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熊渠:我是个蛮夷,不接受周王的封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处我蛮夷也 楚王熊渠:我是个蛮夷,不接受周王的封号

楚王熊渠:我是个蛮夷,不接受周王的封号

2024-03-19 02: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摘自:《楚国往事》  作者: 冯知明  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

楚国历史八百年,君王之中,有几位标志性人物,熊渠是较为典型的一位。楚国自熊绎被周成王封为子爵,立国于丹阳,弹丸之地方圆不过五十里。经¬过几世子孙不断地“辟在荆山,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努力,据《史记•楚世家》记载,到了熊渠时代:“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扬粤,至于鄂。”

最初使我震撼的,是熊渠宣言一般对楚人的号召:“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这就是湖北武汉至今不绝的方言“你不服周”的真正源头。

有关他的传说,甚为神奇。关于他的善射,据说后羿如果不是时运好,射下九只太阳来,熊渠肯定比他更有影响,后人不知用了什么标准把这两位先烈对比评判,认定后羿射技微逊于熊渠。

他的故事被无知的后人,移花接木到了飞将军李广身上,其实他与李广相差了七百多年。熊渠的故事是这样的,据汉代韩婴所著《韩诗外传》记载:“熊渠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殷羽,下视,知其为石。”就是说,熊渠他老人家夜晚查哨,或者进行军事活动,朦胧月光下,有一个半卧在山坡边上的东西晃入眼帘,疑是伏虎,大有向他扑来之势,他忙挽弓¬搭箭,使劲射之。虎却不啸不扑,依然卧伏不动。熊渠大感怪异,走近一看,却是一块如虎形之石,伸手拔箭,箭入石内,一时难以拽出。楚人见自己的国君如此神通,忙载歌载舞,口口相传,其神勇使族人崇拜,外族恐惧。史官因他老人家臂力过人,视如后羿,喻为神射手,便结绳记事,传颂至今。

熊渠时代,周王室正是周夷王之时。周夷王名姬燮,生卒年不详,周懿王之子,周孝王侄孙。懿王卒后,由他继位,但因此王体弱多病,又怯懦无能,被周孝王夺走了王位。孝王卒,诸侯乃为之复辟。姬燮对诸侯无比感激,从此见诸侯时,一改天子站在堂上接受朝拜之惯例,变为步下堂来和诸侯相见,尽管博得礼贤下士之虚名,王室和天子的尊严却大幅度下降,所以他的“礼贤下士”也被后世认定为周王室衰微的标志性举动。

历史学家对楚国郢都之前的丹阳城争议不休,关于丹阳是何处之争多达十几种说法。据我了解的楚史来看,只能从一种说法。楚人既然是从中原¬地带迁移的民族,经¬过了漫长的迁过程。楚国先驱鬻熊事周,必与周之封地不远,后周公避难于楚,致使熊绎被封,本人认可楚之丹阳在西北一带的陕西境内。熊渠极有可能是南迁之君或者是南迁的策划者。楚国慢慢由此向睢山、荆山之处发展,沿丹水而下,逐步到达较为广阔的汉水流域。这里杂居着许多群蛮和百濮等土著部落。南迁熊渠之楚族,应该是带着先进的中原¬文明进入蛮荒地带,便开始与当地民族融合,一时间生产力的高度提升,使这个外来民族成为四周各族的中心。所以楚国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冉冉升起于江¬汉平原¬之上。故司马迁也不无敬佩地发表评论,称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蛮夷皆率服”。

熊渠在南蛮之地站稳脚根之后,便开始了他雄心壮志的计划,要在这块南蛮之地,建立荆楚王朝。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