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10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班午餐情况 【补】10

【补】10

2024-07-01 19: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小班幼儿的午餐习惯养成

案例背景:

   幼儿进餐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幼儿的进餐情况也是每个家长所关心的问题,基本上每天傍晚来接孩子的时候,都会有爸爸妈妈来询问我们有关孩子在幼儿园的的午餐情况,并总是会听到爸爸妈妈们说孩子在家都是喂饭或是挑食情况很严重,而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午餐环节也的确存在一些情况。

案例描述:

餐前准备:

为了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从小班开始,我们就会鼓励幼儿自主的拿取餐具。但在餐具的拿取环节我们经常会发现看到

情景一:

孩子们排队取餐具,陈煜仁从洗手间洗完手出来后直接站到了餐具边等着拿餐具,接着,旁边的小朋友就喊了起来:“老师,他插队!”陈煜仁看了看老师,排到了队伍后面去了。不一会,乐乐和蒋皓天也从洗手间里出来了,他们也直接走到排队的小朋友前站了进去,紧接着又出现了告状的声音。

情景二:

请孩子们自己拿取餐具,杨佳阳先拿了碗,然后抱着碗去拿餐盘,然后抱着碗,夹着餐盘去拿勺子和毛巾。全部拿好了,杨佳阳抱着一堆餐具小心翼翼的回到了座位上。胡珈恺拿了餐盘,他把盘子放在地上然后再去拿勺子、毛巾等放在地上的盘子上,全部放好后,他拿着餐盘回到了座位上。

情景三:

   饭吃了一半,小柠檬跑了上来,问她怎么了,她说自己刚才忘了拿毛巾,紧接着,彤彤也上来拿毛巾,小宝也上来拿毛巾。

午餐中:

情景一:

  然然把碗里的蔬菜都挑到了盘子里,碗里的肉都已经吃完了,他慢慢的吃着米饭。

情景二:

   大部分孩子都已经吃完饭了,都都捧着盘子到餐具整理处,把碗里的饭和菜都倒到了垃圾桶里。  

案例分析与反思:

 一、餐前准备

  为了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从小班开始,我们就会鼓励幼儿自主的拿取餐具。在餐具的拿取环节经常会发现一些问题,1、拥挤、消极等待的情况,虽然我们已经采取分批拿取餐具的措施,但有时候仍旧会出现这些现象。2、幼儿餐具不会拿、拿不好,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小班,孩子们不知道该如何拿取餐具,有些孩子先拿碗,然后抱着碗去拿餐盘,然后抱着碗,夹着餐盘去拿勺子和毛巾。还有些孩子是先拿了餐盘,但他把盘子放在地上后再去拿取其他餐具,这样把餐具放在地上很不卫生;3、少拿或多拿餐具,这也是取餐具时经常会出现的问题,不是忘了拿勺子,就是忘了拿毛巾,或是多拿一个勺子,多拿一条毛巾。

《指南》健康领域提出:“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于肯定,不因做的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根据《指南》中的这些目标,我们也进行了反思和调整。     小班的孩子刚开始时对餐具拿什么拿多少没有很明确的概念,所以之前我们利用谈话活动和孩子们讨论了午餐时该拿什么餐具该拿多少的问题。但在经过谈话活动后仍出现这些情况,我们就开始思考,除了和幼儿讨论如何拿取餐具外是否可以通过调整餐具摆放的位置来改善这些情况。于是,我们调整了餐具的摆放位置,把原本放在进门处的餐具移到了教室中间,把原来的餐具放在一起让幼儿拿取,改成了将餐具按一定的顺序摆放。如把餐盘分成两份放在桌上,把勺子放在两份餐盘的中间,把毛巾分成两份放在餐盘前,把碗放在两份餐盘中间的凳子上。通过这些调整后孩子们就可以把自己所需要的餐具放在餐盘上后捧着餐盘离开了。但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又发现了另一个问题。有些孩子拿完毛巾后一定要把毛巾叠的整整齐齐的再离开,导致后面又排起了长队,有些孩子等不及就直接从下面开始拿,一个在折毛巾,一个在拿餐具,以至于拿餐具的速度又慢了下来。针对这个问题,孩子们又进行了讨论,孩子们讨论的结果是在领取餐具后可以回到座位上再进行整理。通过对餐具摆放位置的改变,发现幼儿在领取餐盘时的拥挤和少拿多拿等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

二、午餐中。

在午餐进行中,出现的比较常见的问题有挑食、浪费和吃饭讲话的现象。分析原因,这和孩子原本的习惯和家庭因素是分不开的。《指南》健康领域中提到:“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在引导下,不偏食、挑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为此,对于孩子们在午餐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除了采取一些餐前的餐前音乐、餐前介绍来增加幼儿食欲、餐中的及时表扬和餐后的家园共育等这些常规手段外。我们也从环境入手,通过环境来改善这些问题。

对于挑食的问题,每个班都有出现,而在小班是尤为突出的。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教室布置了一块“吃饭我最棒”的自评墙。每天餐后让孩子对自己的午餐情况进行评价。这个午餐自评墙分成蔬菜类、肉类和水果类三大块。吃完午餐后让孩子自己评价自己今天吃的的怎么样,是得一个大拇指还是两个大拇指还是三个大拇指,并把自己的小图标贴在相应的大拇指下,当然三个大拇指是很棒的,两个是还可以,一个就要继续加油了。由于年龄的特征,如果让小班幼儿直接自评三项内容的话难度比较大,所以老师把最显著的问题先让孩子们解决。通过观察发现孩子们最不喜欢吃的是蔬菜类,所以就让孩子们从自评吃蔬菜的情况开始。之后会慢慢的延续到肉类和水果类。当然,我们也针对性的让孩子们对这些食物有些了解。比如,很多孩子不喜欢吃大蒜,所以这个学期在植物区里我们有意识的种植了一些大蒜,通过让幼儿亲自观察大蒜的生长过程、采摘蒜,洗蒜,品尝蒜来引起孩子们对大蒜的兴趣,再通过让孩子们回去收集有关大蒜的资料了解大蒜的好处,从而喜欢吃大蒜爱上大蒜。同时,我们把这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做成了一本《我爱上了大蒜》的图书,投放在图书角供孩子们平时翻阅。

就餐时说话是一个很不好的饮食习惯,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吃饭速度,也会对孩子的健康有所影响。对此,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大班进行了一次有关“吃饭讲话好不好?在午餐过程中什么时候能讲话,什么时候不能讲话”的谈话活动。通过让幼儿观察他们在吃饭时说话的视频、照片来说说他们所发现的问题。有孩子就说了,吃饭讲话的话口水都喷到饭桶里了;吃饭讲说的话容易卡住等。而在之前的午餐时,也正巧有幼儿因为一边吃东西一边说话,结果被卡住的现象出现。所以通过这次谈话,孩子们得出了,嘴巴里有东西的时候不能说话,吃饭时能不说话就尽量不说话。孩子们也把自己知道的和所想的画了下来张贴在了墙上。根据这个问题,老师也在图书角投放了一些有关于饮食习惯的书,还有一本孩子的自制图书《爱讲话的小男孩》。这本自制图书讲的是有个小男孩特别喜欢讲话,大嘴巴整天叽里咕噜说不停,他还特别爱吃鱼,有一天男孩一边吃鱼一边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话,结果鱼刺卡在喉咙里了,救护车来了,医生把男孩带到医院,帮忙取出了鱼刺。通过这本自制图书,幼儿更加知道了嘴巴在吃东西的时候说话是很危险的。

三、餐后。

除了餐前和餐中的问题外,餐后的餐具整理环节,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餐具随意摆放,剩余食物残渣倒的到处都是以及随意扔餐具的情况。也经常能听到孩子跑过来告状说“谁谁谁把菜倒在外面了”;“谁谁谁把勺子踢到外面了”。也可以看到孩子们吃完午餐后是直接直着身子倒食物残渣,直着身子把碗扔进碗桶里得现象。根据这些现象,我们进行了谈论,让孩子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孩子们说要轻拿轻放,可以蹲下或弯腰倒菜、放碗;也可以把放勺子的篮子放得高一些;可以贴些提醒的标志等。我们也根据孩子们所说的对餐后餐具的摆放位置进行了调整也贴上了一些提醒的标志。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孩子们无论是餐具的摆放还是随意扔餐具、把食物残渣倒在外面的现象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