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军装入门(二.陆军常礼服黑领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士官的军服和士兵一样吗 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军装入门(二.陆军常礼服黑领篇)

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军装入门(二.陆军常礼服黑领篇)

2024-03-28 04: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陆军黑领篇,将简单介绍黑领时期的陆军军官士官士兵制服。

黑领时期(1956年-1975年)

1956年状态的通讯兵士官长常服,金黄色为通信兵兵种色,白色袖条表明它是士官长,而如果是准尉制服上有此袖条则是准尉长装甲兵少尉常服状态少将常服状态

常服状态下军官与士兵扎或不扎腰带均可,一般情况下士兵和士官的腰带与军官的腰带也不同(如图),将官常服腰带的腰带扣为金色。

步兵少校阅兵礼服(兵种色白色),注意腰带和袖口的袖标/罗马柱通讯兵中校冬季阅兵状态(兵种色金黄),扎阅兵腰带

1962年,陆军将包括坦克兵,后勤等许多兵种色从大檐帽牙线和衣领线袖线领章上取消,兵被统一为陆军的白色。

阅兵服状态下军官使用是阅兵腰带,造型比较传统,同时袖口会有金属丝刺绣的罗马柱袖标

士兵和士官阅兵服状态下可扎黑色皮腰带和棕色双针腰带(士兵士官用棕色双针腰带多见于阅兵),袖口也有罗马柱袖标但是是机绣的。

步兵大尉阅兵状态,注意他佩戴了阅兵短剑士官长常服,双v袖标可知其军龄超过十年(兵种色看不清)通信兵士官冬季常服,双v袖标可知其军龄超过十年宪兵士官常服,大檐帽帽墙为白色,双v袖标可知其军龄超过十年宪兵军官常服,白色大檐帽是普通大檐帽加白色帽罩的效果

1966年,制服的颜色由原来的灰色偏绿变得更加水泥色(更灰了),色差相当明显,切记不要混用

还有一件比较令人困扰的事情是黑领如何区分军官阅兵服和士兵阅兵服,军官常服和士兵常服。

首先军官服和士兵服用料不同,但一般人并不能通过照片一眼分辨出来,所以并不推荐这个方法去辨别,毕竟还有更简单的方法,这个方法其实主要看两个地方。

一是衣领有无牙线。衣领有牙线的肯定是军官阅兵服。

二是袖子有无牙线。衣领有牙线袖子有牙线就是一所讲的军官阅兵服(有领牙线没袖牙线就是见鬼了),领子无牙线袖子无牙线就是军官常服,领口无牙线袖子有牙线就是士兵,士兵无论是阅兵服还是常服都是袖子有牙线领子没牙线。

条例去他妈对于德国人都适用,东德也不例外,有领牙线和袖牙线的阅兵服也会被一些军官不加罗马柱袖标当常服穿(图找不见了)。

还有一种特殊的士兵阅兵服是由军官阅兵服加上士兵的领章和阅兵罗马柱袖标改制而成,只配发给礼仪部队使用

恩格斯警卫团的仪仗兵,领线和袖线表明这军官服,但是配饰是士兵配饰,注意左袖有袖条

士官也需要单独列出来讲,因为士官服也是一种神奇的东西(不过德军原本就有晋升士官衣服升级的传统,条例去他妈的生动写照)

军官常服改的阅兵服,无袖线无领线士兵服改的阅兵服,有袖线无领线兵服改制的士官常服(有袖线)

帽徽

相当多士官喜欢在自己的大檐帽上使用军官帽徽。早期军官帽徽还是刺绣件的时代士官们可别想这么干,当时士官和士兵一样帽徽都是金属冲压件,而到了后面东德为了节约军费开始将军官帽徽改为冲压件之后,士官们也开始蠢蠢欲动了,毕竟军官帽徽可比士兵帽徽大一圈23333

左边为士兵/官帽徽,右边为军官刺绣帽徽,仅作外形和大小比较,但其实冲压的形状也差不多比如这俩士官,就是用了军官帽徽

1956年建军时帽徽中心为国旗三色圆,但是注意!两边的三色同心圆并不相同!东德是黄在内黑在外,西德是黑在内黄在外!

1962年三色圆徽帽徽更换为圆规锤子徽帽徽。

两德即将合并时东德生产过一批过度用的帽徽,将锤子圆规国徽换成了西德版本的黑内黄外三色圆,但也有一小批是56年建军时的黄内黑外三色圆。

大檐帽

从建军到合并,大檐帽始终存在,陆军的大檐帽为一体式,帽罩不可拆。也不能通过捏帽子钢圈达成变形,帽子的帽型由其填充物决定。

军官和士兵的帽子用料不同,请不要相互替代。

军官风带为铝丝缠绕制成,早期多为右旋风带,后期多见左旋。

东德的大檐帽有许多帽型,但诡异的是这些帽子基本都为1856厂生产,帽型与生产年代没有关系,八十年代也是有马鞍型的帽子,但是不多见。

再介绍下内标,首先:

请不要再说东德的帽子1856年制造了!!!

NVA代表人民军 MdI代表内务部,早期还会有DDR标

较早期的帽子会直接标注年份19xx,后改为字母年份标(有时间再整理发上来)

有一些帽子没有内标,要么是没缝上去,要么是原主人头油分泌旺盛,卖家觉得影响卖相给撕了(顺便说一句,为了头皮健康建议还是最好不要买内标被污染的帽子)。

唯一值得单独讲一下的是宪兵帽子,宪兵军官的白帽子是在陆军普通大檐帽的基础上直接套上白色帽罩,而宪兵士兵是白色帽墙。

领章

1969年以前的军官领章为金属丝刺绣,但刺绣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优秀的金属丝手工刺绣,整齐饱满的外形接近德三领章

手工刺绣领章

而另一种是机绣版的领章,质量普遍不行,是军费削减的产物

机绣军官领章(库存量大,用到了开领时期)

1969年起开始配发简化版的冲压领章,冲压领章根据特征可分为69版和86版

左为86版,右为69版,主要通过大黑边做区分冲压领章背面,四个针脚将冲压件固定在棉布包裹的硬纸板上

士兵士官领章为机绣,直接缝在棉布上再包裹粘贴在硬纸板上

士兵士官的机绣领章

阅兵罗马柱袖章

1956年到1986年存在,86年之后取消,袖章同样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56-1966,军官袖章与领章一样采用金属丝刺绣,1966年后改为冲压直到1986年取消。袖章缝在袖子外侧上每侧两个,共四个,中间为兵种色线。但注意,军官袖章没有机绣版本。

一二排为刺绣,第三排为冲压

士兵士官的阅兵袖章为机绣,中间同样为兵种色

偏绿的底板色,说明这套袖章是66年之前使用的

肩章

从左到右:少尉,中尉,上尉,大尉,军医少校,中校上校,少将,中将,上将,大将(早期肩章)(后期肩章)

如何区分早期型和后期型肩章?

一,看肩拌,长方形肩拌多见于早期,尖头型之后才现。

二,如果是士兵士官肩章可以看用料,粗呢为早,马裤呢为后,士官还可以看士官线,菱形◇纹为早期

三,尉官肩章如果在拌扣处涨开,整个肩章显得很萎蔫(找不到更合适的词形容)的话,基本可以确定是早期,到了八十年代由于各种因素,肩章的质量开始下降,很多尉官肩章出现了渗胶的情况。

四,校官肩章肩章主要看盘花的整齐程度,但这个方法并不适用大多数情况,最好的还是看长短,肩章显得整体短粗一般来说就是早期。

另外,东德的确有入肩式肩章,这个是有实物支撑的说法,但几乎可以断定是私人订制的产物(对的东德也能私人订制)

军官星早期的小一些,后期的大一些,放在一起对比才好比较,东西在家手上无图,莫得办法。

将官星早期近似五角星,后换为正五边形版。

早期将官肩章盘花盘四下,后改为盘五下,四次盘花肩章后变为元帅肩章底板(元帅军衔设而未授)

关于兵种色,到时候我会整理好发上来。

裤子

裤子有马裤和直筒裤两种,军官都能穿,士官士兵只有仪仗部队和参加阅兵的部队才能穿。

其实好像还有一种靴裤,但这个我实在不了解实在抱歉。

入坑时间不长,难免会有错漏,如有错漏请各位大手子评论指正,互相交流学习,谢谢各位!

图源:

1.Uniformen der Nationalen Volksarmee der DDR 1956-1986(同时也是大部分资料的来源)

2.eBay.de

3.我自己拍的

特别感谢浆糊壕指点解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