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地名故事|昌州和大足的由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足石刻的由来是什么 大足地名故事|昌州和大足的由来

大足地名故事|昌州和大足的由来

2024-05-03 20: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大足地名故事|昌州和大足的由来

编者: 在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丰富多彩的大足优秀本土文化中,地名文化小而美,可谓一枝独秀。这个被一代代大足人传承了上百年几百年上千年、承载着大足本土深厚历史、民风民俗的一个个小小地名,当为大足走向世界、让世界拥抱大足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地名是一种称谓,更是一个地方历史的活化石。大足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中,对全区各种各类地名进行了梳理,特别是对那些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进行了挖掘整理,对保护传承大足地名文化功不可没。有着深厚历史沉淀的“昌州与大足县”、纪念“碧血黄花”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饶国梁的“国梁镇与国梁路”、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参谋长唐赤英烈士的“赤英街”、见证辛亥革命四川保路同志军反清斗争的“铜锣山”、大足城南东段“插旗山”为何不插旗、报恩路如何“报恩”、弥漫着浪漫气息美妙传说的北山“一碗水”;承载着孝道文化感人故事的原化龙乡“望娘滩”……一个个地名,就是一段段鲜活的历史,就是一个个大足先祖的壮举,就是一回回荡气回肠的故事。

自本期起,我们开设专栏“传承文化.营销大足——地名故事”,陆续刊发蕴含大足本土历史文化内涵的一个又一个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地名故事,大足日报、大足网、掌上大足app、大足新闻微信公众号同时推出,敬请关注。

据唐史、宋史、元史和《大足县志》记载,昌州和大足县建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因何得名,史记未曾详载,民间众说不一,但也有说法与历史吻合。

据唐史载,唐玄宗皇帝李隆基采纳李林甫的建议,几次提拔安禄山,安禄山最后任平卢、范阳、河东节度使,他的军队超过了京城驻军。他野心勃勃,天宝四十年(755年)在范阳起兵反唐,不久,攻下京城长安(西安)。唐玄宗李隆基逃到蜀郡(四川)避难,玄宗的三子李亨率军北上到了灵武(宁夏)自行称帝,并聚军反攻安禄山,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基本平定叛乱。李亨保驾父皇唐玄宗回到长安,但玄宗皇帝非常怀恋杨贵妃,忧思成疾,卧病不起,李亨尊他为太上皇,唯命是从。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唐肃宗皇帝李亨46岁登基,建年号至德,他面临的是被安禄山打垮的散乱朝政,情况非常复杂。逃散返回皇朝的宦官都是太上皇的人,不敢得罪,明知宦官专权乱政,但无可奈何。他温和执政,凡大事都要经过太上皇的允可,再与众臣议定,逐步稳定了局势。肃宗皇帝执政三年,理顺了朝政,改年号为乾元,开始治理天下。

肃宗皇帝总结了被安禄山打垮的教训,决心改革行政区划管理,加强地方控制。一日,他上朝理政说:“众位大臣,为了防止安禄山残余叛军扰乱,必须严治天下,才能确保稳定,朕思虑良久,须得强化行政管理,改郡为道治,下辖州县。”他明白当年父亲选择蜀郡避难很有道理,不管战争怎么样,蜀郡都是大后方,治天下必先治蜀也。于是,他又说:“朕已将蜀郡划分为剑南东川道、西川道,对于下辖州县区划调整,众卿有何建议?”

展开全文

左拾遗李鼎祚因对四川情况较为了解,就奏言说:“启奏皇上,将蜀郡分为两道,有利治理,皇上圣明。小臣有一建言,资州山川阔远,獠汉杂居,时有纷争闹事,难以管理,可将资州东南部划出新设一州,辖属可设三县。不知当否,请皇上定夺。”

肃宗皇帝本想重点治理蜀郡建大后方,非常高兴地说:“奏言极妙也。你乃资州人氏,且又熟悉情况,朕命你春节回家休假,与资州官员商议。并实地察看与周边州县划分界线,还要与百姓解释清楚,不得生纠纷争端闹事。如何确定州县名称,也要与地方官员和百姓商议,汇聚成详细可行方案奏呈。”

李鼎祚捧着朝笏奏道:“谢皇上,微臣定将办妥也。”

是年腊月初一,李鼎祚顶风冒雪从京城长安骑马又坐船到江州(重庆),再换木船上行返回资州,不曾回家过节就赶到资州府,向知州传达了肃宗皇帝旨意,知州听了大喜说:“皇上圣明,正合民意,必将国运昌隆也。”

李鼎祚说:“皇上金口玉言,遣令之事非同小可,须得认真办理,将新设一州三县的详细方案,呈交皇上才能交差呀。”

知州说:“你且放心,我早有思虑。你返家一路劳顿,回家过年休息几天。过了春节,我将具体方案交给你就是了。”

乾元二年(759年)正月初五,李鼎祚来到资州,知州将新设一州三县的文字方案和地图交给李鼎祚。李鼎祚看了非常高兴地说:“你考虑周全,甚好。我受皇上嘱托,必须到周边州县去实地察看地界,听取官员和百姓的意见方可放心。”

于是,知州同李鼎祚一行人骑马经资州到普州、合州、泸州、荣州、渝州等,与县官们商议并听取五老七贤的意见,皆无争议,才确定了新设州县的方案。

李鼎祚说:“新设一州三县的地界定妥了,但沿途问及百姓州县地名如何定,众说纷纭,尚不知如何定名?”

知州说:“老百姓的话各有道理,我综合众所言及,建议新设州名为昌州,辖属三县名为昌元县、静南县、大足县,州治暂设昌元县。文稿已述清楚,不知当否,请你过目定夺。”

李鼎祚仔细看了知州重写的奏章,高兴地说:“你办事如此认真,真乃务实州官也,无需改动,我回朝呈交皇上就是。”

乾元二年(759年)正月十五,过了大年,李鼎祚启程返回,将资州关于增设州县的奏章呈交肃宗皇帝。

肃宗皇帝仔细察看了增设州县的方案说:“新设州取名昌州好,乃繁荣昌盛之意。曾祖母(武则天)当年就有永昌年号,国运昌隆呀。州辖三县名亦吉祥,大足有六丘三山一坝,大足川贯全境,行船方便,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乃大丰大足也。曾祖母又曾设大足年号,国强富民呀。静南县名也取得好,安静无乱,百姓安居乐业,日子过的好啊。昌元县位于成渝要道,交通方便,设为州治好。年号开始叫元年,昌元县有昌州元年之意,定将昌盛兴旺也。”

次日上午,肃宗皇帝上朝理政,宣布新设昌州和昌元、静南、大足三县名称,众臣皆无异议。肃宗皇帝当即下旨,并派选州县官赴任。

昌州和昌元县、静南县、大足县由此得名,延续后世。

(未署名图片为本社资料图)

文:罗义华

编辑:陈贵波 刘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