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大羿、后羿和南飞的大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羿与后羿 嫦娥、大羿、后羿和南飞的大雁

嫦娥、大羿、后羿和南飞的大雁

#嫦娥、大羿、后羿和南飞的大雁|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嫦娥、大羿、后羿和迁徙的大雁

 时尚恐龙爷爷摄影/撰文

嫦娥、大羿、后羿和南飞的大雁

    嫦娥是谁的老婆,谁是嫦娥的老公?这是一桩悬案吗?

    中秋已过,月饼也吃了。八月十五的月亮十七圆,虽然到了十七,国内大部分地区因为云雨无法仰瞻明月,但是月亮上的故事却不能不再说一说。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流传最广,辐射整个东方世界乃至妇孺皆知的古代四大神话故事,即中国最古老的“四库全书”《山海经》里所描述的女娲祸天、羿射十日、共工触山、嫦娥奔月。这四大神话故事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各有寓意,又都与古代中国天文地理和民族历史密不可分。其中羿射十日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更因为中国民间最重要节日之一中秋节,又因为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而最“接地气”,广传民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射日的英雄是羿还是后羿?嫦娥的老公是羿还是后羿?却好像成了一桩无头公案。

    说是好似“无头公案”,其实是因为现代文化传播、公众读物和教材编者的不加考证造成的。其实本来不乱,至少二十世纪之前不乱。

    现在几乎所有的通俗故事和关于中秋月夜的传说,都把后羿说成射日的英雄,嫦娥做了后羿的老婆。小孙孙款款正在读的三年级语文课本,也是这样编写的。从小学生语文和历史教育开始,嫦娥被移花接木,和后羿成就了夫妻,很有“关公战秦琼”的意思。结果一系列谬种误传,竟变成了中国历史故事中板上钉钉的事了。

    我上一篇博文就写过:

    华夏早期历史上,有一个大羿,一个后羿,前者是帝尧时人物,后者是夏太康时期人物。

    “嫦娥,本称姮娥,是中国神话人物、大羿之妻。大羿是帝尧时期的人物,而后羿是夏启之后的人物,经常有人混淆大羿和后羿的区别。”(摘自百度知道)

    传说蚩尤在逐鹿之战失败,被黄帝斩杀之后,东方“九黎”各部落方国失去统一首领,遂陷于长期内战,烽火连天,民不聊生。大羿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临危受命,担负起统一东方各部族的历史使命。《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帝俊赐羿彤弓素缯,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帝俊,是三皇五帝时东方的领袖,或早于炎帝、皇帝。

    据史料记载,大羿统一了东方各部落方国,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国家。由于该国家为众多崇拜太阳的部落方国所组成,在《山海经》中被称为“十日国”。羿射十日,其本意应该是,羿摄政十日国,后来经神话变成了箭射太阳。唐人成玄英《山海经·秋水》疏引《山海经》云:“羿射九日,落为沃焦”。 宋代类书《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一引《山海经》云:“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落沃焦”。说明古本《山海经》中原来的确载有大羿射日的故事。

    大羿的妻子为姮娥,史上也有记录。嫦娥是姮娥的别称,是说姮娥面容娇好。大羿和她的妻子姮娥死后同葬在日照汤谷的天台山上。当地人称之为大羿陵。

    后羿,又称“夷羿”,则生在大羿之后数百年,相传是夏王朝东方有穷氏族的酋长,擅于射箭。当时夏王启的儿子太康耽于游乐田猎,不理政事,被后羿所逐。太康死后,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为夏王,实权操纵于后羿之手。但后羿只爱四出打猎,后来被亲信寒浞谋杀。史上并不见后羿妻子的有关记载,也就是没有什么属于后羿的另一个嫦娥。

    因此,尽管二人均善射,射日神话中的羿当是大羿而非后羿,嫦娥的丈夫当是大羿而不是后羿。民间传说里面说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长生不老药而羞愧到了无地自容,乃自我流放到了月亮上,便是以讹传讹所致。

    以讹传讹的事在中国并不少见,幸亏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久远,史籍丰厚,文物累积,什么谬误一经考证,史迹廓清不难。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官方正史和史家典藏方面在全世界独一无二,有确切文字可查的历史在三千五百年以上,比世界上其他古代文明发源地强得太多。但是把谬误的民间传说编在小学生语文课本里,则是不可原谅的轻率和不负责任。

    中国现代学生课本历来饱受非议,既缺欠中国传统的人情味道和乡土气息,又常常跟不上时代改革的步伐,犹以什么思想教育类和语文课本为甚。所谓的辩证唯物主义至今还在强调运动是永恒的,物质是不灭的,无视多年前物理界已经证实物质是可灭的,正负物质相遇可以湮灭等等现代物理和数学新发现,以及现代科学,也包括现代史学的新动向。

    语文课本除了上面所说的关于大羿、后羿和嫦娥等中国历史人物的谬误解释,还有例如高尔基、列宁等的故事亟待更替。这些外国的人物(或曰革命领袖)故事,在外国早已经被下架了。在我国,即使还有宣传老革命传统的需要,也应该尊重这些人物所在国的现政府和民众的感情,适当削减删节。例如高尔基,是斯大林时代人物,他不仅仅是“无产阶级作家”,更是为斯大林掌握文化界的官方主管。随着斯大林在前苏联专治铁幕后陨落,高尔基也从前苏联文化界至高无上的地位上坠下。无论从社会进步还是国际关系方面考量,在小学课本上继续保留歌颂高尔基的课文已经不恰当了。而鲁迅,虽然以前以“文化旗手”的地位捧得过高,但因为他在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文学史上取足轻重的地位,就不能以笔调晦暗、讥讽锐铎为由而完全抛开。试想,什么人才害怕鲁迅呢?

    我小时候读过的语文课文,除了经典的春秋战国故事、成语故事之外,牢记无忘、不时还从心里泛涌到眼前的是一首童谣:“秋天来了,秋风来了,一行大雁向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

    每当秋天来了,秋风凉了的时候,我就不由得不断默诵这首小诗——多么贴近孩童,多么朴素的语言。寥寥数语,不多一个字,却诗意盎然,满盈盈流溢着人和大自然之间的温情暖意,描绘着生动有趣、令人过目不忘的图画。

    当然,没有见过大雁在秋风里迁徙的人,很难想像得这个图画究竟有多美。

    不很久远,大约在七八年前的一个深秋的黄昏,我在大院里停好车,偶然抬头,蓦然发现头顶上很高的天空中有一些淡淡的、排着队的暗影。定睛细看,在散乱的中低空白云之上、橘红色霞光与深蓝色交错的苍穹之下,竟有一群高飞的鸟,正整齐地排成一撇一捺开合很宽的人字队形,有节奏地振翅翱翔,由东北飞向东南。我不禁失声大叫:天呐!大雁!

    是大雁,久违了的大雁!

    小时候,年年春来秋去看大雁远行,已经深映在脑海里了,就是到了老眼昏花了的今天,我也不会看错。

    虽然正值交通晚高峰时候,城市里噪杂嚣喧、电光车鸣,耳膜里充斥着各种噪音,但我仿佛仍能清晰地听到大雁们长途迁徙时,在队列里不停呼朋唤友的高亢鸣唱。

    大雁是一种大体型的信鸟,千万年里,世世代代严守族群祖先的迁徙路线。即使北京地区曾经荡漾了上万年的古莲花池干涸不再、老在泛滥的古永定河河床成了采砂场,古都故城在永定河冲积平原上移来移去,新北京城钢筋混凝土丛林摊得越来越大,城市上空的雾霾层日渐厚重,大雁还是恪守祖先规划的飞行路线,按照星空经纬度迁徙一成不变。可以想见,能飞越北京城区上空定时迁徙,一定是历史悠久、生命力极强、飞行能力了得、更勇敢无畏到了非常值得敬重的大雁种群。

    庞大的大雁阵列飞行速度极快,不一会儿就从头顶上空悠然滑过,消失在远方的云层里面了,渺然难觅踪影。我却傻傻仰着脸,呆呆站了好久,竟不知何时泪流满面。

嫦娥、大羿、后羿和南飞的大雁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