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129公里生态廊道构建洱海水环境生态隔离屏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理生态长廊简介 【大理:129公里生态廊道构建洱海水环境生态隔离屏障】

【大理:129公里生态廊道构建洱海水环境生态隔离屏障】

2024-06-26 14: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0州市两会

5月17日,大理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大理州代理州长杨国宗代表州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大理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74.9亿元,增长6.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3亿元、增长7.4%,支出390.9亿元、增长6.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982元、12665元,分别增长7.8%、10.2%。贫困县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有望提前一年实现整州脱贫。洱海水质趋稳向好,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年水质稳定保持Ⅲ类,其中7个月达到Ⅱ类,未发生规模化蓝藻水华。特色小镇创建走在全省前列,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快。“三张牌”打造呈现亮点,产业转型升级取得进展。

2020年,大理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规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同步,洱海水质总体稳定保持Ⅲ类,确保6个月、争取7个月达到Ⅱ类,确保不发生规模化蓝藻水华,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持续推进洱海保护治理

2020年,大理州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力争在云南建设最美丽省份中走在前列。

紧紧围绕保水质、防蓝藻两大目标,巩固提升八大攻坚战成果,推进洱海流域生态系统修复,提升流域生态质量,推动洱海高水平保护、流域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全国湖泊治理的典范。

加大入湖河道生态治理力度,全力改善27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抓实流域截污治污体系管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巩固三禁四推成果。严格实施流域分级分区管控,确保“1806”小镇基本建成,高品质建好129公里生态廊道,构建洱海水环境生态隔离屏障。推进森林洱源建设,加大以洱海东岸面山为重点的流域绿化力度,实施陡坡地治理2万亩,稳步实施退出矿山生态修复,加快洱源西湖生态搬迁,对洱海周边3个水泥厂实行拆除或文化创意转型。健全城乡统供水和生活污水处理付费机制,完善农村个人建房和餐饮客栈行业管理制度。

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从严管控生态红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各项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市场化矿山修复。持续抓好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巡视调查反馈问题整改。压实河湖长责任,加强断面监测,持续开展河湖源头、饮用水源地保护和入河湖排污口整治,推进河湖清“四乱”、违规小水电清理,积极创建美丽河湖,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360平方公里以上。突出城乡面山绿化,强化石漠化治理、湿地保护修复,以增绿治乱为重点推进美丽公路、美丽铁路建设,新增营造林12万亩。

持续打造绿色食品牌

以打造“洱海”绿色食品牌为重点,支持建设规模化绿色生产基地,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90个以上。加大“一县一业”省级示范县、特色县创建力度,高质量建设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专业村,开展好名品、名食、名企评选。加快引进培育一批食品精深加工项目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州级以上龙头企业15户。

持续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推动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加快大理国际健康小镇、太保颐老院等项目建设。创新“风花雪月”品牌宣传营销,着力打造婚庆之都。支持文化创意、文艺会展、影视产业、体育赛事、温泉疗养等业态开发。

推进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

从严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坚决根除不合理低价游,落实游客投诉处置不过夜、购物30天无理由退货机制,拓展“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功能。加快大理书院建设,确保杨丽萍艺术大剧院尽快开演。

抓实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A级景区创建,推进实施100个以上重大文旅项目。制定出台精准扶持政策措施,支持旅游业有序复苏。积极推进大滇西旅游环线规划建设,引进一批高端品牌项目落地开工,打造一批半山酒店、精品景区和徒步线路,营造“漫步苍洱、体味乡愁”的意境和氛围。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