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是人也”?这篇古文背错了20多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是人也”?这篇古文背错了20多年?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是人也”?这篇古文背错了20多年?

2024-07-12 07: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篇帖子一经发出后,在网上引起来轩然大波,因为在我们90后这一代记忆里面,几乎所有人记住的都是“斯人也”,而不是现在所说的“是人也”。

既然课本和古书上面编辑的都是“是人”,那么答案必定也可以看出来了,其实如今有很多家长在辅导学生的时候,都会发现和自己以前的记忆大不相同。

家长的记忆出现偏差属于正常情况,就像是“斯人也”,笔者记忆的其实也是“斯人”,关于到底是“斯人”还是“是人”这个问题,笔者只能是说不同的书籍是不同的,而且现在有很多教材已经把古诗里面的汉字改了“读音”,所以说还是按照现在的教材来辅导学生比较好。

可能很多家长都是因为前段时间人教版的事件,对于我国现在的教材存在着偏见,一旦出现问题的话,就觉得是出版社印错了。

但其实插画问题和教材的内容是两个不同的事情,还是存在着区别的,对于家长来说,还是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教材内容比较好。

现在我国的教材编审是没有太大问题,尤其是语文教材,几乎是找不到任何问题的,文言文更是如此。

而且汉语本身就是世界上最难懂的语言,可变性太强,遇到问题互相都无法说服对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就是如此。

家长还是应该按照现在的教材为主的,在辅导的学生才不至于出错,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记忆来辅导学生还是很容易出错的。

家长出现记忆偏差很正常,但是也不能盲目自信自己是对的

在06年的时候美国作家菲奥娜曾经提出过“曼德拉效应”,指没有任何关系的人,不约而同的对于过去的事情有着相同的“错误记忆”,而且还可以仔细的回忆起来具体的细节。

这也是所谓的“曼德拉效应”,文章中的发帖人和周围的同学便是如此,其实除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例子:

比如说说杜甫的《绝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而不是“两只黄鹂鸣翠柳”,米老鼠所穿的是短裤,而并非是人们记忆中的背带裤,皮卡丘的尾巴是黄色的,是不带有黑色条纹的......

这主要是因为错误的版本已经深入人心,再加上我国已经进入到网络时代,任何一个消息都可以快速地传播,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人深信不疑的。

但是教育面前无小事,当家长发现错误的时候,一定要纠正过来,当发现自己的思维走偏的时候,必须要及时地去查找可靠的资料,以免在辅导孩子的时候也错误下去。

笔者寄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不是“斯人也”,对于家长来说,一定要在辅导学生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不要误导孩子,如果要是家长和老师教给学生的不同,学生是会搞混的,出现记忆错乱的情况,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

所以说家长不要凭经验辅导,凭借着记忆辅导,只有当你看到真实的教材,再去辅导,不然的话就会教错。

话题讨论:你还记得在初中时候你学习的是“斯人”还是“是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