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专题】关于风的故事,地理过程性分析:太阳视运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夏至日北极点太阳视运动图 【地理专题】关于风的故事,地理过程性分析:太阳视运动

【地理专题】关于风的故事,地理过程性分析:太阳视运动

2024-02-29 02: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欢迎标注来源转载

你了解风吗

大风的标准是什么?

我国哪里的大风最多呢?

大风的“门槛”有点高

总的来说,地球上的风是由太阳辐射引起的。

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受不同纬度、地形地势、海拔等影响,各地大气受热不均。某地的地表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进而上升,周围较冷的空气就会流入填补;上升的热空气在高处冷却后,又成为冷空气沉降至地面。随着这一冷热循环过程,近地表的空气产生流动现象,风就形成了。

大风有成因

冷锋过境。北方或西北方冷空气入侵境内,有时会伴有雨、雪、降温,这是因为暖空气被冷空气楔抬起而迅速上升凝云致雨的缘故。

动量下传。此类大风来势迅猛,一二个小时即可伸展数十至数百公里,有明显的日变化,多数出现在午后12—19时,最大风速往往出现在地面温度最高、空气对流扰动最盛的15—17时,此后风势随温度下降而减弱,待至日落即告平息。动量下传的偏西大风秉性干热,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热力对流产生的地方性积雨云大风。夏季地面受热强烈,大气对流旺盛,上升气流达到凝结高度形成积云,如对流继续发展,积云将会发展成积雨云。这种大风与积雨云相伴而生,所以也称积雨云大风,往往同时发生雷电和阵性降水,即雷雨。

暴雨都分等级

那大风当然也有其标准

风力

风力是指风吹到物体上所表现出的力量大小。

我国发布的《风力等级》国家标准中,根据标准气象观测场10米高度处的风速大小,将风力等级依次划分为18个等级,这里的等级就是说的“蒲福风级”。“蒲福风级”是英国人蒲福于1805年根据风对地面(或海面)物体影响程度而定出的风力等级。

在冬春季节

其实风力可能只有三四级

远远达不到气象上大风的标准

在气象观测业务规范中

一般将瞬时风速≥17.2米/秒

即风力达到8级以上时

才能称作大风

如果一天中出现过大风

则记为一个大风日

在我国

雷暴、飑线、龙卷、气旋

冷空气等天气系统活动

引起的大风会带来灾害

其中

雷暴、飑线、龙卷等

属于强对流天气

近年来我国年均单站大风日数在波动中减少

有研究表明这极有可能与全球变暖密切相关

究其原因,全球变暖后,海陆温差相对变小,使得东亚季风减弱,空气流动速度相对降低;而且,快速城市化进程,可能会导致原有自然地表景观大大改变,土地利用变化更为多样性、城市房屋高度和密度日益增加,这些人为活动,导致地表粗糙度有不同程度增大,从而导致风速整体减小,大风日数也整体减少。

在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上,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年际大风日数呈减少趋势,仅在内蒙古西北部、新疆东部、青海西部和西藏西南部及东北部等地呈现增加趋势。

南北方城市大风季节分布大不同

  在我国北方大多数城市中

春季(3-5月)

是一年中大风最多的季节

冬春交替

冷空气势力仍比较强势

而此时太阳直射角逐渐向北半球偏移

并且

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日益强烈

地面升温加快

高低纬度之间

形成了比较大的气压梯度

因而比较容易出现大风天气

带你看看我国哪里大风多

我国高海拔地区的年大风天高于低海拔地区;峡谷地带大风天比周围多。

我国有三个大风多发区

一是青藏高原,年大风日数多达75天以上,一年有1/5的时间都是大风天,是我国范围最大、日数最多的大风区。

二是内蒙古中北部、新疆西北部,年大风日数在50天以上。

三是东南沿海及其岛屿,年大风日数多达50天以上。

此外,山地隘口及孤立山峰处也是大风日数多的地区 。

你对风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呢

太阳视运动的判断,关键在三个点:日出点、正午点、日落点,要找准三个时间点的太阳方位及对应的地方时。

(1)北极点(图甲)和南极点(图乙)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则太阳东升西落。因南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北“逆”南“顺”,则太阳视运动也相反,北“顺”南“逆”。

①春秋分日,南北极点太阳高度为0°,太阳终日在地平线上,北极点看逆时针、南极点看顺时针运动。

②北极点夏至日、南极点冬至日,太阳整日不落,地平高度均为23°26′,视运动方向北“顺”、南“逆”。

(2)北极圈(图甲)和南极圈(图乙)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南北半球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反,北“顺”南“逆”。

①春秋分日,南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②夏至日,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46°52′,太阳正北升起,正北落下;而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0°,极夜。

③冬至日,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0°,极夜;而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46°52′,太阳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3)北回归线(图甲)和南回归线(图乙)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南北半球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反。

①春秋分日,南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②夏至日,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43°08′,南北回归线上太阳均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

③冬至日,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43°08′,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南北回归线上太阳均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4)赤道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①春秋分日时,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正午太阳高度H1=90°;

②夏至日时,太阳从东北升起,从西北落下,正午太阳高度H2=66°34′;

③冬至日时,太阳从东南升起,从西南落下,正午太阳高度H3=66°34′。

例题:受突发灾害影响,某河道两个观测点的横截面水深发生骤变(如图所示),上图为较上游观测点一,下图为较下游观测点二,这两点距离较近。灾害发生一段时期后,两观测点水位恢复至正常水平。据此完成 1~3题。

观测点一

观测点二

1. 引发该河段两个观测点横截面水深骤变的原因是

A.上游大坝开闸泄流 B.滑坡土石阻塞河道

C.地震迫使河流改道 D.强降雨致山洪暴发

2. 此次灾害的生消过程中,该河段下游水量

A.不断增加        B.不断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3. 此河道水位恢复至正常水平之前,该河段下游地区应

A.迁离沿岸居民 B.清理河道淤泥

C.拦蓄河水防旱 D.开挖渠

答案:1.B、2.D、3.A

例题:(2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雅鲁藏布江流域是我国河谷风沙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在该河流某河漫滩附近及两岸坡地上出现了数量众多、不同类型的流动沙丘。研究表明,甲地沙丘的物质与附近河漫滩沉积物基本一致,并顺风向在河谷两侧延伸;乙地沙丘的出露与黄土层破坏有关。该地年均降水量 514mm,主要集中在 5-9 月份,旱季风力较强。当地人类活动强度较大,生活能源来自薪柴。

甲乙两地沙丘分布示意图

(1)指出甲地沙丘的物质来源,并说明理由。(6 分)

(2)说明两岸坡地上黄土层的地理意义。(6 分)

(3)分析乙地沙丘的形成过程。(6 分)

(4)为防止甲、乙两地沙丘的进一步扩大,指出当地应采取的措施。(4 分)

参考答案

(1)河漫滩(2 分)。沙丘在河漫滩下风向(2 分),沙丘物质与附近河漫滩相似(2 分)。

(2)覆盖阶地及古沙丘沉积物,保护了当地相对稳定(2 分);为人类生活及生产活动提供较为适宜的土壤和场所(2分);为研究该地区环境的变化提供科研依据(2 分)。

(3)地壳抬升,河流深切,原有河漫滩及沙丘成为阶地及古沙丘;(2 分)环境演变,阶地和古沙丘表面覆盖黄土层成为保护层;(2 分) 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导致黄土层遭流水侵蚀,古沙丘出露地表。(2 分)

(4)甲:设置挡沙墙(防沙网、在沙丘表面覆盖碎石)、建设防护林等;(2 分)乙:减少人类活动,保护与恢复植被(避免原有的黄土层遭破坏)(2 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