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天津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天津高考语文考多少分钟 2020年天津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0年天津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24-06-28 10: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 1 页:真题第 3 页:参考答案

2020高考真题答案热点文章 ※ 真题答案下载 ※ 对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1至6页,第I卷7至11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流行语生动反映出人们在精神消费方面的愿望。纵观古今,人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 )于旅游。一场完美的旅行,必须要选择一家称心如意的酒店。那么在古代,外出旅行或者出门办事,人们如何解决住宿问题呢?

  西周早期,统治者在通往都城的道路上广修客舍,便于各地诸侯入朝纳贡和朝觐时休息。春秋战国时期,名为“传舍”或“逆旅”的客舍也出现了。西汉初期,各地均在交通要道上设立驿馆。南北朝时,许多王公贵族发现经营旅馆存在巨大商机,竞相建置,旅馆林立城中。唐朝繁盛,各国使者纷纷到大唐学习、取经。为了彰显唐人风度,官方旅馆的建设被提上日程。与此同时,民间旅馆的发展也相当可观。据《太平广记》记载了岐州富豪开设的私家旅馆,可以容纳千人食宿,不可谓世所罕见。宋朝商品经济发达,在临安,私营旅馆临街而立,热闹非凡,尤其是西湖岸边的湖景旅馆,密密匝臣,令人( )。陆游那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就是在杭州西湖砖街巷的一家湖景旅馆里写的。明初,全国要冲均设驿馆、递铺,“十里一铺、六十里一驿”的( )最常见。至晚清,中国的旅馆业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取材于刘中才《回到古代住旅馆》)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组是

  A.热衷 左顾右盼 局面 B.热衷 眼花缭乱 格局

  C.热心 眼花缭乱 局面 D.热心 左顾右盼 格局

  2.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据《太平广记》记载,岐州富豪开设的私家旅馆可以容纳千人食宿,不可谓世所罕见。

  B.《太平广记》记载了岐州富豪开设私家旅馆,可以容纳千人食宿,不可谓世所罕见。

  C.《太平广记》记载的岐州富豪开设私家旅馆,可以容纳千人食宿,可谓世所罕见。

  D.据《太平广记》记载,岐州富豪开设的私家旅馆可以容纳千人食宿,可谓世所罕见。

  3.下列与选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2020年天津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在阅读方面,人类与动物并不是全无关联。动物能否看懂环境,往往决定着它能否安全地生存下去。人既要阅读作为客观世界的环境,也要阅读以符号为中介的书籍。

  当人越来越多地阅读书籍的时候,人对客观自然环境或环境的阅读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说,人在“看”自然、“看”其他存在物、“看”其他人时,已经带着自身有价值取向的意义和理解结构是“看”客观世界了。阅读就是一个通过编码符号进行的意义再生或过程。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与几千年之前的老子、孔子的思想世界联系起来,也可以与远在欧美的哈贝马斯、罗尔斯的精神世界联系起来。有了这两个维度的精神联系,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得以丰富起来。

  (取材于韩震《阅读的本质》)

  材料二

  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中,11.1%的国民阅读10本及以上纸质图书,此外还有7.6%的国民阅读10本及以上电子书。

  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书报刊和电子书阅读量见下表:

2020年天津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取材于刘彬《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发布》)

  材料三

  千百年来,书籍都是人类文化的标志,是发达文明的象征。然而,互联网的出现正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纸质书的未来正愈发显得不那么确定。还有什么能阻止书籍的数字化进程?是人类的情感,还是书籍超越文本载体的价值所在?

  上世纪后期,唐·麦肯齐提出的“文本社会学”理论认为,承载文本的物质形式(书)会影响到文本所要传达的意义。许多当代学者不再只是关心书页上的文字,而开始关注书籍作为一个整体的重要性,包括封面、字体、配图等书籍的各个要素。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将同一文本的不同版本的封面进行排列,我们就会发现,公众对文本及作者的文化取向和态度一直在不断地变化。印刷字体和封面一样,能够代表书籍所处的时代。不断翻新的技术使在书内大批量印刷图像成为可能,同时也为书籍打上时代的烙印。

  机械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得同一版本的书与书之间几乎没有区别。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读者或收藏家会在书上留下自己的印记,从那些标记、批注或藏书票中,我们可以分析读者和文本之间的私密关系,也可以了解一本书可能产生的时代影响。一篇文稿从编辑到付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任何差错以及随之而来的修正,都可能带来网一版本书籍的个体多样性。从中,我们成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图改变,或可以窥见时局的风向特变。纸质书的装帧过程也给后人留下了意想不到的遗产。在一本1630年左右的书籍装帧中,人们发现了17世纪平期一位书商的记录,其中提到莎士比亚的另一出剧作《爱的功劳》。早有学者提出过莎翁曾写过对应《爱的徒劳》的另一剧本,这个发现显然为这种观点提供了证据。

  “书籍成为历史”的说法是悲观的,但“历史”的含义同样也是积极的,它让人们认识到书籍是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拥有值得保护和诠释的丰富意义。

  (取材于陆纡文《数字化时代,我们如何解读快质书的价值》)

  4.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动物还是人类,都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阅读”。

  B.无论阅读纸质书还是电子书,都是一个意义再生成的过程。

  C.无论纸质书还是电子书,2019年成年国民中至少有7.6%的人阅读量不少于10本。

  D.无论纸质书还是报纸、期刊,其2019年人均阅读量都比电子书大。

  5.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项是

  A.纸质书和电子书分别从两个维度呈现不同的精神世界,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B.阅读书籍影响人们对客观世界的阅读,所以成年人更愿意选择纸质读物。

  C.电子书无法承载“文本社会学”信息,直接影响了成年读者对各类读物的选择。

  D.因为物质形式本身和印刷装帧流传所产生的意义,纸质书难以被电子书彻底取代。

  6.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本社会学”理论的一项是

  A.学校环保社团利用废旧书刊的书页制作成折纸工艺品,进行公益售卖。

  B.宋代雕版书多用歇、颜字体,特色鲜明,墨色清润,刻写精良,为后世所重。

  C.书籍会因为阅读者留下的签名、批注等独特个人印记而增加收藏价值。

  D.同一书籍因传抄、印刷、装订而产生的版本差异,给书籍打上鲜明的时代格印。

扫描/长按二维码关注 助高考一臂之力! 获取2020高考真题答案 获取2020年高考作文 获取2020高考成绩查询 获取2020高考分数线

微信搜索"考试吧高中资讯" 关注也可获得高考答案

1 2 3 下一页

  相关推荐:

  2020年高考答案pdf下载 | 2020年高考真题pdf下载热点文章

  2020高考答案热点文章 | 2020高考真题 | 关注微信对答案 | 2020高考作文

  2020高考语文答案 | 2020年高考数学答案 | 2020年高考英语答案

  2020高考志愿填报 | 2020高考成绩查询 | 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