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学教育现状分析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2024-06-14 01: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0年第2期 作者:王飞,徐继存

摘 要:对我国东中西部六省的调研发现,逾半数学校开展了一定形式的劳动教育活动。其中日常生活劳动最为普遍,生产劳动次之,服务性劳动比例最低。劳动教育的开展对提升学生的劳动观念、技能和兴趣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缺乏系统性设计导致劳动主题和内容的联通性、层次性、创新性不足,影响了劳动教育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效力。劳动教育有效实施的根本路径在于建构基于劳动核心素养的劳动课程体系,基于劳动课程体系系统性设计各学段劳动的内容和方式,并通过培养专任师资、创建劳动实线基地、创设良好舆论氛围等为其开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关键词: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

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将劳动教育纳人育人体系,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9年11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把劳动教育纳人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劳动教育有效实施的前提是全面了解当前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以五育并举为指引,不断完善劳动教育的实施方式。

一、研究设计

湖南、甘肃、四川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学生为样本对象,共涉及36所学校,东中西部各12所(2所农村小学、2所城市小学、2所农村初中、2所城市初中、2所高中、2所大学),发放问卷4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224份,回收有效率93.9%。其中,小学生1339人,初中生729人,高中生796人,大学生1360人;东中西部各1544人,1400人和1280人;女生2210人,城市户籍2 089人,农村户籍2135人;城市学校学生2992人,其中1360名大学生所在学校均在城市),农村学校学生1232人。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和考察相结合。施测问卷由基本信息和主体两个部分组成。问卷主体包括劳动教育总体情况和劳动教育的三个主要实施维度(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组成。问卷由单选、多选和开放性问题构成。为保证题项设计合理、内容清晰、易于理解,在进行大规模测试前邀请高校专家进行专家效度检验,并组织部分学生进行试测和访谈,根据试测情况和他们对试题内容、形式及文字表述等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使之符合调查对象的生活实际和理解水平。

二、调查结果

(一)劳动教育开展的总体情况

1.逾半数学校开展过劳动教育,但系统开展的学校偏少

64.2%的学生回答学校组织过一定形式的劳动教育,其中基础教育阶段为86.9%(小学89.9%、初中86.5%、高中82.2%,高校为16.4%。总体呈现出学段越高,劳动教育开展情况越不容乐观的趋势。东中西部学校开展过劳动教育的比例分别为72.3%,64.0%和54.7%,呈现出依次减弱的趋势。

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教育实施载体主要有专门劳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三种形式,其中设置专门劳动课程的比例为6.6%,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的有47.2%,在课外活动或班会中开展的为33.1%。设置专门劳动课程的学校均是东部城市小学,总体呈现出东部优于中西部,小学好于中学的特点。

高校中,有1.9%的学生回答学校将劳动教育明确纳人学生的学分体系,约为1学分,并与学生的毕业证和学位证的获得相挂钩。其开展形式主要是学校公共包干区域的定期打扫和维护,由学生处、后勤处和学生会等组织的每周检查结果评判学生劳动教育的得分。11.1%的学生指出学校虽未将劳动教育纳人学分体系,但将其列人综合素质评价中,是奖学金评定的参考依据之一,主要以学生优秀文明宿舍获奖、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等为评分依据。3.4%的学生认为学校组织了一定形式的公共区域打扫、宿舍卫生评分等活动,但并未将其纳人学生奖学金评价等任何评奖活动。从区域来看,东部高校劳动教育开展情况总体好于中西部高校,但东部高校的开展比例仍然不高,仅有22.1%。

总体来看,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大部分学校都开展过一定形式的劳动教育,但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比例非常低,仅有16.4%。将劳动教育系统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劳动观念和情感发展,促进学生劳动技能提升的学校比例非常低,中小学设置劳动课程的仅6.6%,大学将劳动教育纳人学分体系的仅1.9%。缺乏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仅作为配合学科内容教学或学校管理和德育载体或工具的定位,割裂了劳动教育自身的体系性,难以促进学生正确劳动意识的形成。这也是造成学生中较为普遍存在的轻视劳动和劳动者,不珍惜劳动产品,不热爱劳动,缺乏艰苦朴素精神和生活自理能力差的重要原因。此外,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的“东强(中)西弱”以及对场地的依赖性等特征也说明劳动教育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经济与物质条件支撑。

2.多数学生认同劳动教育的价值,也有少数学生的认识存在偏差

调查显示,88.2%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劳动教育。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比例较接近,大学生则显著低于中小学生。女生比男生更加认可劳动教育的价值,城市户籍和城市学校学生较农村户籍和农村学校学生更加强调劳动教育开设的必要性,东中西部地区学校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可度呈持续降低的趋势。

学生对开展劳动教育的作用和价值的认识也比较深刻,比如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的缺失必然会阻碍全面发展的人的实现;在劳动中,学生既提升了自理能力,也了解到劳动者的不易,从而更加认识到劳动创造价值和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含义,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提升,尤其是基础和通识性劳动技能的提升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它可以迁移到生活及未来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学生必备的劳动核心素养之一。但也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认为劳动教育是为了放松(10.6%)和锻炼身体(10.6%)混淆了劳动与娱乐,未充分理解劳动育人的重要功能。中小学生将劳动教育会增加学业负担排在无须开设原因的首位(89.9%),4.5%的学生认为劳动教育是家庭而非学校责任,3.4%的学生认为劳动教育枯燥乏味,2.2%的学生认为劳动教育无价值;大学生给出的没必要开设的原因中,87.0%的学生认为劳动教育没有价值,6.9%的人认为劳动教育是家庭而非学校的责任,4.2%的学生认为劳动教育缺乏趣味性,1.9%的学生认为劳动教育会增加学业负担。由此可见,对中小学生而言,课业负担较重是他们认为没必要开展劳动教育的首要制约因素,而大学生则将缺乏价值和意义作为没必要开展的首因。

总体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认识到了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和价值,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劳动教育会增加课业负担,它更适合作为惩罚手段而非教育形式或内容,其主要目的是放松和娱乐,通过劳动锻炼身体是劳动教育的最核心目的等。这些错误观念的存在,也是缺乏系统的劳动教育使然。相对而言,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可度要低于中小学生,不赞成开设劳动教育的大学生显著高于中小学生。其不赞同开设的原因也明显不同于中小学生认为的劳动教育会增加学业负担,而主要是认为劳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不大。访谈发现城市户籍和城市学校学生因对大自然的向往和较少接触自然的现状,更倾向于认同开展劳动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氛围对女性角色应承担更多家务的倾向以及自幼向母亲学习的意识是女生更加认同劳动教育的主要原因。

3.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兴趣浓厚,但内在兴趣较为缺乏

在开展过劳动教育的学校中,学生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劳动教育的比例为72.2%(非常喜欢41.1%,比较喜欢31.10%,一般的比例为23.5%,不太喜欢和非常不喜欢的比例为4.3%(不太喜欢2.8%,非常不喜欢1.5%)。从当前已开展过劳动教育的学校来看,仍然主要限于非系统化、非常态化、非课程化的劳动活动,且主要限于课间、课外活动中,甚至还出现一些学校将劳动视为惩戒学生手段的错误做法。但即便如此,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喜爱程度依然较高,足见劳动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和魅力。

从前述学生有关劳动教育的认识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错误观念,甚至将其视为单纯的生理锻炼和感官享乐的工具,说明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喜爱中包含有因缺乏对劳动教育的科学认识而形成的简单化理解,带有将其视为娱乐和学习调节手段的成分。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将外在兴趣引向内在,通过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深人理解和体认,产生对其的内在兴趣,才既符合劳动育人的目的,也有助于学生劳动兴趣的稳固。

(二)生产劳动开展情况

1.生产劳动开展较普遍,但形式单一、科技含量偏低

60.3%的学生表示学校开展过一定形式的生产劳动。从学生有关生产劳动开展形式的开放性问题的回答中发现:第一,学校生产劳动涉及基础手工生产与制作、基础农业生产劳动和基础工业生产劳动三个方面,但工业生产劳动开展范围明显低于手工制作和农业生产劳动。其原因主要与工业生产劳动对场所和设施设备的要求较高,也比其他两个领域的生产劳动存在更高的安全风险。第二,生产劳动主要在校内开展,校外生产劳动占比较低,如基础农业生产劳动中,在农场或田地做过农活儿的学生占总学生的比例为3.6%,在工厂进行过生产劳动的学生占比2.2%,而手工制作则全部在校内完成。第三,生产劳动主要限于简单的动手操作,对创造性能力的关注度不足,生产劳动内容的科技含量较低,如手工主要涉及剪纸、折纸和泥塑等形式,农业生产劳动主要包括耕种、施肥和采摘等活动,生产劳动主要限于简单的器械制作与维护等。这种较低层次的劳动内容和形式虽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劳动情感和能力,但是其与社会发展现实与未来趋势的连通性较弱,学生参与这些生产劳动,易停留于将其视为繁重学科学习的调节以及娱乐的定位,反而可能形成学生对劳动的不当认识。因此,生产劳动的内容和形式设计应该体现劳动创造性。

2.近半数学校有劳动场地,但规模和类型较少

47.0%的学生表示学校设置了一定形式的生产劳动场所,反映出近一半学校设有劳动场所。其中设置最为普遍的为校内种植园;而条件要求较高的校内养殖园和校内生产加工室的设置则明显低于校内种植园;校外生产劳动场所的拥有比例显著低于校内生产劳动场所,其中,校外实习工厂的拥有此例最低,仅2.5%。

从学段来看,除校外实习工厂外,其他各种劳动场所均呈现出随着学段升高而持续降低的趋势;东中西部学校拥有劳动场所呈现逐渐下降趋势。

(三)日常生活劳动开展情况

1.多数学生自觉参加日常生活劳动,但范围狭窄,且学校组织作用不足

98.7%的学生回答他们在学校中会从事打扫卫生、洗衣服等日常生活劳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做的最多的为打扫教室卫,其值显著高于打扫宿舍和洗衣服的学生的比例;从学段看,打扫教室方面并不存在显著的学段差异,但打扫宿舍和洗衣服方面,则呈现出学段越高比例越高的特征,这均主要与学段越高学生住宿率越高相关。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做的最多的是自我服务性质的洗衣服(92.9%)以及打扫宿舍卫生(94.0%)。显示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打扫过教室的大学生仅有7.3%,这主要与当前大学教室公共区域服务外包化相关。

与20世纪80-90年代大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经常打扫学校公共区域和周边场所的日常生活劳动相比,其范围明显窄化,主要限于自我服务性质的劳动活动。这不利于学生对学校的充分认识,也削减了学生通过学校公共劳动形成对学校的归属感和服务他人的意识。

在主要面向自我服务的日常生活劳动方面(洗衣服、打扫宿舍等),随着学段提升而逐渐提高,一方面是随着年级上升,学生住宿率明显提高,另一方面是学生年龄越大生活自理能力越强。在性别、户籍、学校所在地、学校所在区域方面,女生表现均略好于男生,农村户籍学生略优于城市户籍学生,东部学校略优于中西部学校,但差异并不明显。

总体而言,学生在倾向于自我服务和直接有助于自我学习和生活环境改善方面的日常生活劳动的表现不错,但劳动范围比较狭窄,函须扩展。

2.多数学生做过家务,但功利性较强,且学校引领作用较弱

学生反映,86.5%的家长支持自己做家务,13.5%的家长反对孩子做家务。从学段来看,大学生家长反对孩子做家务的比例最低,仅有2.5%,高中父母反对孩子做家务的比例最高,达到37.1%。学业压力越大,父母越反对孩子做家务。城市户籍学生的父母更反对孩子做家务。学校所在地中,由于大学主要坐落于城市,而大学生父母反对孩子做家务的比例较低,导致城市学校父母反对孩子做家务的比例较低。而在学生性别及学校所在区域间(东、中、西)的差异并不显著。

从学生做家务的原因来看,尽管出于喜欢的比例最高,但占比较低(35.7,而出于父母要求(23.8%)、获得表扬(23.7%)和报酬(11.1%)等外在原因的占比较高,接近三分之二。说明多数学生做家务的内在动机不足,未深人理解做家务的价值和意义,生活自理意识和能力偏低,照顾家人的清感和倾向也较弱。此外,2.4%的学生表示学校会布置一定的家务作业,但从学段分布来看,几乎全部集中于小学阶段,且以低年级的手工作业为主,说明学校对学生家务劳动的引导作用有待提升。

从不做家务的学生情况来看,高中生最多,达41.7%,大学生最少为4.2%,初中生为26.7%,小学生为13.8%,基础教育阶段明显高于高等教育阶段,呈现出学业压力越大学生不做家务情况越多的趋势。城市学校学生不做家务比例显著低于农村学校,是由于大学主要坐落于城市而大学生不做家务比例明显较低所致。男生不做家务情况略多于女生,城市学生不做家务比例略高于农村学生,东部地区学校学生略高于中西部地区,但差异均不显著。

从学生回答的有关家务劳动的开放性问题可知,学生所做家务劳动中最多的是整理自己的卧室(54.9%)和洗自己的衣服(25.2%),帮助家庭方面的家务劳动较少(打扫客厅23.0%,照料小动物21.5%、照看老人和病人17.9%,做饭7.5%、买菜9.9%、洗碗7.6%、倒垃圾9.4%、采购7.4%、护理花草9.8%;即便是自我服务型的家务劳动,学生所做的比例也不高,整理自己的卧室的比例刚刚过半,清洗自己衣服的仅有四分之一。

总体而言,虽然多数学生做过家务,但做家务的时间明显偏少,动机趋向于外在,所做家务以自我服务为主。虽然多数家长支持孩子做家务,但缺少引导孩子做家务的有效措施,函待学校发挥引领作用。

(四)服务性劳动开展情况

1.学校组织的服务性劳动较少

多达45.6%的学生表示,学校从未组织过任何形式的服务性劳动。在开展过服务性劳动的学校中,随学段提高,学校组织服务性劳动的比例逐渐减少(小学78.0%、初中55.4%、高中44.5%、大学36.5%),东中西部学校组织服务性劳动的比例逐渐降低(东部81.8%、中部50.5%、西部25.6%)。

2.型服务劳动明显高于公共型服务劳动

从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服务性劳动的形式来看,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种以关爱和照顾特殊群体为主要内容,包括敬老院看望老人、关爱伤残儿童、看望孤寡老人、孤儿院慰问孤儿、关爱退伍老兵等;另一种以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卫生等义务劳动活动为主,包括义务宣传员、义务卫生员、义务交通协管员、义务讲解员等。学生参加前者的比例高于后者,一方面是因为后者所涉及岗位的专业性较强,需要学生付出的精力更多;另一方面是相对前者而言,后者一次性可以接纳的学生数量有限,难以成批次完成学校服务性劳动的任务。

总体来看,除大学外,随着学段提升学校组织各种类型服务劳动的数量持续减少;东部地区学校组织服务性劳动的情况优于中西部地区;女生在义务讲解员和义务宣传员等方面的参与比例较男生高,男生在义务交通协管员、义务卫生员和关爱退伍老兵等方面高于女生;城市学生和城市学校学生参与公共型服务劳动的比例较高,农村学生和农村学校学生参与关爱型服务劳动的比例较高。

三、思考与建议

(一)劳动课程化是劳动教育有效实施的根本途径

调查显示,越是注重劳动教育课程化的学校,其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越好,学生对劳动教育的喜爱程度及其劳动观念、能力等各方面的表现越好。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劳动教育发展的两次高峰就得益于劳动课程化。因此,历史与现实的共同诉求均指向了劳动教育课程化。

目前,劳动课程体系的建设已是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课程体系要发挥联通不同板块内容、发挥综合育人效果的作用,就需要基于统一的理念和目标。对于劳动课程体系的构建而言,则需要科学地确定劳动核心素养,以引导劳动课程的建设。

从劳动教育的本质看,它不同于劳动,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个人和社会创造有形的经济资本,而是让学生在有规划的劳动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劳动认识和积极的劳动情感,从而与智育、德育、美育、体育一道实现全面发展的人。从完满人生达成角度看,曾经一体的劳动与教育,自分工出现后开始分离,割裂了体脑间的紧密关系,异化了人。但二者分离,并各自迅速发展,也为之后更高级的融合奠定着基础。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极大提升,为全面发展的人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可是由于缺乏对劳动的正确认识与理解,出现了将工作、日常生活劳作等诸种劳动形态视为剥夺人幸福的工具的不正确看法,无法在劳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成长的幸福。这迫切需要学校劳动教育提升人的劳动意识和审美能力,以与经济基础的提升相协调,达成人的完满发展,实现幸福的人生。从美好社会创建的角度看,未来社会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其变化性,变化的根源在于科技的不断渗透与应用。在面对日新月异、变化万千的新劳动形态时,重要的不是学会多少种劳动高新技能,因为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日益加快,劳动技术的半衰期持续缩短,与其掌握繁多的劳动技术以备未来之需,不如深刻理解不同劳动技术背后蕴含的劳动本质内涵。对劳动本质的掌握既可以避免面对纷繁复杂的劳动技术时不迷失、不盲从,也可以以其为基础,结合时代和社会变化新要求科学拓展劳动的应用范畴和方式,并积极创造劳动的新形式,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服务。

劳动教育的育人本质决定了劳动教育应该重点指向劳动文化传承与理解、劳动意识培育与提升等劳动核心素养;劳动美好生活创建维度指向劳动应用拓展与创新等劳动核心素养;劳动幸福人生创建维度则指向劳动审美鉴赏与应用以及劳动意识培育与提升等劳动核心素养。由此确立了劳动文化理解与传承、劳动意识培育与提升、劳动审美鉴赏与应用、劳动应用拓展与创新等劳动核心素养。基于劳动核心素养,国家应该尽快出台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并依据劳动课程标准编制或审定劳动教育教材,以全面系统地实现劳动教育课程化。

(二)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性与连续性是劳动教育有效实施的关键

总体来看,当前各阶段劳动教育的范围、内容和形式比较接近,但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与设计,导致劳动教育实施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校主要以省时省力、安全性、宣传性和休闲性等为标准选择劳动内容和形式,导致不同学段甚至同一学段间劳动内容与形式的简单重复现象比较普遍。第二,劳动内容和形式的浅表化、自我服务化、外在规约化较明显,有深度、服务于他人、自觉性的劳动内容与形式较少。第三,劳动内容和形式比较陈旧、科技含量较低。

虽然从本质上看,任何内容和形式的劳动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它们在培养学生劳动观念、情感和基础技能方面的效力是有差别的。那些与学生生活、学习和时代关联度更高的劳动内容与形式更能提升学生的劳动情感和态度,也更有助于学生掌握当前和今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劳动知识与能力。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新兴劳动的不断涌现并发展壮大,正日益挑战着过去基于三大产业格局认识的劳动形态。劳动与信息、文化等的藕合作用更趋复杂而多样[1]。因此,新时代劳动教育内容与形式上必须主动扩容以涵盖变化着的劳动现实,将最新及未来趋势性的劳动适当纳人其中,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的同时,提升其劳动创新意识。

解决上述三个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基于劳动课程化基础上,系统性地设计各学段劳动内容和形式,使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既符合各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又兼顾劳动教育三种主要范畴以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且满足社会和时代发展变化对劳动内容和形式的新诉求,同时注重各阶段劳动内容和形式的连通性和递进性,防止各学段和年级劳动教育的割裂或简单重复现象。具体而言,小学阶段应该注重通过基础性的劳动形式,让学生初步认识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形成正确的劳动意识和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产品的情感,初步掌握欣赏与鉴赏劳动成果的能力,并能将所学劳动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应用与践行。初中阶段在继续巩固服务于社会和他人的劳动意识、情感和技能基础上,适当提升各种劳动的复杂性,增加贴近真实实践体验的劳动活动。高中阶段应适度开展丰富的职业体验,让学生在真实职业角色中学习、感悟劳动价值、意义,掌握主要职业领域基础性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并注重在职业体验中学会观察、思考、研究、提升各职业发展及其服务功能的方式,具备拓展与创新劳动内容和形式的意识与基础能力。高等教育阶段,通过通识性劳动教育,深刻理解不同文明及其发源与发展过程中主要的劳动形态之间的紧密联系,懂得文化差异和文明冲突并非绝对对立的,实则是背后劳动形态的差异,而不同劳动形态本质并无优劣之分,从而从劳动这个根源上懂得尊重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价值、深刻理解基于农耕文明形成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学会思考后工业文明和信息技术时代中华文化和文明的未来走向,掌握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的共性知识、技能和伦理要求,做好职业发展规划。

(三)构筑良好的支持体系是劳动教育有效实施的保障

与学科课程相比,劳动教育更注重活动性、参与性、情境性,在鲜活的情境中体验劳动人民的伟大,在亲自实践中感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历程,在协作分工中理解劳动无贵贱。劳动教育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其开展必须有专门的、受过劳动教育培训的教师。据统计,2000年我国普通中学劳动专任教师35568人,其中初中32513人,高中3055人。[2]这些教师在2001年后大都转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他们可以在经过适当培训后成为劳动课程专任教师,还可以发挥对新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统计,我国普通小学和中学校办工厂、农场教职工数从2000年的8431人和31415人减少到2017年的336人和2248人,[3]从侧面印证了我国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萎缩。劳动实践基地的组建应积极发挥多方力量。政府应该积极组建或改造区域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聘请教育专家根据劳动核心素养体系的要求系统规划与设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布局、设施设备、活动安排、考核方式等。根据区域内学校劳动教育的进度,合理规划各校进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时间和安排,避免旅游式、娱乐式、碎片式的劳动活动体验,增强劳动教育的育人性和实效性。资源丰富、财力充足或原有实践基地的学校,可以新建或改扩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但要保障其各方面的设计均围绕提升学生劳动核心素养展开,以保障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各个区域和各项活动的联系性和系统性。每所学校都应该充分挖掘现有劳动资源,比如将学校教室、楼宇、操场、食堂等公共区域进行包干,充分调动与提升学生劳动设计、规划与行动的兴趣和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还应该密切联系与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工厂、农场、社区、家庭等合作,拓展劳动的场所。

此外,针对劳动教育开展的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国家应该在出台政策时,对中西部学校、农村学校等有所倾斜,社会、社团组织以及有志于帮扶教育的个人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开展劳动教育的呼吁,并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学校,尤其是开展劳动教育面临困难的学校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班建武.“新”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践路径[J].教育研究,2019(1).

[2]《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64-6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163.

A Surve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Secondary Schools Universities

Wang Fei, Xu Jicun

Abstract:A survey of six provinces in the east, central and west China found that more than half ofthe schools carried out some form of labor education. Among the-m, daily life labor is the most common,production labor is the second, and service labor proportion is the least common. the development oflabor education plays a certain role in promoting students' labor concepts, skills and interests, but the lack of systematic design leads to the lack of connectivity, hierarchy and innovation of labor themes and contents, which affects the effectiveness of labor education in improving students' labor competency. The fundamental approach to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l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labor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the key competencies of labor, 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the content and methods of labor in each section based on the labor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cultivation of full-time teachers, the establishment of labor practice base, and the creation of a good public opinio atmosphere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guarantee for its development.

Key words:labor education; productive labor; daily life labor; service labor

责任编辑:李晨程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