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牧歌》聚焦支边戍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牡歌电视剧 电视剧《大牧歌》聚焦支边戍垦

电视剧《大牧歌》聚焦支边戍垦

2024-01-11 19: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电视剧《大牧歌》聚焦支边戍垦

由北京东方全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联、北京中视精彩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视剧《大牧歌》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该剧改编自兵团著名作家、七师文联原主席韩天航的长篇小说《牧歌》,讲述了上世纪50年代一批知识分子在新疆兵团建功立业的故事。

聚焦兵团题材电视剧,呈现新疆特殊背景文化。电视剧《大牧歌》不同于以往的知青题材,将镜头拉向遥远的边疆地区,聚焦鲜为人知的支边故事,真实再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兵团人的爱情、生活和他们屯垦戍边、把一生献给边疆的壮丽画卷。

提到新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辽阔的草原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画面,穿越时间的洪流却是一代代屯垦戍边的有识青年抛洒智慧与热血建设祖国边疆的累累硕果。从上世纪50年代起,承载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内涵的军垦文化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壮大。兵团题材就像一座急待发掘的精神“富矿”,把我们拉回那个“物质艰苦“却“内心富足”的特殊年代。

电视剧《大牧歌》是兵团著名作家韩天航继《热血兵团》《戈壁母亲》之后创作的又一部反映兵团知识分子题材电视连续剧。原著小说《牧歌》是韩天航描写兵团生活的又一佳作。在这本书里,他以深厚的叙事能力为读者展示了一群热血青年放弃优裕、摆脱束缚,投入到西部草原洪流,献身西部建设与爱情的世纪颂歌,描写了以林凡清为核心的知识青年在兵团七师为了改良绵羊品种而奋斗一生的故事。

韩天航的创作来源于在新疆兵团40余年的生活积累。从一个怀揣“作家梦”支边到兵团的年青小伙,到现在收获累累的兵团著名作家,时间的流逝苍老了容颜,却更深厚了他对兵团的感情。

韩天航认为他的文学创作,只是把他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写了出来。在兵团呆了40多年,他熟悉这片土地,这些故事和这些人物,为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因为生活中有了太多的积累,有很多想要说的话,加上以前也有些底子,所以写起来不怎么费力。应当说,现在他的写作,已经不是那时候的“作家梦”在起作用,目的不完全是为了“功利”,而更多的是一种“责任”。

他1963年从上海到新疆,到2004年退休,40多年里面有多少生活?他把自己的青春,把自己的生命,把自己的情感大部分都投入到新疆兵团了。那感情应该会怎么样?那是很深的。他常常说起的一句话就是,到新疆,我从不后悔。

韩天航写了兵团的父亲,又写了兵团的母亲,接下来写反映兵团知识分子的小说《牧歌》,改编成了电视剧《大牧歌》的兵团知识分子的戏。他认为,知识分子对兵团做出的贡献也是非常非常大的。他说:“兵团精神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无私奉献实际上就是一种大善,它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一种大美。”

我们认为,韩天航创作的兵团题材的小说和电视剧取得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展示了兵团人“身上的独特的人格魅力”,更在于这种兵团精神是融会在中华民族精神血脉里的,“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感觉到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所形成的优良道德传统和精神力量”,因此,这样主旋律的作品才会如此深入人心。

韩天航觉得,现在人们从心灵上就是需要这样的电视剧,需要崇高。有人曾经评论他的电视剧《戈壁母亲》不是靠悲情而是靠崇高感动了观众。他赞同这种说法。不是因为他的兵团题材的小说和电视剧重现了历史,而是因为他的小说和电视剧中所表现的兵团精神震撼了所有的观众。有位哲学家说“崇高使一切和它较量的东西都显得渺小”。所以这些年来,他就写在兵团这块土地上的那些带着崇高色彩的人物,写出他们身上独特的人格魅力。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感觉到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所形成的优良道德传统和精神力量,宽容、隐忍、深明大义等等。从兵团人的身上,都体现了我们这个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而且任何时代都需要他们的精神。所以,这部主旋律的东西才能深入人心。

兵团初建时,只有20万人,现在有200多万了,他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深深地打动着韩天航。艺术是用来表达真善美的,兵团人的无私奉献实际上就是一种美。什么叫美呀?卢梭说“我永远相信:善只不过是付诸行动的美”,无私奉献就是一种善,一种大善。它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一种大美。他觉得自己既然是搞写作的,就有责任要为兵团的200多万人的大善大美树碑立传,所以他就坚持写兵团题材的小说,然后再把小说变成影视作品。他的第一部写的影视作品就是《热血兵团》,就是讲兵团爷儿们的故事,后面写的《戈壁母亲》就是讲兵团女人的故事。其实他写兵团的无私奉献精神,最终的目的还是写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他一直在坚持写一些正面人物,写一些好人,写他们,实际上可以从他们身上感觉到人世间的温暖,可以看到活着的意义,可以看到生活的希望。因为这样就抓住了兵团的魂,也抓住了普遍的人性,这种人情美、人性美,所以大家才会真正关心,也爱看。目前,韩天航在准备小说《金胡杨》的创作。《金胡杨》讲述了兵团军垦二代、三代继续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推进兵团城镇化建设的故事。

在新疆60多年兵团建设的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创造了辉煌悠久的军垦特色文化。以韩天航为代表的一代文化名人皆有着浓浓的兵团情结,他们以反映兵团儿女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为题材,塑造了兵团人勤劳善良、无私奉献的光辉形象,诠释了兵团精神的丰富内涵,再现了老一辈军垦人崇高伟岸、宽广博大的胸怀和境界。

电视剧《大牧歌》展现的是新疆美景先睹为快,那年那梦那支青。此支青非彼知青,最初的相聚因为一个承诺一份梦想。故事由上海知青林凡清、许静芝相约赴疆开始。由于许静芝受阻爽约,林凡清只身前往新疆。在牧场场长齐怀正的撮合下,与老师的女儿邵红柳举行婚礼。这时正巧许静芝赶来,在婚礼上遇见林凡清,两人纠葛一生的序幕拉开。

这是一场阴差阳错的爱情争夺战,初恋、信仰、承诺、理想还有羊!是的,围绕着养羊大业开展的故事不亚于一场核武器轰炸。为了畜牧品种改良,为了兑现对恩师的承诺,一群热血青年奔赴边疆,他们的身份是牧场场长、是大学生、是医生、是团长,但不论是干部还是普通人,是男人还是女人,是劳力者还是知识分子,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建设新疆,在这片草原上在这片牧场上,和羊们一起拼出一片天地。所以爱情变得复杂,太多情绪的参杂,太多无可奈何,亲情、爱情、友情交织成支边青年的梦!

电视剧《大牧歌》正在唱响着一曲边疆建设的壮美赞歌……

(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