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孙其信教授团队应邀综述多倍体小麦的成功之路:起源、进化及遗传改良的分子基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多倍体水稻的发明人 中国农业大学孙其信教授团队应邀综述多倍体小麦的成功之路:起源、进化及遗传改良的分子基础

中国农业大学孙其信教授团队应邀综述多倍体小麦的成功之路:起源、进化及遗传改良的分子基础

2024-04-23 06: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中国农业大学孙其信教授团队应邀综述多倍体小麦的成功之路:起源、进化及遗传改良的分子基础

普通小麦是我国第二大口粮作物,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典型的异源六倍体作物,普通小麦在形成和进化过程中经历了两次基因组杂交加倍事件,每次杂交加倍后都伴随着驯化和改良的发生。普通小麦形成以后快速替代了栽培二粒小麦成为全球种植的粮食作物,其主要原因是六倍体普通小麦比四倍体栽培二粒小麦具有更强、更广的环境适应性和更为丰富多样的终端加工品质。而这些优良性状的形成归根结底是大量优异基因的选择、聚合和育种利用。随着小麦基因组学研究的飞速发展以及基因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于控制这些重要优良性状的关键功能基因及其机制有了更为系统、全面的认识,这为未来开展小麦分子设计育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JIPB近日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孙其信教授团队题为“Shaping polyploid wheat for success: origins, domestication, and the genetic improvement of agronomic traits”(https://doi.org/10.1111/jipb.13210)的综述性论文。 该论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多倍体小麦起源、进化及遗传改良关键基因克隆的代表性工作,概述了多倍体小麦发展成为全球重要口粮作物的内在遗传驱动力。

多倍体小麦的形成与驯化

多倍体小麦驯化与改良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功能基因

该论文重点从以下六个维度对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1)小麦属的分类及种(亚种)形成基因的克隆;(2)小麦从野生到栽培的驯化之路;(3)光温特性、广适应性成就多倍体小麦的全球种植;(4)当前与未来的抗倒伏育种和株型改良;(5)产量性状控制的遗传基础;(6)普通小麦品质性状的形成及遗传决定。同时,作者讨论了当前多倍体小麦基因组学研究和QTL功能基因克隆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和瓶颈,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文章展望了未来小麦基因功能研究和分子设计育种的可能发展方向。

孙其信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的中国农业大学小麦研究中心长期围绕多倍体小麦广适性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小麦产量性状形成、小麦品质性状遗传调控等一系列重要科学问题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该团队在“十三五”期间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1项;近5年在小麦研究方向发表Nature Communications、The Plant Cell、Molecular Plant等高水平研究论文50余篇。

植物科学最前沿,专注于植物科学前沿进展、资讯、招聘信息的发布及方法软件共享等。投稿及招聘请后台回复“投稿”,均为无偿;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ID:zwkxqy;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