仲叟也渐渐病愈。

 

 

源于宋代的药发木偶,猜测是以火药带动木偶表演的传统手工技艺。

 

之后,为了使填药燃竹更具安全性也更易携带,李畋又以纸代竹,反复试验,多次被火药伤损手脚,住房也曾毁于硝火中,终研制出兼具声光效果的爆竹。乡民们发现不仅可以用其驱散瘴气,还可用于婚丧仪式,于是对李畋愈发尊敬有加。

 

以上是能看到的关于李畋的最普遍信息,但也有人说李畋实为宋朝人,在其自撰的笔记小说、已佚的《该闻录》中曾提到他教邻人仲叟以烧竹爆驱邪祟的故事。还有人在对李畋家谱溯源后,称其是为唐太宗驱除邪瘴。实际上,以爆竹驱鬼早在春秋时期范蠡所著《陶朱公书》就曾提及,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也有记载。不过这都不妨碍如今湖南浏阳、醴陵,江西的上栗、万载等地早已尊李畋为祖师爷,成为民间信仰的一部分。

 

 

澳门,几个女孩在制作烟花。20世纪,炮竹业是澳门传统手工业。

 

包含黑火药和药引的烟火,一般认为是在爆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古人在燃放爆竹时,发现其顶部有喷火现象,好似开出朵朵金花,便将火药和金属屑混合物筑在竹筒里,以泥封住底端的筒口,上端的筒口仅用薄纸黏糊,点火燃烧后,竹筒不再爆裂,只喷出彩色的火花,这便是最初的“烟花”。

 

后来在制作过程中又填充了大量用于发射以及爆炸的火药,并加入一些发光剂(金属镁或金属铝的粉末)和发色剂(金属化合物),不同种类的金属化合物燃烧时,所发出的光芒颜色不同,烟火从单色变为多色。再经由巧妙的排列,决定先后次序。只需将其点燃,就能制造一场美不胜收的夜空盛会。

 

 

1933年中秋节将至,吉林珲春的街头,售卖烟花爆竹的摊档开始吆喝起来。

 

现代中式浪漫:

 

科技与环保革命

 

以“花炮震天下”的湖南浏阳,1963年成立了首家花炮研究所,引进各种有机物和金属粉,研制更安全的配方。20世纪80年代后期,湖南当地还开设了烟火学校,高职班、大专班等创立,培养了一批新的烟火手艺人。中国烟火也开始迈出国门,参与各类国际竞赛,屡创佳绩。

 

步入新世纪,烟火式样愈发五花八门,各大节庆中那声声轰隆的漫天华彩将这一“中国式浪漫”继续呈现。提起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那29个掀起盛会高潮的“大脚印”可谓让人记忆犹新,沿着北京中轴线的轨迹,一步步从永定门踏至国家体育场,铿锵有力。其创造者蔡国强,就是以“以火药作画”而蜚声海外的烟火艺人。

 

 

 

中国当代艺术家蔡国强为其2020年法国干邑的白日烟火爆破项目《悲剧的诞生》绘画彩图。

 

蔡国强早年陷入创作瓶颈后,一直试图寻求突破传统的方式。在决定以火药作画后,他试着将鞭炮扔在画作上,结果画布尽毁。后来他将爆竹拆开,取出火药洒在画布上,再将其点燃,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一次,路过的奶奶看到后顺手拿起一块布盖在火上,火熄灭后的画布留下了灼烧后的线条,不曾想却给他带来了灵感:“她教我,火不要光会点,还要会灭,灭火才是艺术家的功夫。”

 

《为外星人作的计划》《空中花城》……天空为画布,烟火为画笔,他的“画作”早已超越时间和空间。他在国内的首件作品、黄浦江边的《白日焰火》,以黑白烟火为开幕的“挽歌”似在感叹悲喜,五彩交错的“追忆”激发人们追思往事如烟,尾声“慰藉”的漫天“黄柳”又倾诉了心中“生命的温度和大自然的美好”。

 

他还曾用火药筑起“天梯”——以火药制成的505米高的梯子,由悬挂在空中充满氦气的热气球双股烟火连接线组成,梯子横杠由铝合金制成,内置火药。火线点燃后,烟火声响彻天际,火苗缓缓攀升,迎着晨曦直入泉港惠屿岛云霄,简单却有力。

 

 

2020年9月25日,为庆祝轩尼诗X.O诞生150周年,蔡国强在法国干邑献上了一场白日烟火。150个填满火药的橡木桶漂浮在夏朗德河中,齐齐向空中发射,撼人心魄。

 

由此可见,今日烟火的燃放技术已非往日可比,电脑可参与设计与编排,在对燃放现场进行3D建模后,选择何种烟火,燃放的顺序和位置都会细致区分,还可结合激光、锡射、水幕、音效等元素,一台精心编排的现代“火戏”即刻呈现。

 

为了保护环境,很多烟花炮竹配方中不再采用含重金属和硫元素的物质,从而减少了二氧化硫和其他硫化物的生成。还有一些则做到了无纸化,燃放后不会产生任何纸屑垃圾,污染小,噪音也低。

 

 

2014年,上海黄浦江畔,蔡国强为其个展《九级浪》创作了一场持续8分钟的白日焰火。

 

不会产生有害气体的电子烟火礼炮近年也走入大众视野。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炬接力城市火种采集仪式上,两名盲人青年就曾以书写“电子烟花”的方式引燃火种,采集“希望之火”。所谓电子烟花是一个投影仪,借助声光电模拟声音和图案。相较于传统烟火“一硫二硝三木炭”,电池才是电子烟火的“火源”,只需按下几颗按钮,便可体验“赏灯观焰”的乐趣。

 

仔细想想,古时为了炼制丹药而无意发明出的烟火,今日依旧在天空挥洒斑斓光辉。古人追求长生的梦想,今人为了留存刹那的永恒,不过都是追逐一抹不灭的光,编织自己的人间烟火色。

 

 

 

 

 

本文节选自《文明》2022.10月刊

 

来源:看文明 展开全文 全文 0字 您已阅读 %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京报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京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新京报的立场及观点。新京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新京报APP 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相关推荐 贾雷德·戴蒙德:玛雅文明是如何全盘崩溃的? 文化 重寻连环画:难以磨灭的记忆 文化 这届年轻人被小众香水“腌”入味了吗? 财经 今天的“大师”都不必然成为学术典范丨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 文化 裸眼3D完美呈现,北京冬奥会冰面投影展示“中国精彩” 体育 全村超200人在沪做汤圆 安徽歙县汤圆村:天涯共此“食” 乡村 4K修复版《大闹天宫》元宵节上线,唤醒高清童年记忆 娱乐 还记得元宵那一夜吗?蓦然回首,你却在灯火阑珊处 文化 他的建筑理念深深影响了中国“第一代”建筑师 文化 《百姓的味道》谢霆锋:让美食光环回归百姓丨专访 娱乐

新京报新闻报料电话:010-67106710 (24小时)

新京报报料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