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大门上的八大件,除了老一辈还有多少人能数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门上的兽首叫什么 中国传统大门上的八大件,除了老一辈还有多少人能数全?

中国传统大门上的八大件,除了老一辈还有多少人能数全?

2024-04-16 05: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铺首与门钹

以上五张图,哪些是铺首哪些是门钹你分清楚了吗?

铺首与门钹都是中国传统大门上的五金件。

门钹与铺首类似,通常都是由铁或铜制成,装饰在大门的左右各一个,成对称的位置。

因为形态类似中国传统民乐中的乐器“ 钹” ,而得名门钹。

也有不少人,觉得门钹长得像防雨戴的草帽,所以民间也叫“ 铁草帽” ,而它最通俗的名字就是门环。

北京四合院设计中,古人习惯用各种物件去体现主人家的身份和地位,门钹也是其中之一。

所以北京城里的民宅中,稍有点脸面人家的院门上几乎都有“ 门钹” ,但是形制不同。

据《明会典》记载:

“洪武二十六年定:王府、公侯、一品、二品府第大门可用兽面及摆锡环;三品至五品官大门不可用兽面,只许用摆锡环 ;六品至九品官大门只许用铁环。”

而铺首是含有镇宅意义的传统建筑门饰。

大门上的环形饰物,铺首大多都是兽首衔环。用金制作的,称金铺;用银制作的称银铺;用铜制作的,称铜铺。

虽然有一种说法是有“门”就有“铺首衔环”,但真正意义上的“铺首衔环”其实出现在商代,而到了汉代的陶器和青铜器以及画像石、墓门以及棺椁上也有铺首出现。

那么,铺首与门钹到底哪儿不一样了?

首先,在传统大门上的铺首与门钹功能是差不多的,都是以装饰及扣门功能为主,但是兽面铺首多了镇宅的寓意。

在形制上,铺首表面錾刻、铸轧饕餮、狮、虎、螭、龟、蛇等兽纹;鎏金或本色;兽口衔“ 仰月千年铞” 。

门钹则是六方形,做镂空如意、蝙蝠等纹饰;起鼓表面通常不做錾花(素活);打眼固定门钹、安装门环。

传统大门的八大五金

除了铺首与门钹,细分起来传统大门共包含八中五金件。

分别是:

铺首;门钹;门环;门叶;门钉;

护口、套筒(寿山)海窝垫铁、踩钉套筒(福海);

横栓(门闩)栓环、钩搭钌铞;

铁插关(插销)、铜质下槛、门扇包叶。

除了,铺首与门钹,其他六件五金分别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

门 环

门环通常与铺首、门钹配套使用,除装饰大门外,还通过拍打门环撞击门上铜(铁)钉的响声来起到叫门的作用。

其尺寸根据铺首、门钹的尺寸酌定;材质与铺首、门钹的材质相同,形状圆条、錾花酌定。

门 叶

功能:加固门板及装饰作用。

定尺:按门边宽 8/10 定宽,按门边宽 4 倍定长(单面)。

材质、外形:

铜质;表面 钑大蟒龙(大门正面)、流云(大门背面)图案;黄铜镀金或贴金;

与大门铜泡钉固定,约每5 分(15mm 左右)宽钉一个。

门 钉

门钉的材质分铜质、木质两种,外形、尺寸相同,功能同为加固门板、穿带,区别为:

木质门钉居中打出钉孔,用镊头铁钉直接钉接固定在门板及穿带上,铜质门钉是将镊头铁钉焊接在门钉内钉入大门;

木质门钉表面做地仗、贴金箔,铜质门钉做鎏金。

寿山 福海

护口、套筒(寿山)海窝垫铁、踩钉套筒(福海)。

部位、功能:

护口用于大门连楹,为门轴(肘)在入楹部位的定位、转动保护装置;套筒用于门扇门轴(肘)上端,套入门轴(肘),与护口为配套装置,统称护口、套筒(寿山)。

海窝垫铁安装于石或木质门枕上,垫铁上打出踩钉凹眼,称为海窝;踩钉套筒安装于门扇门轴(肘)下端,套入门轴(肘),与海窝垫铁为配套装置,统称海窝垫铁、踩钉套筒(福海)。

门 闩[shuān]

横栓(门闩)栓环、钩搭钌铞。

部位、功能

横栓(门闩)栓环安装于大门扇两侧的抱(门)框或柱子上,为无栓眼石建筑横栓(门闩)的固定装置。

而钩搭钌铞安装于大门门扇、横栓(门闩)及槛框部位,是门扇的固定锁合装置。

插 销

铁插关(插销)、铜质下槛、门扇包叶。

大门的锁合、耐磨加固、装饰构件;插销多为铁质;下槛、门扇包叶为铜质。

门,对于中国传统建筑而言,有先声夺人的视觉效果。

或恢弘开张或沉静内敛或俊秀逸朗,不同的大门呈现出建筑以及屋主的身份与追求。

鲜亮的红漆,突兀的门钉,一开一合间,大门吱呀,开启的是一院子的欢声笑语,合上的是一家人不对外人说的温馨一刻。

从前的人们,总喜欢在院外的大门合影留念,或举行活动、仪式。

今天的农村,人们仍然喜欢坐在自家的大门外或闲话家常或摆弄农活。

中国大门的体量、形态、装饰,在功用上起到了围护、通行、采光、通风的作用;

在生活情感上,则体现着中国人对家庭安全感的心理诉求。

图文 | 本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 | 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