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歌戏曲:山西的秧歌概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太原扭秧歌 山西民歌戏曲:山西的秧歌概述

山西民歌戏曲:山西的秧歌概述

2024-07-04 17: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秧歌”称谓在山西的出现     秧歌是山西境内流行最广、形式最为多样的艺术品种之一。     关于秧歌,《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秧歌”条中引用了清人吴锡麟《新年杂咏抄》的记载:

    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话姊、田公、渔夫、装态货郎、杂踏灯术,以博观者之笑。

    这段文字说明了“秧歌”是一种装扮表演的形式,是在灯节期间“博观者之笑”的民间艺术。由此可知,虽然吴锡麟所说的秧歌是在南宋时流行的,但记载却大致在清乾隆年间。

    在山西,能够见到秧歌最早记载的是孔尚任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春写于平阳的《平阳竹枝词》中。在《平阳竹枝词》中有一首直接提到了秧歌,另一首提到了“凤阳女”。

    提到“秧歌”的是在《踏灯词》中。《踏灯词》共有12首,其中一首为:

    太守迎恩上五台,北门锁钥不轻开。秧歌竹马儿童戏,还到堂帘舞一回。提到“凤阳女”的是在《踏歌词》中。《踏歌词》共有5首,其中一首是:

    凤阳少女踏春阳,踏到平阳胜故乡。舞袖弓腰都未忘,街西勾断路人肠。从孔尚任的《平阳竹枝词》中可以看到,这里的秧歌是“舞”的。《踏歌词》中没有直接明确提及“秧歌”,但却明白地写明了“凤阳少女”在平阳一带的活动,而且表演的是感人的“舞”。

    山西“秧歌”的本地记录目前所能见到的是从清乾隆时期开始的。在乾隆四十七年(1782)纂修的《大同府志·卷七·风土》中记:

    元夕前三日起,城市张灯结彩,垒“旺火”,郡城四大街尤盛;各乡村扮灯官吏、秧歌、杂耍入城游戏。

    这是见于山西本土的关于“秧歌”的最早记载。之后,山西各地对于“秧歌”的记载逐渐多了起来,对于“秧歌”的表演形式、称谓也多了起来。这些记载大多在各地的地方志中。山西“秧歌”称谓的种类

    山西“秧歌”与插秧无直接关系,山西全省传统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大豆、薯类、莜麦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产量最大,很少种植水稻。因此,秧歌在山西可以说是单纯的民间艺术。20世纪80年代中期,山西省文化厅指派我接待了韩国的一位专门研究秧歌的文化官员。这位文化官员听说山西秧歌兴盛,就要实地考察插秧的劳动。经我一再解释后,他仍旧将信将疑,最后还是去了能种一些水稻的太原晋源走马观花看了一下。

    山西秧歌流行甚广,遍布全省各地,晋北的大同、定襄、神池等地,晋南的永济、闻喜、万荣(荣河)、新绛以及襄汾(襄陵),晋东南的高平,晋西北的临县、河曲,晋中的祁县、太谷等地,其地方志均有记载,已经覆盖了全省地域。

    山西秧歌称谓和写法多种多样,有“秧歌”“阳歌”“凤秧歌”“凤阳歌”“灯节秧歌”“秧歌红火”等。其中“秧歌”和“阳歌”可能是同音的书写异字,也可能是“凤阳歌”的略称。而“凤秧歌”和“凤阳歌”最大的可能是同音异字。从山西方言的发音和表现形式看,无论用哪个字,其指称是一样的,都是说的同一事物。就连1963年新编的《祁县县志》把秧歌也写作“祁县阳歌”。正是由于一种称谓的多种写法,体现出了山西的“秧歌”与外地的“秧歌”或“凤阳歌”以及与“凤阳女”的关系。

    山西“秧歌”的表演形式多样,有“唱秧歌”“扮秧歌”“演唱秧歌”。其中“扮秧歌”是装扮成各种人物或戏曲角色;“唱”或“演唱”大多会有情节,包括“舞”也可能是有情节的,否则不太可能“街西勾断路人肠”。秧歌多样的表演形式,正是秧歌在发展中成为不同的民间艺术形式的原型或基础。

    山西“秧歌”表演时间大部分在元宵节,也有在社祭中。记载表明,山西的多种民间民俗活动中都有秧歌的参与。秧歌已经成为山西人民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民间艺术形式。

 

秧歌戏的形成与特点

    秧歌的表演多在行进中或在广场,秧歌队行进在一个较宽敞的广场时,原地围起一个“场子”,围好后,有的秧歌队会在场子中间由两三个演员表演一些具有简单情节、诙谐幽默的小段子,久之“秧歌戏”诞生了。

    秧歌成为戏曲,很受山西百姓的欢迎,在山西遍地开花,而且一些地方早就有了专业剧团,至今还是山西境内流行的主要剧种。在20世纪80年代编纂的《中国戏曲志·山西卷》中,收录了秧歌戏和与秧歌有关的剧种15种:朔县大秧歌、广灵大秧歌、繁峙大秧歌、泽州秧歌、汾孝秧歌、介休干调秧歌、壶关秧歌、翼城秧歌、襄武秧歌、祁太秧歌、太原秧歌、沁源秧歌、左权小花戏、河曲二人台、凤台小戏。在上世纪90年代初编纂的《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西卷》中,编收了秧歌戏和与秧歌有关的剧种12种:晋北大秧歌、晋中秧歌、襄武秧歌、沁源秧歌、西火秧歌、壶关秧歌、泽州秧歌、平腔秧歌、汾孝秧歌、河津小花戏、左权小花戏、二人台。

    在《清代竹枝词》中有这样两句诗:早春戏馆换新腔,半杂秧歌侑客觞。这表明在乾隆时的戏馆中,已有了秧歌腔。但这两句诗仍不能说明戏馆中的“新腔“是有了秧歌戏,还是在戏中“杂”用了秧歌的腔调。

    关于山西秧歌成戏,从志书记载看,河曲县五花城乡大念墕村的龙王庙戏台同治八年(1869)的题壁中“阳歌盛事”是较早对秧歌戏的记载,其中“小寡妇上坟”是20世纪初仍在省内各地流行的民歌小调。

    在长治县柳林乡寺庄村同治四年(1865)立的石碑“奉官禁止演唱秧歌”,一定是秧歌的内容不符合当时的政治或道德标准,“有伤风化”,才予禁止。从秧歌中现在仍能够知道的“粉段子”和后来一些地方“禁秧歌”的条文看,当时所禁的秧歌是有情节的小戏。

    由此可见,在同治年间,山西的秧歌已经成戏并已有专业演出了。之后,对于秧歌戏的记载多了起来,记录的剧目也多了起来,如清徐县尧城大队舞台题壁记有光绪二十一年(1896)的演出和剧目:五月初七日,祁太德盛社,首日,《吃油馍》《采茶》;午,《换碗》《求妻》;晚,《翠屏山》《大观灯》《大算命》《卖豆腐》。秧歌成戏后继承了小而短的传统。小是指角色小、演员少。小生、小旦,最多再加个小丑即可成一段戏,因此多被人称作“三小戏”。短是戏短,秧歌戏没有成本连台的“大戏”,多是反映日常生活、家长里短的生活“小戏”。当然秧歌戏还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如演的多是当时的“现代戏”,演出服装、道具简单,机动灵活,唱腔是地方小调,道白用地方方言,语言风趣幽默、贴近生活等。

    秧歌成戏后唱腔逐渐朝着“戏曲化”的方向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秧歌戏的唱腔体

    式已有四种。

    一是保留了早期秧歌民歌小调的形态。唱腔仍是以民歌小调为主,演出小戏一剧一曲,剧名即曲名。这种秧歌戏虽然保留了民歌小调的形态,但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吸收了较多的“曲子”(主要是“明清俗曲”)和其他地域流行的唱调,曲调逐渐丰富。这类秧歌戏以晋中秧歌为代表。

    二是将传统的秧歌小调简单化,成为以上、下两句无限反复的唱腔。唱腔只有一种或两三种,以唱词的字数作为唱腔的基本结构和唱调。这类秧歌戏有泽州秧歌、平腔秧歌和汾孝秧歌。

    三是以传统的一首或几首秧歌小调为基本曲调,将唱腔的曲调板式化。虽然唱腔是以“板式”称谓的,但唱腔中仍保留着“四句秧歌”唱调的基因。这类秧歌戏以晋东南的襄武秧歌为代表。

    四是虽然尚保留有传统一剧一曲的曲调,但在发展中不仅使自己的曲牌体唱腔板式化,而且把梆子戏中各种板类的板式完整地吸收进来,与原有的曲调同用于一剧中。这类秧歌戏以晋北大秧歌为代表(包括朔州大秧歌、繁峙秧歌、广灵秧歌)。

    秧歌戏的乐队早期都是以打击乐器为主,全省大多称为“干板腔”或“干板秧歌”,在不断的发展中,各地秧歌戏才逐渐有了管弦乐器的伴奏,使用乐器大多是当地梆子戏、其他戏或民间乐队常用的乐器。

    早期秧歌的表演形式有“唱”“扮”和“演”。正是由于秧歌的多样的表演形式,才使得秧歌成为“歌”、成为“舞”、成为“戏”的民间艺术形式,成为了山西人民喜爱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艺术品种。 ■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