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传统一半是现代:广州增城守护历史文化,活化利用激发活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增城区新塘镇发展前景如何 一半是传统一半是现代:广州增城守护历史文化,活化利用激发活力

一半是传统一半是现代:广州增城守护历史文化,活化利用激发活力

2024-07-09 14: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增城的历史文化保护和活化利用。 视频拍摄制作 澎湃新闻记者 张婉茹(01:15)广州市增城区是一座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千年古邑,是岭南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在增城,庙宇、楼台、老树皆有故事;橄雕、竹编、纺织,各种工艺皆有传承。

1月8日,“广州东部中心·澎湃活力增城”全国体育名将名家名记探增城活动正式启动。近40名体育名将、名家、名记和体育网络名人大咖,实地探访瓜岭村、正果老街、吾乡石屋等地,深入了解增城的历史文化,探寻文旅体融合发展的增城路径。

历史文化塑造增城城市品格

古居、祠堂、老树组成了瓜岭村的“最佳构图”。

瓜岭村位于增城区新塘镇东北部,始建于明朝,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明成宗年间,黄爱闲一族群迁至此开村,定名瓜岭,又名瓜洲,取瓜瓞绵绵之意。这里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历史风貌,历史文化独特,文物古迹众多,是典型的岭南水乡。

增城瓜岭村保存完整的水上碉楼宁远楼。  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王珏玮 摄

作为百年古村,瓜岭村至今仍完整保存着宁远碉楼、黄氏公祠、南华书院等明清时期岭南民居建筑,拥有20处不可移动文物和上万平方米的华侨建筑。

“瓜岭村是广东省有名的侨乡。”瓜岭村万家吾乡负责人陈桂明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介绍,该村户籍人口只有800多人,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却超过3000人,侨文化是该村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走进瓜岭村游客中心,就能看到陈列在柜的华侨史料。华侨护照、居住证、侨民登记证、侨汇票、书信、奖章等一大批珍贵的资料充斥着记忆,诉说着乡愁。

“东方日出照瓜洲,碧水环村汇海流。历代耕耘乘古渡,沧桑繁衍记回眸。”陈桂明说,“老祖宗留下来的古村落文化,以及先人爱国爱乡、勤劳致富的故事,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除了古村人文中的岭南风韵,历史文化名人也是增城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没想到增城的文化这么丰富。”参观完何仙姑家庙,来自江苏省的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黄啟元感叹道,“以前只知道何仙姑是广东这边的,但没想到她与增城有这么大的渊源。”

增城瓜岭村保存完整的老建筑群。

除了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人物何仙姑,人杰地灵的增城还诞生了许多名士豪杰。这里有岭南进士第一人古成之,有粤词之祖崔与之,有明代大儒湛若水,有新兴客家学奠基人赖际熙……这座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古邑,文脉悠悠,文化灼灼。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绽放思想的光辉,无数迁客骚人在此聊发悲时伤秋之悯。

中国田径协会新闻委员会委员、上海体育大学副教授陈国强说:“我个人是很看重历史文化的,这次探访让我对增城历史有了很多新的认识。无论是何仙姑这样的神话传说,还是瓜岭村、正果老街这样的古迹,都是很有辨识度的文化。”

增城九重,其高几里?

从增城之名始见于楚辞《天问》,到何仙姑的故事广为流传;从后汉在此置县,到增城成为文人墨客梦萦魂牵之地。千百年里,增城的山,增城的水,见证了历史,化成了人文。

在活化利用中激发活力

如今,瓜岭村的古居在,祠堂在,老树在,一切都没变,只不过“最佳构图”要添上“游客”这个新元素——而这要从瓜岭村的保护与更新说起。

瓜岭村作为一个拥有500多年历史、广州唯一的水上清代建筑民居群的古村落,对保护和更新有着极高的要求。

增城瓜岭村民宅上的壁画。

为此,瓜岭村引进专业公司,围绕祠堂文化、侨乡文化、非遗文化三条主线,在保护水道、碉楼、祠堂、荔枝林、水上清代建筑民居群等资源的同时,积极开展乡村建设,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村容村貌。

陈桂明介绍,在对瓜岭村进行保护和利用时,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原则,防止大拆大建,通过对古建筑进行修葺和利用,使村里的古建筑得到很好的保护。

“改造之后,并不会影响居民的居住;相反,许多游客慕名而来,给村民拓展了收入来源。”陈桂明说,更新改造后,村民的收入多了,日子也更红火了,整个村子都更有活力了。

在50多公里外的吾乡石屋,“修旧如旧”的理念也让一个“空心村”重拾活力。

吾乡石屋位于增城区派潭镇邓村,建于清朝道光年间,是珠三角保存较为完好的客家围龙屋聚落。

增城区派潭镇邓村的“吾乡石屋”酒店外观。

据工作人员介绍,邓村的石屋虽历史悠久,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邓村逐渐成了“空心村”。

后来,随着对石屋的改造,一方面保留了祠堂、碉楼、合院、青砖褐瓦、屋檐雕花等传统元素,一方面将客家围屋与现代酒店管理模式相结合,通过文旅赋能,实现了“空心村”向“网红村”的蜕变。

“增城对文物古迹的活化利用令我印象特别深刻。”资深媒体人、旅游博主胡俊说,对老房子和古迹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利用非常有意义,且活化利用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前沿的理念,增城区在这一点是走在前列的。

除了对村落的更新与保护,老街也是增城区活化利用的重要对象。

走在增城正果老街,可以看到很多在拍照的文艺青年。

正果老街依增江河而建,保存下来的岭南历史建筑有建于清代同治年间的青砖大屋“梁宅”,有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供销社大楼(圆角楼)、骑楼等,如今大多已经修旧如旧,成为远近闻名的小食街。老街内建筑新旧交替,商铺林立,云吞、濑粉、鱼面、艾糍、濑锅边、竹筒饭、蛋散、虾堆、豆糠糍、咸水角等各式各样的地道乡村美食应有尽有,其中云吞一直占据着正果美食的C位,许多人为此慕名而来。

增城正果老街。

“这里的非遗美食令我眼前一亮。”提到美食,胡俊也有话要说,“增城的非遗美食并非追求复杂的工序或者猎奇的口味,而是用相对日常的美食让人体会到当地的风味,我认为这很好。”

其实,在增城人的心中,正果老街不仅仅是一条美食街,还是畲乡风情街、特色建筑文化街,更是一条致富街。

正果老街负责人王琳告诉澎湃新闻,老街从2018年开始微改造,改造前这里的人口是外流的,随着改造的进行,不少人返乡创业并致富,现在已成为网红旅游目的地。

正果老街里做云吞的店员。

“我们整个老街真的是政府搭台,百姓唱戏,受益最大的就是当地的居民。”王琳说,“我们这个地方的老百姓是实实在在地富起来了。”

一半是传统一半是现代的文化地标

增城区增江街另有一处老建筑修缮利用的网红景点——1978电影小镇,其前身是增城老糖纸厂,通过对厂区以及周边的旧厂房、旧仓库和周边散落民居旧村庄进行创意性整合开发,微改造成为一处旅游景点,涵盖了吃、喝、玩、乐、住等多种文化、娱乐、休闲体验,是增城最大的综合性文创旅游产业聚集区。

增城1978电影小镇。

莲塘村位于增城区荔城街北部,青山环抱,增江流过,拥有千亩榄林古荔竹海,以绿道游、生态游闻名,建有自行车休闲健身道。

在莲塘村,游客们可以观光、休闲娱乐、健身、还可以品尝地道农家美食。2019年9月24日,莲塘村被评为首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当过兵的莲塘村民宿老板不惧刚做过白内障手术,坚持带领调研团走进民宿,高兴地介绍着哪座房屋是用多少年的老建筑改建的,哪棵果树有着200多年的历史。

珠江钢琴艺术馆内展示的钢琴。

探访增城历史和文化,不能错过珠江钢琴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内建有艺术馆、音乐厅等作为科普基地。这里是国家文化产业基地、广东省工业旅游示范单位,也是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基地、广州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展示众多著名钢琴和背后的故事,其中一架外表做成《清明上河图》画面的钢琴、一架外观设计成法拉利跑车的红色钢琴格外引人注目。

当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现代化的业态也能与古镇老街巧妙相融。增城的古村古迹,就像是一颗颗镶嵌在现代文明之中的历史珍珠,随着保护工作与文旅工作的推进,它们正焕发出新生的光彩,让市民和游客在享受现代化发展成果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那份厚重的历史文化。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