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天津大学刘义 化工原理(下)

化工原理(下)

2023-06-25 16: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类及相近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它是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工类型生产中各种物理过程(或单元操作)问题的工程学科,该课程担负着由理论到工程、由基础到专业的桥梁作用,对化工类及相近专业学生的业务素质、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天津大学的《化工原理》课程具有优良的传统,多年来一直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1993年全国化工原理课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首次《化工原理》课程评估中获得优秀,得分居全国第一位,2003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近十余年来,为适应培养面向21世纪高等化工创新人才的需要,课程组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深化改革,并加强了教学资源建设。在教学改革方面共主持各级各类教改项目13项,其中国家级教改项目3项、天津市教改项目2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1项;在教材建设方面,共出版各类教材9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部,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材二等奖2项。我校的《化工原理》课程经过近10余年的改革与建设,使得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继续保持了该课程在国内的领先地位。近年来,有20余所国内化工院校的教师来我校进行学习与交流,我校主持召开全国《化工原理及实验》课程教学研讨与教学成果推广会5次,课程负责人和相关教师在国内各类教学会议上应邀做报告10余次,介绍我校《化工原理》课程的改革与建设经验,受到国内同行的普遍赞誉,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为适应中国大学MOOC课程建设需要,近年来课程组加强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天津大学的《化工原理》(上)已于2018年3月上线运行,《化工原理》(下)于2018年9月上线运行。本在线开放课程总计104学时,包括《化工原理》(上)56学时、《化工原理》(下)48学时,分为两个学期开设,每学期授课12周。内容包括绪论、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非均相物系的分离和固体流态化、传热、蒸发、蒸馏、吸收、蒸馏和吸收塔设备、液-液萃取、干燥等。主讲教师为贾绍义教授(绪论、流体流动、蒸馏、吸收、蒸馏和吸收塔设备)、夏清教授(流体输送机械、非均相物系的分离和固体流态化、干燥)、姜峰副教授(传热、蒸发、液-液萃取);辅导教师为刘明言教授、马红钦副教授、张缨副教授、吴松海副教授、李国兵副教授、付涛涛副教授、韩煦副教授和马永丽讲师;姜峰副教授任总助教。使用教材为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化工原理》(上、下册)第2版,同时参考了华东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院校主编的《化工原理》教材。教学大纲以天津大学《化工原理》系列课程中的《化工原理》(104学时)体系编制,同时参考了国内多所化工院校的《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本在线开放课程适应性强,可满足不同层次院校、不同专业类型的需要。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