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多年前,“北漂”湘乡少年创办“一得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墨分五色是哪五种色 150多年前,“北漂”湘乡少年创办“一得阁”

150多年前,“北漂”湘乡少年创办“一得阁”

2023-04-18 22: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一得阁”匾额,为谢崧岱亲笔书写。

到北京去,一定要到琉璃厂大街看看。荣宝斋、宝古斋的古今字画,韵古斋、萃珍斋的金石陶瓷,来熏阁和一得阁的文房四宝,观复斋和庆云堂的历代碑帖,文盛斋的纱灯、宫灯,锦昌店的地毯、壁毯……琉璃厂大街,如今的老北京文化中心,曾经是“北漂者”的“雅游之所”。

清初顺治年间,北京城实行满汉分城居住,汉族官员多住在琉璃厂附近,各地的会馆也多建在此。入京的官员、赶考的学子们自然也在此聚集。文化荟萃,自然也是一方创业沃土,北京西城的城隍庙书商,纷纷在此设摊、开店,各地的古董商接踵而至。

1860年,湖南湘乡少年谢崧岱入京。彼时的琉璃厂大街已经是一条热闹的文化街。他和朋友时常在此选购文房四宝,怀抱着金榜题名的豪情。他不会想到,一场关于墨的革命会由他掀起,他创立的“一得阁”在百年之后,依旧激励着后来的北漂们。

谢崧岱画像。

少年“北漂”专注制墨

清朝咸丰十年(1860),谢崧岱选送国子监太学,从湖南前往北京,正式成为一名北漂,那一年,他12岁。这个少年起点比一般的北漂高得多。祖父谢兴宗,是清朝道光壬午科进士,先后做过浙江、萧山、缙云、义乌、金华等县知县。父亲谢宝鏐是咸丰庚申科进士,曾为户部主事,后转员外郎。书香世家,经济无忧,而且,入读的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不过,明清时代的国子监虽然号称国家最高学府,更多地作为应付科举考试备考的场所,就像现在的高考补习班一样。其主要学生来源主要是全国各府州县按名额贡入之生员,他们只有生员(秀才)的功名。若不再考取功名,毕业以国子监生身份入仕,则多被用做县丞,或教谕、训导等学官,秩低而俸薄,权轻而利小。

少年谢崧岱,独自一人寄居京师,有进士祖父和进士父亲常常写信叮嘱,压力可想而知。

谢崧岱的心志似乎并不在考取功名,倒是对墨情有独钟。每次参加考试后的最大感受是,研墨实在耽误时间,文章还未写完,砚台的墨已干,又得重新研墨,打断思绪,而且研墨容易把墨汁溅到考卷上,影响考生心情,少年的抱怨,大概是不少学子的心声。

谢崧岱参加科举考试落第,据说考官对谢崧岱的评价是,字写得非常好,能得第一名,这种夸奖,实在很难让人开心起来。后人甚至附会,研墨影响了谢崧岱的发挥,以至于名落孙山。

一场关于墨的革新,在谢崧岱的心里萌发,他想要研制一种可以直接使用的墨,不用研磨,“块而砚,砚而盒,盒而汁,古今递变亦其势”,这是少年的雄心。

谢崧岱与夫人合著的《南学制墨札记》中,详细地记录了制墨的方法,在自序中,也写下了谢崧岱研制墨的过程。在国子监期间,谢崧岱与表兄及四川好友刘博万(字炳灵)、饶仪庭(字登逵)、彭葆初(字廷弼)比邻而居。几个好友常灯上取烟、以制墨为乐,好学的谢崧岱博采众长,做了很多实验,颜色或浅或深,或胶性太大,多次失败。“屡诗屡悟,至癸未冬,始渐知收瓶入合之法,遂无忽浅忽深之弊。”几年的摸索,谢崧岱终于研制出与墨块现磨效果相当的墨汁,墨迹光亮、五色俱全、书写流利、香味浓厚、写后易干、永不褪色……

不少学子前来打问制墨方法,谢崧岱毫无保留传授,但是他们制作的墨汁始终不如谢崧岱所制。其他学子甚至一度怀疑谢崧岱有所保留,或者有秘方。后来,谢崧岱把制墨经验写成《南学制墨札记》,将制墨工艺详细记录,“虽熏烟小道,然于实事求是讲求利用之君子,或亦未尝无小助焉”。少年的熏烟小道,是一场关于墨的革命,液体墨汁逐步取代延续千年的固体墨。

制墨,湖南之土产桐油为上

“取顶层之烟,含紫玉之光,乌黑而有神韵,犹如彩云般的艳艺。”这是谢崧岱对墨汁“云头艳”的描述。光绪年间鲍叔蔚专门为谢崧岱研制的“云头艳”写了一篇《云头艳记》,对云头艳的特点,他概述道:“径自成汁,合胶轻重,自我为政,不冱不浸,恰到好处,一绝也;胶轻者多易落色,往往后开未竟,前已擦污,此则胶虽轻而颜不落,二绝也;色乌而闪紫光,一笔足写试卷行半或二行,万非他墨所及,三绝也。”三绝的“云头艳”一度失传,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得阁技术人员搜集整理一得阁史料时,才重新被发掘。

“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天工开物》),谢崧岱把制墨称为“熏烟小道”,是因为在他的制墨八法“取烟第一,研烟第二,和胶第三,去渣第四,收瓶第五,入盒第六,入麝第七,成条第八”中,取烟最为重要。墨分两类,一种是松烟类,第二种是油烟类。前者是松香燃烧收集其烟而成,后者以油料燃料燃烧,收集其烟。从明朝始,油烟基本取代了松烟。在谢崧岱的制墨实验中,油烟比松烟成本低、产量高,“松香一斤,约可得烟三四钱”,“各油得烟之数,约倍于松香,惟桐油则每斤可得烟一两二三钱。”

而且桐油制墨的质量也比松香制墨好,“桐油为上,松香次之,猪油又次之”。在桐油后,他特意注明:系湖南特产之桐油。

《京华老字号》收录了“一得阁”第三代传人张英勤对传统制墨的描述:油烟的做法是在作坊里封闭的屋子里点上数百盏油灯,上面有一层铁皮,油烟不断往上飞起,凝聚在铁板上,最上面的质量最好,被称为云烟,中间的质量稍差称为中烟,下面的最次,称作落地烟。烧油取烟法需要工人定时进到作坊里添油。

在张英勤的讲述里,我们似乎看到一个少年,用家乡的桐油点起数十盏油灯,油烟升起,在铁板凝结,少年细细刮下凝质,研烟,和胶,去渣,收瓶,入盒,加入冰片等香料(谢崧岱的制墨八法认为,传统的加入麝香,多费而实无益),成条,加工成墨汁,满脸骄傲,也浑身墨色。他研制的墨汁终于成功,他没有把研制的墨汁再次带上考场,而是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经商,墨汁的百年商业传奇,即将开始。

“一得阁”匾额,为谢崧岱亲笔书写。

琉璃厂大街的“得阁”。

在琉璃厂开设第一家墨汁店

墨,在公元前2500年的古埃及和中国就已使用,用灯黑和动物胶或树胶的溶液一起研磨,制成棒状,自然干燥而成。魏晋时期出现漆烟、松烟制作的“墨丸”,后来逐步发展为墨锭。南唐时期墨块使用已经盛行。明清时期有“宫廷御墨”“贡墨”“礼品墨”,其中以徽墨最为有名,在不少资料中,墨的革新者谢崧岱甚至一度被当作安徽人。

谢崧岱研制出墨汁,在各会馆和赴科举的学子中售卖,墨汁在文人群体中的反响并不十分强烈。文人固执,不愿意很快放弃研墨的仪式感。最先接受墨汁的,是更具备实用主义的账房先生,然后才在文人圈子里流行开来。

同治四年(1865),17岁的谢崧岱在北京琉璃厂44号开设了第一家经营墨汁的店铺,店铺坐落于东琉璃厂中部北侧,二层小楼,前有游廊,东靠东北园胡同,西依双鱼胡同,与其他商店互不衔接,两条胡同像轿杠抬着墨汁店。取名“一得阁”,取“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之意,这副对联像是说墨汁,也像说落第下海的自己,有少年的豪情,也有与年龄不符的谦虚和老成。一得阁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逢年过节,或者收徒之时,必先拜墨圣,再拜掌柜。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墨经》作者晁季一、明代《墨法集要》作者沈继孙被谢崧岱尊为三大墨圣。他吸收苏东坡的“书窗拾轻煤,佛帐扫余馥,辛勤破千夜,收此一寸金”。取烟之法,受晁季一和胶启发,而沈继孙的《墨法集要》被他称作“集墨家大成,为造墨家空前绝后之书”。创新者谢崧岱,以仪式表达对先行者的尊重,这种仪式延续至今。

一得阁第一代传人徐洁滨,应该就在这种古老的仪式中感受到了某种责任。来自河北农村的16岁少年来到北京,进入“一得阁”学徒,1908年成为掌柜,那时,他不过21岁。徐洁滨接管一得阁后,学习南方的制墨技艺,潜心钻研、严格选料,在广安门大街124号设制烟作坊,烧制油烟和松烟。他将桐油、花生油、豆油、柴油和松香燃烧后的轻烟末制成“云烟”,开创了名牌“惜如金”。1925年,徐洁滨注册“一得阁”商标,在天津、上海、西安、郑州等文人云集的大城市先后开设分店,所用原材料也由国内扩展到国外,如黑烟就使用了美国黑、德国黑等国外材料。一得阁的发展,在这个时候达到顶峰。只是,谢崧岱没有看到一得阁最辉煌的时候,也不会想到,自己因为墨汁而被人们长久记住。

1899年5月6日,谢崧岱于北京寓所去世,灵柩由子孙护送南下回到故乡,葬于湘乡鹤山十五都联第大屋后(今鹤后乡),结束了自己30多年的“北漂”生涯。

足以告慰谢崧岱的是,百年时光过去,一得阁依旧矗立在琉璃厂大街,一得阁墨畅销全国各地。他的故事依旧激励着百年后在北京漂泊的湖南人。人们记住了那个来自湖南的落第者。

潇湘晨报记者唐兵兵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