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丨“我在大理开民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理宋禾民宿的历史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丨“我在大理开民宿”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丨“我在大理开民宿”

2024-03-15 18: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游览完苍山、洱海后,游客小憩时,总能在各具特色的大理民宿中找到另一份心灵的慰藉,从而让略显疲惫的身体充满电,向着下一个远方前行。这些民宿,或者在温暖如春的温泉小镇,或者在景色如画的斑斓田野,又或是在历史悠久的街道里静待花开……

  美团、途家等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文旅复苏的暖风持续吹向古城大理,让当地民宿业也掀起了一股复苏热潮。今年1至8月,“大理民宿”的相关搜索同比去年上涨显著,超过600%。大理民宿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300%,订单量排名云南省前二。

  而在大理开民宿的这些人,他们带着自己的梦想在这个梦开始的地方扎根,却在云南成为别人心中的诗与远方。

  “希望让游客有家的感觉”

  对于“80后”大理白族姑娘李志玲来说,民宿跟家就是一体的。

  在洱源牛街,亲戚朋友们都喜欢来热情好客的李志玲家聚会,唱白曲、打霸王鞭、聊天、喝三道茶、讲故事……时间久了,亲朋好友甚至村民纷纷喊话能否让他们家做成民宿对外开放。

  牛街自古便是茶马古道重镇,作为马帮的最佳歇脚点,驿站应运而生,时至今日,牛街依旧是游览茶马古道游客的必留之地。而随着新大丽高速路、副线的修通,来大理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一些过往车辆、游人看见李志玲的家热闹非凡,也会进来问能不能参观。于是,将自家改造为民宿,将白族民居的温暖传递给更多人的想法便在她心里冒出了头。

  在众人的“呼吁”下,李志玲一家结合当地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把自己的家打造成了独具特色的高端温泉民宿,并在房屋外部保留了白族特色民居特色,独具一格。

  岩栖阁是民宿的名字,但是在李志玲看来,这个名字不仅仅是代表民宿,还是爷爷、爸爸到自己几代白族人在用心、用情做好的传承与发展。

  “爷爷是一名教师,退休后就在村里组织老人唱跳、认字。原本活动多在老年活动中心开展,但由于地方小,场地受限,家里就成了大伙的排练场、会议室。而爸爸从18岁就开始做白族建筑,每次有什么新想法,都会拿自己的家来实践。2014年,爸爸说自己一辈子都在建房子,想要对家里进行一次大的装修,把房子全部弄成木质结构的白族雕刻。”李志玲回忆,“对于家里的改造,爷爷第一个拍手叫好,并且早早将新房子的规划画了出来,要有亭台楼阁,有花有水……”

  只是让李志玲没有想到的是,此次把家改造成民宿足足用了近十年。光是雕刻这一项,剑川的雕刻师傅就驻家雕刻了一年多。因此,这个民宿也是蕴含着李家三代人的温暖与寄托。

  在岩栖阁门口原本空白的墙面上,李志玲将一些当地重要的古建筑、古村落、古石碑用“网红门牌”的形式做出来,以传承、发展和弘扬牛街历史文化。“我希望在这历史悠久的茶马古道重镇之中,继续传承驿站精神,为四方游客提供温馨而舒适的归家体验,让游客们有一种家的感觉。”

  在岩栖阁的带动下,洱源牛街的特色民宿集群也初步涌现,为当地打造温泉康旅胜地的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撑。

  “岩栖阁诞生就像是一首圆舞曲。起、承、转、合四个乐章都在奏响一个共同的主题。”在李志玲看来,岩栖阁是一个小小的缩影。“希望在牛街这片热土上,每个客栈、民宿、酒店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圆舞曲,用心用情演绎一场又一场有关传承、爱与美的故事。”

  “每一位客人都觉得很‘哇塞’”

  本地人将家打造成了民宿,而来自广州的许绿纾却在大理将民宿演绎成理想的生活。到今年为止,许绿纾已经来大理定居11年了。11年的时间里,她在古城开了四家纾悦系列民宿,而且民宿各有特点,有的是美式复古,有的是法式浪漫,有的走向了森系度假风。

  “在大理我实现了心中理想的生活:有一个无须太大的庭院,有猫有狗……生活不用慌慌张张、匆匆忙忙,也不再为碎银几两而终日忙碌无为。”这是许绿纾对自己在大理的独白。

  作为一名自由洒脱的文艺女青年,许绿纾心中总有那个逃离喧嚣的愿望,从广州辞职后她就踏上了游历祖国大好河山的旅程。她走过了很多地方,见识了不同的人文与地理。直到2011年,她来到了云南。在慢节奏的大理,许绿纾仰望星空,与山川为伴,享受当下,发现这一切与自己心中的乌托邦不谋而合。2012年,在大理这个适合长居的浪漫古城里,许绿纾开启了自己的理想生活之路。

  许绿纾称自己为“改造成瘾的民宿主”。目前她拥有的四幢民宿都是依托体系不太老的庭院,自己设计改造而来。在此之前,她从来都没有过关于设计方面的学习经历。和所有人一样,刚开始接触设计时,她也曾经历一次次失败,频繁往返于工地之间,经历了不少挫折。但是通过实践,许绿纾也在不断成长,成为了一个娴熟的设计师。

  对于许绿纾而言,设计是她的工作、是她的生活,更是她的热爱。她的创意源自内心深处,那些充实于广泛的阅读和全国各地的旅行经历。借鉴当下的潮流审美,她将生活切割成不同的场景,用巧妙的设计将梦中的房子化为了现实。在精心设计的这系列房子中,每一间都是许绿纾“引以为傲的杰作”,是她自己内心不同审美情感的生动展现,也毫无例外地让她深深地倾心喜爱着。

  “民宿的选址装修定位都需要提前做大量考察,有自己独特风格才能获得认可。”许绿纾认为,原创胜于一切。民宿经营至今,每一位步入院子的客人都会惊叹不已,会情不自禁地发出“哇塞”的赞叹声。这种原创独特的吸引力,带来了许多的回头客和口碑传播,审美感与独特改造经验的完美结合,让每位客人的体验感得以飙升。到访者能感受到这不仅是一间民宿,更是一份创意的体现,为他们带来了独特的体验与记忆。

  依靠原创的魅力以及美团等线上平台的引流措施,许绿纾还熬过了新冠疫情期间最艰难的时刻。大理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吸引来了全国各地的游客,而对于许绿纾来说,困境磨砺了自身的同时,也更坚定了自己的初衷,承载着理想生活的美好时刻仍将持续。

  “在大理的每一天都是被疗愈的时刻”

  唯美的的自然风光以及丰富的人文历史让许绿纾驻留在大理10余年,而这些特色仍在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里,或是旅游观光,亦或是留下来,成为新的民宿主人,比如上海人陈奇偌。

  与其他喜欢大理古城的人不一样,陈奇偌独爱喜洲。在这里,除了能够纵情山水、听风赏云,还能在稻田的蛙声中治愈自己。去年11月,陈奇偌辞去了上海的工作来到大理定居,租下了南星登村的一个老院子,准备做民宿。她决定以“疗愈+民宿”为主题,赋予其独特的功能与内容。“相较于都市的繁华,大理的乡野更贴近自然,苍山洱海的壮阔有着天然的疗愈能力,在这里我感受到慢慢被治愈的感觉。”

  陈奇偌算得上是一个资深的旅行者,曾去过包括法国、日本、马尔代夫等在内的很多国家,也住过很多风格的民宿,对好的居住体验有着自己的认知。她也曾在巴厘岛准备做树屋民宿,在朋友圈召集了一个树屋投资群,虽然最后因为一些不可抗力因素导致项目终止,但这个群里的很多人也因此成为了她的好朋友,还有人投资了大理的这个民宿项目。

  陈奇偌租下的老宅在一片百年青树林旁,院子有300多平方米。让她惊喜的是,前一任房东在老宅旁修了两间特别的木屋,在有风的时候大青树随风起舞发出“哗哗”的声音,会产生一幅极具艺术感的法式风情画面。

  陈奇偌筹备开的这家民宿还有14个股东,其中7个人是陈奇偌现实中的朋友,另外7个是她的网友。“我更希望跟同一频道的人一起玩,大家一起来共居共创。我们的股东有外科医生、银行从业人员、程序员、声音疗愈老师……大家的职业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喜欢疗愈民宿的理念并且热爱大理。”

  由于股东们都有其他工作,陈奇偌就成为了这家民宿的主理人。陈奇偌自己设计了民宿的方案与风格,并计划在周边租一些院子做共居社区,以方便来大理旅居的群体,帮助大家一起打造一个有活力的中青年社区。她还在美团等线上平台开展引流,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到乡村。

  “我也在思考是否可以为当地村民做些什么?比如,结合当地乡村文化,依托当地玉米、水稻种植等资源做一些研学活动,帮助身边的村民和外界产生互动。”陈奇偌说,村民可以向游客分享种地的经验、当地的特色美食以及大理的文化等,为当地带来更多活力。

  陈奇偌打造的这个名叫禾隐·星登的疗愈民宿将于9月底正式营业,但更重要的是,她说自己在这里找到了属于她的那一片“诗与远方”。

  云南网记者 彭锡 实习记者 高祎祎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