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节点的h指数及其与度和相关度的关系(H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指数是什意思 网络节点的h指数及其与度和相关度的关系(H

网络节点的h指数及其与度和相关度的关系(H

2024-07-11 10: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目录

1.背景

1.1原始背景

1.2应用背景

2.算法

2.1实现过程

2.2H-index算法的收敛性

2.3代码实现

3.实验结果

3.1实验一 ant-1.6.1

3.2实验二 gwt-portlets-0.9.5beta

3.3实验三 hibernate-5.2.12

4.总结

5.参考文献

1.背景 1.1原始背景

        H-index(h指数)是一种衡量学术成就和影响力的指标,用于评估学术研究者的学术产出和引用量。

        H-index由物理学家Jorge E. Hirsch于2005年提出,旨在解决仅仅根据总引用数或论文数评估学术研究者的局限性。Hirsch认为,学术研究者的影响力不应只由其总引用数或发表论文的数量来衡量,还应考虑引用次数的分布情况。H-index就是一种综合考虑学术产出和引用量的指标。

        H-index的解释是,一个学者有h篇论文的引用次数至少为h次,同时也有N-h篇论文的引用次数不超过h次。

        H-index的优点在于综合考虑了学者的学术产出和引用量,避免了过分追求论文数量或总引用数的局限性。它对引用次数分布的考虑使得H-index更能反映学者的持久的、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然而,H-index也存在一些限制。它不考虑每篇论文的引用次数,只关注引用次数的总体分布。此外,H-index也容易受到领域特点和研究领域规模的影响。因此,在评估学术研究者时,H-index应该结合其他指标和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考量。

1.2应用背景

        识别动态过程中有影响的节点是理解网络结构和功能的关键。程度、h指数和刚度是被广泛使用的指标,但以前被视为不相关的。在这里,我们通过构造一个算子H来证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其度、H指数和系数分别是序列的初始态、中间态和稳态。我们得到了一组h指数,可以用来衡量一个节点的重要性。我们还证明了即使在异步更新过程下,也可以保证收敛,允许在大规模演化网络中计算节点收敛的分散局部方法。对不同真实网络上易感感染去除的传播动力学的数值分析表明,h指数是一个很好的权衡,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比程度或相关度更好地量化节点影响。

2.算法 2.1实现过程

        

        初始化:对于每个节点j,定义初始g值为g(t=0) = k_j,其中k_j表示节点j的度。对于每个节点i,选择它的所有邻居节点,计算它们的度,并将这些度按照从大到小排序。

        更新g值:随机选择一个节点i,并根据邻居节点的度进行更新。具体地,使用H函数,将i的g值更新为H(g(j1), g(j2), …, g(jk)),其中j1, j2, …, jk是i的邻居节点,并且它们的度不小于i的g值。

        重复步骤2直到收敛:重复进行步骤2,直到所有节点的g值不再变化或变化很小。可以设置一个收敛条件,例如,当两次迭代之间的g值的差异小于一个给定的阈值时,认为算法已经收敛。

        计算h值:对于每个节点i,h值被定义为存在至少h个邻居节点的度不小于h。通过观察每个节点的g值,在满足条件的最大值h下,找到一个最大的h使得节点i的邻居节点的度不小于h。

        结束:算法结束,得到每个节点的h值。

2.2H-index算法的收敛性

        H指数的异步更新可以保证收敛性。通过随机选择节点进行更新,在静态网络中可能会延长到达稳定状态的所需时间。

        根据证明,异步更新过程仍然可以保证收敛到核心度,并且可以使用分散的本地算法来计算核心度,这对于处理不断变化的网络是可行的。

        因此,H指数的收敛性可以通过异步更新过程得到保证。(数学证明请参考文献[18])

2.3代码实现

        上述算法本人已全部实现(涵盖了C、C++、Java和Python等多个版本),如果有需要或者合作,请表明您的意图并私信联系我。期待与您的交流与合作!

3.实验结果

        本文测试了20种不同现实应用Java程序代码构建的图,下面给出部分结果。(如果您需要实验对象和数据数据结果,请表明您的意图并私信联系我。期待与您的交流与合作!)

3.1实验一 ant-1.6.1 3.2实验二 gwt-portlets-0.9.5beta

3.3实验三 hibernate-5.2.12

4.总结

        本篇文章总结了H-指数在网络中衡量节点重要性的应用,将其与度、H-指数和核心度指标进行了关联。

        研究构建了一个名为H的运算符,该运算符可以在一组实数上运作,并将节点的H-指数定义为最大值h,其中存在至少h个度不低于h的邻居。

        研究结果表明,H-指数在度和核心度指标之间达到了一个较好的权衡,可以很好地衡量节点的影响力,在许多真实网络上表现出非常好的性能。甚至在异步更新过程下,核心度的收敛性也可以得到保证,这使得分布式计算算法可以处理大规模动态网络。

        H-指数在控制传染病爆发、阻止传染病传播、提高交通能力、促进进化博弈的合作、发现药物靶点候选和必需蛋白质、以及设计人类和电信网络中的通信故障策略等许多领域中都有应用。

5.参考文献

1. Watts, D. J. & Strogatz, S. H. Collective dynamics of ‘small-world’ networks. Nature 393, 440–442 (1998).

2. Baraba´si, A.-L. & Albert, R. Emergence of scaling in random networks. Science 286, 509–512 (1999).

3. Newman, M. E. J. Assortative mixing in networks. Phys. Rev. Lett. 89, 208701 (2002).

4. Newman, M. E. J. & Girvan, M. Finding and evaluating community structure in networks. Phys. Rev. E 69, 026113 (2004).

5. Csermely, P. Weak Links: Stabilizers of Complex Systems from Proteins to Social Networks (Springer, 2006).

6. Alon, U. Network motifs: theory and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Nat. Rev. Genet. 8, 450–461 (2007).

7. Cheng, X.-Q., Ren, F.-X., Shen, H.-W., Zhang, Z.-K. & Zhou, T. Bridgeness: a local index on edge significance in maintaining global connectivity. J. Stat. Mech. 2010, P10011 (2010).

8. Lu¨, L., Zhang, Y.-C., Yeung, C. H. & Zhou, T. Leaders in social networks: the delicious case. PLoS ONE 6, e21202 (2011).

9. Klemm, K., Serrano, M. A´., Equı´luz, V. M. & Miguel, M. S. A measure of individual role in collective dynamics. Sci. Rep. 2, 292 (2012).

10. Wang, P., Lu¨, J. & Yu, X. Identification of important nodes in directed biological networks: a network motif approach. PLoS ONE 9, e106132 (2014)

11. Pei, S. & Makse, H. A. Spreading dynamics in complex networks. J. Stat. Mech. 2013, P12002 (2013).

12. Pastor-Satorras, R. & Vespignani, A. Immunization of complex networks. Phys. Rev. E 65, 036104 (2002).

13. Leskovec, J., Adamic, L. A. & Huberman, B. A. The dynamics of viral marketing. ACM Trans. Web 1, 5 (2007).

14. Albert, R., Albert, I. & Nakarado, G. L. Structural vulnerability of the North American power grid. Phys. Rev. E 69, 025103 (2004).

15. Morone, F. & Makse, H. A. Influence maximization in complex networks through optimal percolation. Nature 524, 65–68 (2015).

16. Csermely, P., Korcsmros, T., Kiss, H. J., London, G. & Nussinov, R.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molecular networks: a novel paradigm of drug discovery: a comprehensive review. Pharmacol. Ther. 138, 333-408 (2013).

17. Resende, M. G. C. & Pardalos, P. M. Handbook of Optimization in Telecommunications (Springer, 2006).

18.Lü L, Zhou T, Zhang Q M, et al. The H-index of a network node and its relation to degree and coreness[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6, 7(1): 10168.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