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羞草”也有春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学生案例分析题目 “含羞草”也有春天

“含羞草”也有春天

2024-06-28 15: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案例概述

小A自新生入学军训开始,我就发现她有点“与众不同”。朴素的穿着,拎个大水杯,表情一直木然的,看不到喜怒哀乐的变化,好像周围的一切影响不到她的情绪。总是一个人静静的要么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的坐着,要么干点自己的事情,不和周围同学沟通交流。看着旁边说说笑笑的其他学生,她显得有点“格格不入”。我和她说话,她也显得有点紧张、局促不安,低头不看我。自那时起,小A“孤独”的影子就扎根在我的心里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从她的舍友反馈得知她在宿舍也是不参加集体活动,喊她一起她也会拒绝。她总是一个人去食堂,一个人去教室,一个人回宿舍,一个人去打热水,好像也没看到她去洗过澡……经常是一个人默不作声地钻在床帷帐里,也看不到她在干什么,时间长了大家也就习惯了小A的自我存在方式。我与小A的几次聊天了解到她父母没有固定工作,自由职业,时间上比较忙,还有一个双胞胎姐姐,两个人性格脾气自小就不太一样,父母更喜欢姐姐多一点,家庭关系相对紧张。在校园里我看到小A就会特别注意观察她,一个人默默走在校园的便道上,眼睛看向脚的方向,偶尔抬头看一下前面的路,就又低头看脚下,不看路上的同学也不看校园的景色。默默无言、独来独往的她成了大学校园里同学眼中有点奇怪的“独行侠”和“隐形人”。小A自小自卑、内怯,极度不自信,有着严重的社交障碍,内心也很抵触,就像一棵“含羞草”,拒绝与外界接触,一接触就逃避,一接触就关闭自我,一接触就开启自我保护模式。

二、案例分析

案例定性:这是一起由性格原因导致的社交障碍案例。

案例中的小A由于性格极度内向、敏感,不主动与人交往,拒绝她人的邀请,内心过于自卑导致严重缺乏自信,继而产生社交障碍,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整合信息总结小A的性格形成原因,首先是来自于原生家庭生长环境对她的影响。对父母的给予的爱没有得到满足,她心中认为自己在父母眼中没有姐姐好,性格有点固执,紧张的家庭关系也影响了她对外界的看法和做法,产生自卑和抗拒心理一直伴随长大的过程中,形成常态化的自卑、敏感状态。家长忙于生计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成长发展,错过了最佳引导时机,久而久之导致社交障碍的形成。作为辅导员有责任去关爱和帮助每一个需要爱护的学生。像小A这样如果不及时干预和引导,任由她的境况继续发展下去,她的学业、她的大学生活、她的未来就业、她将来的生活势必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13623121.jpg

三、解决方案

1.运用“感恩教育”欣赏自我

感恩教育是通过感性的形式切身感受体味来自父母、他人、自己和社会的“恩”,以理性的方式感知来自于痛苦、挫折和失败的“恩”。既要正视正面,也要正视负面,在感“恩”的过程中逐渐健全自我人格,形成积极良好的心态。同时学会爱家庭,爱父母,爱朋友,爱社会,爱自己,欣赏自己。

小A性格的形成首要受原生家庭的影响,首先从家庭和学生自身入手。我多次约小A在小花园长廊聊天,引导她主动聊父母对自己成长的付出,给她讲父母奔波生活为家庭的付出,他们表达的方式比较简单和含蓄,但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深沉的、毋庸置疑的,对每个孩子的爱都是同样的。引导小A理解由于家长忙于工作常常会忽略孩子的情感需要,不要过于敏感地去想问题,尝试着去理解父母,多体会日常生活中来自父母的那些点点滴滴的爱。比如父母养育之恩,每天的一日三餐、对自己学业的大力支持,提供经济保障等等,父母的爱方方面面无处不在。引导她想自己这些年努力学习专业和文化所经历的艰辛、挫折和失败,也正是这些所谓“痛苦”的经历,才要更加珍惜现在的一切,要感恩这些“痛苦”,感恩自己,欣赏自己。感恩当年努力奋斗的自己成就了现在上大学的自己,自己不比别人差,自己和身边的同学们一样优秀!逐步引导小A要养成多以感恩的心去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尝试着去关爱父母、关爱他人,关爱自己。另一方面,我与家长多次沟通了该生在校的状况,家长表示孩子有点敏感多疑,自己想的太多,还比较执拗,也承认确实忙于生计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情感的需要,没有顾虑到孩子的心理上的感受,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也没有及时加以引导等。我与家长达成共识,家长每周和孩子联系几次,问问学习和生活,多给予情感上的补偿,让孩子能更多感受到来自于父母的爱;利用节假日,抽出时间多做一些增进亲子关系的事情。也可以让孩子多参与父母的生计,看着父母的辛苦工作她也就有了更多的理解。让姐姐也参与进来多多开导和帮助小A,一起共建温馨的家庭氛围等。一段时间后的小A脸上有了柔和的笑容,与同学说话也多了起来,能感觉到她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自信。

2.运用“罗森塔尔心理效应”激发自我

“罗森塔尔心理效应”是美国的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的,也称为“期待效应”。就是日常中对学生的爱的一种情感表现,通过欣赏赞许的言行给予学生一定的期望,通过隐形暗示激发学生内在的驱动力,激发自我,从而变得更加自信、自我肯定和积极主动。

小A虽说性格孤僻,独来独往融入不到群体当中,但是,她上课早来晚走,学习认真,作业按时完成,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还经常性的主动打扫教室,遵守纪律,尊敬师长。我经常去教室,每一次都会有意表扬小A一下,比如:到的好早啊,桌面很整洁啊,书法写的非常有气势,热爱劳动……小A反馈的话虽然不多,但是逐渐地没有了最初的紧张和局促不安的神态。我单独约见小A舍友,给大家讲她性格虽说有点偏内向和敏感一些,其实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不同而已,所以大家不要用好坏来评价。就像百花园中的百花一样,各不相同。正是百花不相同,百花园才各显特色,百花园才会万紫千红、五彩斑斓。她自卑、不自信、敏感,大家首先不要把她看做一个异样的人,尽量用自然的方式与她相处,注意在宿舍里说话的语气、方式,尽量不要提到比较敏感的词汇和话题,比如内向、孤僻、心里有病……多给予她生活上的帮助,多给予她鼓励和夸赞,帮助她消除自卑感、恐惧感,增强自信心。让她感觉到和她(他)人相处其实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可以经常性的讲给小A听:“老师今天又夸你了,说你……做到可好呢,还让我们向你学习呢。”宿舍这几名同学性格比较温和,团结友爱,大家很乐意帮助小A。我特别叮嘱宿舍长和同宿舍的团支书,要在宿舍里多带动小A,多关注小A的情绪状态,多关心她,多和她说话聊天、分享食物、一起做事等。团支书和宿舍长也会随时找我汇报小A的近况。逐渐地小A在宿舍和舍友互动也多了起来,她的床帷帐有时也会打开挂起来,不再总是保持放下封闭的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小A不再封闭自我,随着自信心的增强,她也会主动参与宿舍的集体活动,她和同学们的交流也多了起来。

3.运用“激励教育”突破自我

激励教育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条件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提高内驱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达到增强自信心的教育过程。

为了让小A尽快融入到班集体,我继续坚持和小A经常性的谈话聊天,聊人生,聊家庭,聊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从思想上激励她、鼓励她,引导她走出小我,走进班集体,将来走向社会。我利用团支部要准备组织开展生活会这个机遇,准备让小A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一下自我,这样同学们也能更全面地了解她。站在前面去讲对于刚入学时的小A来说难上难,那时的她内怯、恐惧和极不自信。经过了这一段时间小A有了一些进步,我要乘胜追击再推她一把,希望她能突破这次自我挑战。我找到小A,告诉她准备组织生活会,每个人都要站到前面去讲,总结收获和不足,客观评价自己,然后大家评议。小A犹豫了,几天来一直在自我思想斗争。我连续几天不断给她打气,鼓励她,舍友也一起做工作,经过深思熟虑后终于同意了。那一天,我在台下看着台上的小A,虽说她还有些许羞怯,但是她讲的很真实,很大胆,还感谢了老师、同学们的帮助。同学们都给予了长久、热烈的掌声。我很欣慰,为小A的进步高兴,为她能突破自我的心理障碍而高兴。最让我欣慰的是她没有一直低头说话,而是抬头看着台下的同学和老师在讲,时而低头自我调整一下。她战胜了自我,突破了自我!后来,团支书非常真诚地告诉我:“老师,您知道吗?那次小A上台讲的太棒了,真没想到她能讲的那么好。现在的她和和刚入学时相比变化真的非常大。”小A是幸运的,遇到了好舍友,遇到了优秀的团支书和宿舍长,大家很包容她,给予了小A很大的帮助和关爱。在小A突破自我的转变中同寝室舍友的激励和帮助功不可没!此后,在开班会,团日活动、作业讲评等集体活动时,小A主动参与的也多了起来,她不再是以前那个一直站在边缘做观众“不合群”的小A了。

此外,我还通过微信、QQ向小A推送一些陶冶心灵、激发青春奋斗的文章,让她在阅读中领悟道理、感悟人生哲理,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经验与启示

1.关爱与陪伴是一剂良药

关爱是温暖人心的良药,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关爱和陪伴可以抵挡世间所有的坚硬,关爱和陪伴可以温暖岁月,帮助度过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家庭中,父母陪伴着孩子的成长;在学校,老师陪伴着学生的成长。在这个案例中,我一直不间断地关爱和陪伴着小A,用真心、爱心、耐心温暖着小A,鼓励着小A,帮助小A逐渐打开自我封闭的心门,从欣赏自我,到突破自我,最终成为一个全新的自我。

2.充分发挥朋辈的互助力量

班委和舍友作为小A的朋辈,在她激发自我、突破自我的改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她们和小A学习、生活在一起,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给予了小A关爱和鼓励,这对小A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年龄相仿,学习经历和生活经历的相似性让她们能够更加容易的交流和沟通,被朋辈的接纳和认可是走出“自我”的关键,充分发挥朋辈力量的作用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3.家校联合共育促进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联合家庭积极参与学生的思想、心理的教育和引导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题,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在本案例中,小A性格的形成原因离不开原生家庭教育的影响,及时联合家长介入疏导是小A改变自我的重要环节。

4.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教育功能

新媒体时代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教育功能为广大学生服务。通过新媒体向学生推送励志、榜样、奋斗、逐梦等陶冶心灵、激扬青春的网络美文或视频,让学生在观看新媒体作品的时候获得人生感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顺利毕业后的小A找到了一份教书法的工作,每个教师节小A都会发来节日问候:“吴老师,节日快乐!”看到摆脱 社交障碍、越来越自信的小A我也非常欣慰,祝福她成为越来越好的自己!当初那棵自卑内怯,有着严重社交障碍的“含羞草”已经迎来了充满希望的春天!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