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的丈夫是谁?儿子现状如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舅子是谁叫的名字 赵一曼的丈夫是谁?儿子现状如何?

赵一曼的丈夫是谁?儿子现状如何?

2024-06-26 09: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赵一曼

李一超回国后,陈达邦继续留在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中山大学解散,陈达邦任莫斯科外国出版社中国印刷部主任,专门负责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印刷业务。

1935年,吴玉章在法国巴黎创办《救国时报》,通过代表团调陈达邦去巴黎,任《救国时报》印刷部主任,兼印刷厂厂长。《救国时报》在巴黎发行出版了152期,每一期,每篇文稿,都浸透着陈达邦的心血。

1938年2月,为进一步扩大抗日宣传,决定将《救国时报》迁往美国印刷出版,命老吴先行回国。陈达邦继续留在巴黎执行任务,一等就是4年,陈达邦于1942年动身回国。

陈达邦回国后,辗转来到重庆。而关于自己的妻子李一超就是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的重大信息,陈达邦则是多年以后才得以知晓。

1950年,电影《赵一曼》在全国上映。从此,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然而连编剧于敏都不知道赵一曼究竟是谁。1953年5月,周恩来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封来自四川宜宾的普通信件,内容是李坤杰打听曾在上海中央机关工作过的李一超的下落。周总理看了又看,总也想不起这个李一超是谁,妇联主席蔡畅和劳动部副部长刘亚雄也不知道李一超的情况。

在中央办公厅工作的陈琮英对李一超是了解的,但她无法将李一超和赵一曼联系起来。

惊喜来自四川,1955年1月2日,李一超的姐姐李坤杰写信给陈琮英,告诉她:经过李一超的战友和东北革命烈士纪念馆确认,赵一曼就是陈邦达的妻子李一超。1957年底,当陈达邦从苏联回国后得知赵一曼就是妻子李一超的消息时,百感交集。

陈邦达曾为黄埔军校学员,留学苏联,熟悉印刷业务,建国后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印刷局任综合科科长,是第一套到第五套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的题写者,1966年被迫害致死。

赵一曼的儿子现状如何?

1928年,赵一曼回国后,一直在上海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28年4月,赵一曼与陈达邦结婚。赵一曼生下一子,取名“宁儿”(陈掖贤)。1930年,赵一曼带孩子回到上海,抱孩子寄养在陈达邦大哥陈岳云家。

赵一曼与儿子

解放后,陈掖贤的亲姑姑陈琮英(任弼时同志爱人)找到他,送他进入中国人民大学读书。这时,他和生父陈达邦(赵一曼丈夫)也联系上了。

1950年,由于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电影《赵一曼》很快摄制完成,在全国上映。从此,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然而连编剧于敏都不知道赵一曼究竟是谁。在中央办公厅工作的陈琮英(任弼时同志爱人)对李一超是了解的,但她无法将李一超和赵一曼两个名字联系到一起。陈掖贤已长大成人,从人民大学外交系毕业后,被分配在北京工学院工作,他知道自己的妈妈李一超是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却也难以想象自己的亲生母亲就是电影中的赵一曼。

1955年1月2日,李一超的姐姐李坤杰写信给陈琮英,告诉她:经过李一超的战友和东北革命烈士纪念馆确认,赵一曼就是陈达邦的妻子、陈掖贤的妈妈李一超,得知赵一曼是自己亲生母亲的消息,看到母亲在英勇就义前留给自己的遗嘱,陈掖贤一字一划地抄了下来,并把“赵一曼”三个字刻到自己的手臂上,狠下决心,一定要遵从母亲的遗教,忠于人民,报效祖国。

1955年,陈掖贤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工业学院任教。当政府通知他去领赵一曼的抚恤金时,他拒绝了。他说:就当将这笔抚恤金捐助给国家搞经济建设。 

当父亲陈达邦被康生等人诬陷打倒时,陈掖贤百思不得其解,多次提笔向康生和中央领导小组写信,为父亲申辩。因为对康生等人不满,陈掖贤一夜之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当去家里抓捕他时,他翻墙而逃,在京城远郊荒野躲了10天,因饥饿和思念女儿他被迫回到单位,随后在牛棚里隔离审查。

欢迎来 众推风云榜 发现和探讨更多榜单内容哦~

本文资料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谬误欢迎赐教。

整编:众推风云榜——大男孩寅申

更多请看:zhongtuifyb.com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投稿给我们,共同交流讨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