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考公务员的流程是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礼包什么意思 大三,考公务员的流程是什么?

大三,考公务员的流程是什么?

2023-04-04 03: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三的暑假就可以复习备考啦,以应届生的身份参加公考多香呀。从报考时间上来说,一般大四的上学期10月份可以报名参加国考(可以选择浙江的岗位),次年1月份可以参加浙江的省考。公务员报考流程如下:复习备考—选择合适的岗位—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公式录用。

下面我来具体说一说,来,先看看公考我们到底需要了解啥,一张图速览~

一、 知考情,做到心中有数

参加公考,首先要知道的就是考试的报名时间、考试的题型,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备考。可以参考往年的报考公告,通过查询往年的报考公告,一是快速了解考试时间、报考资格(如学历要求、专业要求、政治面貌要求、工作经验要求等)、考试内容(行测+申论),有些单位还有专业考试,具体的说明均在报考公告中,二是参考往年公告看看自己感兴趣的岗位报考人数、竞争比以及往年的进面分数等,对于考试的竞争程度有个基本的了解。

一起公考整理了近几年浙江省考的时间,前几年浙江还参加多省联考,而近几年多是自行组织考试,2023年多省联考在2月25-26日进行笔试,所以打算备考的伙伴们一定要关注重要时间节点,提前做好复习准备。

二、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公考报名是一门学问,选报一个合适的岗位,是成功上岸的前提。缺乏考公经验的伙伴们常犯的错误就是“我喜欢这个岗位,就选了”,其实公考的选岗,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除非自己实力很强,不然一定要谨慎选岗,像一些热门、核心岗位,的确是好单位,但是自己不一定有实力进面。报考要遵循一下原则:

一是结合自己的专业、学历、政治面貌、应届生身份等条件,选择竞争相对小一些的岗位。尤其是题主是应届毕业生,可以报考仅限应届生报考的职位,竞争也会相对小一些~二是结合自己的实力来报考,切忌好高骛远。热门岗位虽好,但是高分太多,自身实力一般的话,不建议去当炮灰,可以结合自己刷题和模考的成绩预估下自己的水平,选择自己把握大的岗位。三是报名时机很重要,尽量避免在第一天和最后一天报考。可以选择在报名阶段的中间时间段进行报名,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个阶段大致可以了解报名人数的基本情况,避免扎堆,同时,因为公考要资格审查,即看你是否符合报考岗位的条件,所以最好不要在最后一天报名,以免资格审查不过,错失报考机会。四是可以多选择几个岗位,动态报名。根据报名人数的多寡,最后看看哪个岗位竞争再做决定。

说到这里,直接给小伙伴们上干货,建议看看一起公考新推出的免费课《公考优师领学计划》:蔡金龙领衔清华教研团队精心打造,并且是讲练测结合的模式,4 v 1 辅导分科答疑。对掌握知识点很有帮助,一站式搞定考点难点及易错点。还有资料大礼包,含行测常识言语知识梳理、资料数量公式大全、申论复习规划及思维导图等各类干货资料。这样一套超值免费课,真心建议正在备考公考的小伙伴们不要错过了,点击下方的小卡片就可以到手啦。

三、 关于笔试的备考

如果不报考特殊职位,一般笔试的备考主要就是考行测和申论。想要考高分,笔试就得下一番功夫才行!作为过来人的经验,题主不妨先预估下自己的实力,然后在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一是刷一套往年(近三年以内的)的考试真题,按照考试规定的时限,完成答题,然后校正答案,发现自己的短板所在,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复习计划。二是考虑是否报班。笔试的技巧性很强,我曾经也自学过一段时间,后来无意间听了一次一起公考的免费公开课,发现老师讲的技巧的确很受用,自学了一周的成果还比不上一趟40分钟的公开课学到的知识多,所以没有经验的伙伴们可以选择一个线上班进行复习,一方面经济实惠,另一方面学习时间自由。三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应届生备战公考在复习时间上还是很充分的,用心复习、用心准备,还是能取得非常不错的分数的,不论是否报班,大三的暑假其实就得着手进行复习备考了。如果报考国考的话,国考一般是11月份进行笔试,其实可以报名参加先练手,然后再接着参加省考,毕竟考公经历的越多越有经验。总之,根据自己的复习时间,可以制定短期和中长期复习计划,因为行测和申论的复习,就如我们备战高考一般,需要大量的刷题,不断地总结经验,从而提高成绩。四、关于面试的备考

面试很关键哦,笔试考的分高,也不意味着你能够顺利上岸,面试才是起关键性作用的一个环节。笔试面试,你要在短时间内回答问题。面试的内容目前多是以结构化面试为主,无领导小组为辅,但是主要都是结构化面试,一般是3~4道题,15~20分钟, 主要有人际沟通题、组织计划题、应急应变题、综合分析题等,有条件的小伙伴们建议面试还是报班练习吧,面试全靠一张嘴,勤加练习,做到答题要点全,答题流畅,举止大方、得体,是取得高分的关键。当然如果自己复习的话,最好找一个小伙伴一起练习,互相点评,或者对着镜子练习,总结归纳,面试没有捷径,张嘴练习最重要。

五、体检与考察环节

如果你有幸一次通过笔试、面试,那么接下来的两个环节也很重要,可以参考以下回答:

六、最后再来说说行测和申论复习技巧归纳

关于行测,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把复习重点放在行测上了,但是成绩却提高的非常慢,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方法掌握程度还不够,二是刷题量不够以及总结归纳能力不强。

行测的题目如果给予我们足够的时间,我想大家应该都可以取得一个很不错的分数,但是关键就在于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就一定要掌握正确的答题顺序,把会做的题目争取全做对,比如资料分析,如果技巧掌握得当,是完全可以拿满分的。行测的答题顺序,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短板来定,要敢于放弃,比如数量关系,不会做,就直接跳过。对于文科生来说,可以先做常识、言语理解、资料分析、判断推理、数量关系;而对于理科生来说,可以先做常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判断推理、言语理解。具体到各个模块:

常识模块重在平时,多积累。常识涉及时政、历史、法律、地理、文学等多个方面,其中时政方面最容易把握,可以多刷新闻,一些公考机构也会及时发布每个月的时政热闻,可以多关注一下,其余的模块像法律模块,涉及到刑法、民法、物权法等,可以重点复习,其他的常识,复习面过于宽泛,如果时间不够充裕的话,建议放弃。把时间放在其他方面。言语理解模块,掌握答题技巧,善于归纳总结。言语理解考的其实是“语文”,主旨概括题、选词填空题,要对近几年的真题中的词汇进行归纳,多掌握高频词汇,言语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也靠语感。数量关系模块,题型很固定,类似于“高中数学”,比如溶液问题、行程问题、排列组合问题,其实数量关系是得分区,只要思路对,计算不出岔,基本上直接就得分,但是时间很有限,所以解题速度很关键。关键还是在于练。判断推理模块,涉及图形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其中图形推理考察图形的对称、线条数量、黑白运算、一笔画规律、立体图形等;定义判断,根据定义锁定答案,要快、准、狠;逻辑判断有点难,比如削弱型、加强型等,通过削弱论据或者加强论点等方式解答题目。资料分析模块,掌握解题技巧很重要。资料分析题一般都不难,就是计算量较大,所以必须掌握截位直除,最大程度上减少计算量。以及混合增长率计算方法(线段法),掌握这些解题技巧,可以迅速选定答案,从而提高解题速度。行测的复习主要靠刷题、练习、总结、易错反复练,尤其是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言语理解,通过刷题是可以提高的。关于申论,有很多人认为不需要花时间准备,临时突击搞定,其实是不明智的,申论的分数弹性很大,如果认真的花时间去备考,其实还是很容易提分的。申论的写作内容基本上都是来自于材料,答题技巧:一是两个“审清”,审清材料,有效提取每一则材料的关键词;审清题目,看清字数限制及答题要求,比如请根据材料1,归纳概括材料主旨,那么作答内容要求肯定都在材料中;比如请结合材料1和实际,谈一谈你的看法,这样的话答题要求一部分在材料中,另一部分要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答;二是答题注意分点,要注意标序号,比如①②③,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申论阅卷都是踩点给分,同时标明序号,答题比较有条理,阅卷者也能够及时捕捉踩分点;三是大作文写作要注意积累名言警句,使用这些名言能够提升大作文的层次,大作为的整体结构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来写,要善于从材料中提取有用的资料运用到大作文写作中。平时可以多刷人民日报、学习强国或者新华社的app或者在共产党员网上(http://www.12371.cn),积累里面的优秀语句加以记忆。四是卷面一定要整洁,不求字迹多美观,但求字体工整,卷面工整,不要轻易划斜杠。因为都是电脑阅卷,一个赏心悦目的卷面还是能加几个印象分的。

行测的复习重点在资料分析、言语理解和判断推理模块,这三个模块比较容易提分,申论的复习重点在大作文写作上,因为分值高,多看申论范文总结套路。应届生备考公考时间也比较多,好好准备吧。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小伙伴们可以开始提前备考起来了,必要的时候报个班,踏踏实实的学,跟着资料学习真的很省心。比如上文提到的超值免费课,有金牌讲师对行测申论的纯干货讲解,公考小白和老司机都适用,看一看会收获很多。点击下方的小卡片即可解锁~

最后再嘱咐小伙伴儿一点,备考过程中不在于拉长战线,而在于提高备考效率,掌握更多的解题技巧才是关键,多听课,备考更高效,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