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牛天赐》今日首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天赐之女有几部 话剧《牛天赐》今日首演

话剧《牛天赐》今日首演

2024-07-13 18: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在12月15日于固安大剧院观看了话剧《牛天赐》第一次的合成彩排,当时看完有一个强烈的感觉,“ 这回可是摸到老舍先生的魂儿了”。而在24日的媒体场观剧之后,我可以负责任的说, 这的确是方旭导演,与他的特色老舍京味话剧的,一个新的高峰之作。

老舍先生层在《我怎样写》中提及了创作《牛天赐传》的局限:它是《论语》半月刊的特约长篇,由24期、每期四五千字的故事段落组合而成。 连载的形式,使得“既要故事的连续,又须处处轻松招笑”,因而“书中每个人、每件事都不许信其自然的发展”。

此外,《牛天赐传》的结构相对松散,场景多、变化快,如何在牛天赐看似波澜不惊的成长经历中,抓住一条核心来组织材料,也同样充满挑战。也难怪老舍之女舒济先生,此前也多次谈及了这部小说改编话剧的难度之大,已经熟稔并多次将老舍先生作品搬上舞台的方旭导演,这一次可谓 “选了块硬骨头”。

在读过原著小说后再看话剧《牛天赐》的剧本改编,会觉得方旭导演这一次,是希望能 以喜乐的方式讲述一个其实有些悲伤的故事。近3小时的演出时长,初看时会有事无巨细之嫌,细品后更觉得是 草蛇灰线、为牛家的沉浮与天赐颇具宿命感的成人礼埋下了诸多伏笔:

作为一个被捡来的孩子,生来就注定要遭受亲戚与同学的冷眼与嘲笑;母亲希望他能做官立业,可严苛的教育却又似乎成了揠苗助长;抓周抓到拨浪鼓,也抓到了叛逆、向往自由,却又好似间接导致了父亲、母亲的死亡;也曾短暂被花团锦簇,到头来落得个孑然一身、坠入无尽的寂寞。

特别是结尾的改编,将原著“意外获得先生资助、踏上求学之路”的喜剧结尾转变为了传说与想象, 让我读到了阅读小说时都未曾体味到的,《牛天赐传》欢喜背后底色的悲凉。

至于老舍先生以第三人称的上帝视角,贡献出的那些风趣生动的解说与夹叙夹议,自然也通过巧妙的方式在剧本中得以保留 ,其中很多被赋予了话剧中独创的角色——全知视角、见证牛家兴衰的门墩儿。这一角色在剧中由阎鹤祥饰演,在剧中他也作为天赐幼时的玩伴,助力郭、阎二人小露了一手相声中捧逗间插科打诨的默契。

在导演设计方面,一个很强烈的感觉是, 这一次方旭导演真的使出了浑身解数,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让整部作品的骨子里透着满满的诙谐与京味儿。在极简的舞台之上,你能看到五花八门的舞台元素,它们的排列组合又相当有章法,并带来了丰富的解读空间。

特别想提及的两点,也是我认为是构成整个戏高度统一风格的基础, 一在可算是国内顶尖的木偶运用,在完美还原牛天赐成长多个阶段的同时,也为很多场与其他演员的对手戏带来了更多的可能与有趣的表现效果; 二在两位西游乐队的乐手在现场配乐上的加持,不但为每场戏定下欢快或悲伤的基调,更在谢幕时以一曲《木头人生》,将牛天赐坎坷的人生融入“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之中,那些发自心底的呐喊也成为了全剧点睛的妙笔。

整个作品兼具古朴/京味(舞台与服装设计、方言的运用、木偶的形式、民族的乐器与打击乐) 与现代(舞台调度、多媒体的运用、吉他),实现了一种 的呈现手法,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也更加老少咸宜,呈现出年轻化的特色。

再谈表演层面, 方旭导演一直坚持的全男班形式,在本剧中也再上了一个台阶,在几位演女角的男演员已到了几可乱真的同时,让男扮女相更加润物细无声地发挥着它的趣味性。剧中由多名在读的大四学生,他们在剧中分饰多个角色,也都各具特色、丝毫不落下风。

牛爸牛妈反差的性格、四虎子的憨厚、几位教学风格与性格各异的老师、天赐活泼的玩伴……一个个角色都仿佛从书中走出一般,往往是一个亮相,就能让你记住每个角色的特点。

在这里也要特别称赞一下出演牛天赐的郭麒麟。 我真的想不出还有哪个同龄的男演员能如此贴合这个有点忧郁又有点淘气、有点文采又有点叛逆的北平小少爷这个角色了,不开玩笑地说,牛天赐仿佛是为他量身定制一般。方旭导演此前也提到排练进行到后期郭麒麟仿佛与牛天赐“合二为一”,此言不虚。而能够在舞台上保持如此松弛的状态,面对大量的台词亦可以抑扬顿挫、滚瓜乱熟,必须承认,这便是功夫在身的最好佐证。

特别感动的一幕发生在24日媒体场的谢幕之后,观众们本来已经收拾东西准备退场,只见方旭导演一路小跑登上舞台,向着全场观众说道: “和大家说句心里话,做舞台这件事情,没有别的理由,就是热爱。”

在三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我看到了他对这部作品,对老舍先生以及京味文化的崇敬与爱,也听到了台下观众,对他这么多年来深耕老舍作品探索的支持与回应。那么,就祝愿他,祝愿话剧《牛天赐》,祝愿郭麒麟,越飞越高吧!

摄影 / 李晏、塔苏、何桓

【延伸阅读】

导赏最终篇——属于每一个人的蹒跚成长史,即将启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