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多少兆为一个己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07-12 09: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如何达成人的自我觉悟,即人如何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这是古典儒家“为己之学”的首要问题。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我该知道什么?缺乏何种知识对我来说真正是“性命”攸关的?常人或患默默无闻,己不为人所知。观孔子之意,则可曰:人之知己与否,何有于己?为名乎?为利乎?人不知己而何患?唯己之知人与否为值得萦怀之大问题!何谓“知人”?非知他人之琐屑细故,乃是要知“人之所以为人”这个根本问题!或曰须知“何谓人?”

大哉问!此乃吾人忧患所系之真问题。孔子在此实谓:你要认识人本身!所谓“知人”,其问往来于人己之间,“何谓人?”亦关联着“我是谁?”,直指吾人自知之明。这与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第三十三章)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有一己之感,而人非自一己而始有。个人主义以为个人“私我”之自存天经地义,其自由自主自利皆从一己之私而出发,大昧于生人与人生之实际。古典儒家确信,人有其根:为道;为天地;为人伦。究其极致,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易·系辞上》)若以万物之一类而论,人之根亦同于万物,曰“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系辞下》)若以人而为群体言,自见其夫妇、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五伦,相依相继,彝伦攸叙。人若仅从一己出发而言其为人,古典儒家必视其为不知“道”,不知“天”,不知“伦”!如此,则终至于不知人。

古典儒家曰知人,亦即自知己,即问何谓人?即问何谓人之性与人之道?《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其论人性,自“天命”而说;其论人道,以为循乎天性,“成性存存”而已;而“修道之谓教”,教学相通,则言人类共同体世代相续,修养教化,人文化成。

人之生活于世,本天命之性情,循人伦之礼义,依人文之文明。故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知人或知己,一也。其要在“知命”,或曰“知天命”。

知人知己之知,须行而成之方为真知。人生为一“率性之谓道”的生命历程,一生成长的道德实践过程。故古典儒家“知人”,乃是在吾人生命历程中,以“学”,即修养与教化为方法,以“止于至善”为鹄的,无限升进之“知己”与“成己”的统一。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论语·为政》)

王夫之解曰:“吾自十有五年,当古人入大学之时,而知夫性之必尽也,而不可恃也;所以因吾性而成之者,其在学矣。”[1]284又曰:“习是而通焉,至于五十,而始知夫理之必于此者,人所当然也,而实天也;性所自具也,而实命也。天以此理而为天,即以此理而为命;天以为命,而吾之所志、所立、所不惑者,固皆一因乎健顺化生、品物流行之实,而非但循人事之当然,乃所以为人事之当然也。”[1]284-285

王夫之先生释“五十而知天命”如此:人性中有当然之理,源于天地健顺化生,品物流行之道,吾所志而学、所行而立、所体验而不惑者,正为此人生所以然之“天命”!

知人者,知人之大體,能率性修道,学以成人之大。不知人者反此,则为小人,乃至沦为禽兽。古典儒家于是有大人圣贤君子与小人之辨,有人禽之辨;基于此,就邦国群体而言,又依其行圣人君子之道与否,而有华夏夷狄之辨。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易·乾·文言》)大人之大,古典儒家多所论述。今仅引《论语》一则,以见大人之规模。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舜亦以命禹。(《论语·尧曰》)

古圣所传之心,乃人道充分彰显之人心。心含天之历数,则此心即为天地之心,心系生民福祉,则此心为天下之心。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所指亦正是此大人之心!

古典儒家论“知人”,即论知己与成己。其人之自我觉悟或自我意识,乃是本具天命之性的人类共同体乃至天地万物共同体之成员,与人为徒,与天地万物和处,民胞物与,居仁由义,“人能弘道”之大人。

古典儒家的“己”,既非“唯我”主义画地为牢的小人,亦非没有个性的乌合之众中的群氓,而是人类和天地万物共同体中相互关联的包容性的个性主体。“民胞物与”之己,“民”与“物”容于“己”,为“己”人性中本有的内容,而“己”之独立人格、特有个性、主体创造性,则是“己”之不与“民”“物”混同,而能容之载之且作为一“己”而生活的根据;也是“己”之为“己”特有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也是“己”之“成己”,即“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独特命运与天命之所以然。

而且,古典儒家的“己”具有贯通“性”与“命”,体与用的辩证内涵:既有百姓日用之现实生活的,形下之“器”的层面,又有“性与天道”的,形上之“道”的层面,两者之间,即形下即形上,道器合一,体用一如,性命相通。故无觉醒地片面执实人生活的现象和现状而论“己”,以“己”现存之“是”为“己”生命所“性”,为古典儒家所反对。孔子曰“君子不器”,即不可将人(君子)仅作一形而下的“器用”意义来理解,而是需透及人的形而上之本体,即从“性与天道”之根据处来理解人。据此而言,人为体道之器,具有无限深邃的“明明德亲民止至善”的潜能。

古典儒家所谓“己”,是指每个人天人贯通,性情兼备,身心一体的自我生命。儒家之“己”作为在天地之间和人伦之中生活着的人,是亘古恒运的天人之“道”的生命载体,是自觉而有创造性的主体。

古典儒家之“己”,即儒家对人的自我认识,与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个人主义及唯我主义所理解的“私我”之自我,不可同日而语,两者之间不啻天壤之别。

古典儒家所认识到的“己”,作为吾人真实的自我觉悟,无论从人性内蕴的天赋还是从生命历程的展开来看,都具有如下四个特点:一是共同体性;二是创造性;三是人文性;四是生成性。

第一,共同体性。古典儒家的“己”并非抽象“个体”之自我,而是作为共同体成员的“仁”者自我:每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仁”者自我,是各不相同的“多”,而又源于“道”之整体的“一”,故从其本性而言,能在现实中构成共同体之“一”。每一个“己”就其独特性而言是“一之多”,就其整体性根源而言又是“多之一”。正如太阳的光线,每一根光线都根源于太阳,这些光线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但彼此都不尽相同,各具独特个性。

人所从属的共同体有多个层次。最广大的一层是宇宙共同体——“天”。这个“天”,不是天空之天,而是天地万物构成的一个宇宙性的“自然”整体,人是其中一员。人是宇宙共同体的成员,此乃“天人合一”的含义之一。其次是“天下”共同体,所有人都包括在内的人类共同体。再次是“国家”共同体。最后是家庭共同体。人也是天下、国家和家庭共同体的成员。

第二,人文性。每一个人的自我生命意识,都自然地与其所赖以生长的族群共同体的文化生命相贯通。族群的历史文化一代代积淀和传承,灌注于其成员的心灵之中,从而形成每一个成员自我的文化认同。活着的人和祖先之间仍保留文化上的关联,通过长辈对幼辈的教诲,族群生活的经验得以传承;通过生者祭祀先人之礼,以“慎终追远”与“报本反始”,后人和祖先之间可以保持着活跃的精神沟通。这种沟通意味着每一个人不仅生活在他所生活的这个时期,而且也生活在族群文化的历史源流之中。

第三,创造性。《中庸》曰:“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易传》亦曰:“天地之大德曰生”。(《易·系辞下》)古典儒家看到的天地,总是生机活跃的。“生物不测”是不断涌现新的生命,生生不息。“为物不贰”,则意味着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不重复的。宇宙是生生不息的,活的共同体;人类共同体亦然。人作为生命共同体的成员,人作为天地间的一个主体,要配合天地“生生”之道而生活。儒家认为人负有在天地间化裁变通,开物成务的职责,以及参赞天地之化育的使命。很显然,儒家将人视为一个创造性的主体。至于人如何承担起自己的创造性职责和使命,孔子强调,“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即要尽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当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应该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人不可违背和破坏了自然“生生”的根本。在这一点上,儒家无疑也赞同老子“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的原则。

第四,生成性。古典儒家从人性彰显的动态变化过程去理解人的生命形态。人性出于天之“生”与“命”。《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下),又曰:“生生之谓易”(《系辞上》)。王夫之曰:“人无不生于天,则性与生俱生,而有一日之生,则一日之性存焉,人固宜法天以建极矣。于是而有道焉,则率循此性之谓也,率其阴之至顺者,则能知之道出焉;率其阳之至健者,则能行之道出焉;率其五行之理气各成其能者,而仁义礼智信之道出焉。”[1]105“而天日在人中,性日在心中,道日在性情之中,教日在天下,而非其人不能体也。”[1]109

古典儒家从来不局限于人一时一地的现有状况判断和理解人,而是从可能性,从发展趋势,看到人总是在不断地成长。古典儒家论人之成长性,不胜枚举。如《大学》引用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直透人能成长之根本,在于吾人有天命之性。《论语·为政》中夫子自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以至于“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更是典范性地呈現了圣人不断成长的生命历程。

天命之性为成长之本,而成长之实现还有待于自我在“率性”上的智慧。《论语·子罕》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此语道出了夫子之所以能上达乎圣境的心要。张载曰:“意,有思也;必,有待也;固,不化也;我,有方也。四者有一焉,则与天地为不相似。天理一贯,则无意、必、固、我之凿。四者尽去,则直养而无害矣。”(《正蒙·中正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