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的三个发展阶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趋势分为三个阶段是什么 供应链的三个发展阶段

供应链的三个发展阶段

2024-07-01 02: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最近研究了一下供应链的发展历史,从不同维度看,供应链的历史阶段是不同的,比如在《科学管理研究》2008年第10期《供应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化过程和未来趋势分析》一文中,将供应链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强调物流管理过程;第二阶段,强调价值增值链;第三阶段,强调价值网络。

还有大学教科书将供应链分为以下阶段:1980年的传统供应链;1990年的精益供应链;1995年的集成化的敏捷供应链;2000年的用户化的敏捷供应链。

每种历史阶段的划分,都有其划分的依据。从人类历史阶段的划分方法而言,社会分工是历史阶段划分的一个重要依据:人类历史发展的大阶段是以生产资料和工具命名的,而每一次工具或者生产资料的重大变革都促成了社会分工。

我从分工的角度,将供应链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企业内的分工;跨企业分工;制造角色分工。

发展简述

工业革命是人类规模化的使用非人力、畜力的自然能源用于生产。早期是以燃烧带来的蒸汽作为动力源,后来发展成为易于传输、通用的电力能源作为动力源,能源驱动设备能够超越人力、畜力的极限,可以极大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工业革命早期,工厂利用设备汇聚了更多的工人,解决的是效率和规模化的问题,工人工作上还没有分工。这个期间的效率提升仅仅是因为能源效率带来的提升。这个阶段还是以手工作坊或类似于手工作坊为主的生产模式。

流水线的发明,实现了厂内分工。最具有代表性的是1913年建立的福特T型车生产流水线,彻底改变了汽车的生产方式,也改变了现代工业的基本生产方式。福特生产的T型车,在流水线之前,装配一辆汽车需要728个工时;而流水线发明后,装配一辆T型车,需要12.5个工时。随着流水线技术的不断改进,福特T型车每一辆车的装配时间不短优化,从12.5个工时,到5小时50分钟,最后T型车的生产工时降低到93分钟。极大的提高了效率。

流水线的方式实现了企业内岗位分工。

2003年进入供应链领域,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东南汽车的供应商协同的项目,当时东南汽车的生产模式,建立的是日本流行的生产模式:配套厂建在主机厂周边,配套厂通过看板为主机厂送货。这种模式最早是丰田开启的JIT的生产模式,逐步演化成熟,被称为精益生产。有了主机厂与配套厂的分工,生产制造由企业内分工,过渡到跨企业的分工。

展开全文

而较早一个阶段是戴尔直销模式带来的大规模定制。戴尔的零库存,实际上是戴尔主机厂的零库存,而不是戴尔供应链上下游所有环节的零库存。

在过去几年,全球供应链50强,苹果都是排名靠前的企业,库克一直负责苹果供应链,可是苹果有自己的企业吗?苹果的生产是代工厂生产的。从苹果代工厂模式开启了供应链角色的分工:产品设计、品牌与产品生产的分工。苹果负责设计产品、销售产品;而像富士康一样的代工厂负责生产。苹果负责协调供应链。

后续将分别讨论这三个发展阶段[讨论的维度:什么需求促进这个分工?如何专业化?在什么领域集中化?解决了什么技术难题?实现了哪些管理改进?信息管理维度]

此文是在准备《产业互联网升级路径》课程中,搜集资料总结的。

《产业互联网升级路径》在《工业互联网大讲堂》网络课件中,欢迎关注,有对《工业互联网大讲堂》感兴趣的朋友,欢迎联系我。

在研究物联网技术时,发现物联网会促进社会分工,开始关注社会分工维度,物联网会是改变所有产业的工具,根据历史发展经验,当改变所有产业的工具出现时,会引发生产关系的变革,物联网引发的这个变革,是等同于工业革命的一次变革,我把这个变革称为服务业革命。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