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铺贴有“厚薄”之分,一篇文看懂瓷砖铺贴工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墙砖铺贴做法 瓷砖铺贴有“厚薄”之分,一篇文看懂瓷砖铺贴工艺

瓷砖铺贴有“厚薄”之分,一篇文看懂瓷砖铺贴工艺

2023-11-19 19: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作为装修主材,瓷砖既能装饰家居,又起到保护墙地面的作用,是现代家庭装修时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随着瓷砖工艺的发展,瓷砖的体量、质地、密度都在不断提升,吸水率不断降低,传统厚贴工艺已经不能满足瓷砖的铺贴,会造成瓷砖的空鼓、脱落等问题。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贴砖工艺也在不断与时俱进,从“厚贴”变成了“薄贴”。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厚贴?什么又是薄贴?薄贴工艺比起传统的厚贴工艺到底好在哪?今天跟大家分享“瓷砖厚贴”和“瓷砖薄贴”究竟有什么区别。

瓷砖厚贴和瓷砖薄贴是什么?

瓷砖厚贴法:是一种传统瓷砖铺贴方式,主要是将一定比例的水泥砂浆或粘接砂浆涂抹于瓷砖背面,然后再粘贴到墙面等基面上。其粘贴材料的厚度一般为20-30mm,被视为“厚贴”。

瓷砖薄贴法:“薄贴”是相对于“厚贴”而言的,是一种新型的瓷砖铺贴方式,主要是用专业的瓷砖粘合剂及齿型刮,在施工的基层先将瓷砖粘合剂疏刮成条纹状,然后再铺贴瓷砖。其粘接砂浆厚度为3~5mm,被视为“薄贴”。

瓷砖厚贴和瓷砖薄贴有什么不同?

无论是厚贴法还是薄贴法,都是为了保证粘贴力和减少瓷砖空鼓。那么,“厚薄”两种瓷砖铺贴工艺究竟有什么不同?

1、用材要求不同

瓷砖厚贴法:水泥砂浆为主,铺贴厚度大,粘贴不牢固,使用材料多,易空鼓。

需要用水配比水泥、沙子调制水泥砂浆,因此水泥配比是否合理、材料用量是否到位、搅拌是否均匀都会影响水泥砂浆的质量问题。该种铺贴法主要是水泥来提供粘合力,沙子起辅助性的作用,防止水泥的拉力过大,损坏瓷砖。若沙子过多,瓷砖下方容易出现砂层,严重的可能出现空鼓;若水泥过多,拉力过大,瓷砖就可能开裂。

瓷砖薄贴法:瓷砖胶为主,质量更好,空鼓率极低,不易开裂,牢固性强。

如今的瓷砖质地越来越坚硬,吸水率越来越低,只依靠水泥砂浆是很难固定瓷砖的,需要瓷砖胶来辅助粘贴。水泥砂浆适合在稳定的基层上贴吸水率大于10%的陶质砖,瓷砖胶则适合在各类基层贴各种吸水率的瓷砖。而薄贴法在铺贴时所采用的瓷砖胶,直接兑水即可使用,不需要现场配比水泥砂浆,质量标准容易把握、粘结强度比较高,施工效率也大大提高。

相比于传统的水泥砂浆,瓷砖胶在安全品质、使用寿命,以及在长远的经济效益上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雨虹防水产品线齐全,涵盖了防水涂料、加固剂、瓷砖胶、靓缝剂、填缝剂等众多产品。其中,针对不同材质瓷砖的铺贴,雨虹防水推出多款高品质雨虹瓷砖胶产品,包括适用于釉面砖的C100强力型瓷砖胶、适用于玻化砖的C200超强力(玻化砖)型瓷砖胶、适用于石材和马赛克的C300石材型瓷砖胶。此外,更有适用于室内外铺贴各种瓷砖铺贴的C400超强力(全玻化砖)型瓷砖胶等。总的来说,雨虹瓷砖胶具有以下特点:

1、以优质水泥为无机胶凝材料,精制砂为骨料;

2、添加多种功能型添加剂;

3、产品形态为粉状环保型瓷砖胶;

4、抗下滑,粘结强度高,不空鼓;

5、施工方便,施工速度约为水泥砂浆的2倍……

2、技术水平要求不同

瓷砖厚贴法:需要手艺熟练的技术工人进行铺贴。

基本是按照施工师傅的经验和手感来调和的,受人为主观影响较大。比如,水泥砂浆的调和比例是不固定的,需要在现场做出适当的调整,比如水泥的标号和沙子的粗细程度不一样,最终的调和比例也就不一样。若处理不到位,很容易引发瓷砖空鼓、开裂等问题。

瓷砖薄贴法:操作难度小,对瓦工的熟练程度要求相对低些。

粘接材料是工厂预先配比好的高粘结性瓷砖胶,现场直接加水配比使用,比施工师傅现场配置的更加科学。此外,由于操作简单,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人只需要涂上瓷砖胶,用齿型刮刀来涂抹均匀即可,铺贴时效率大大提高,工期进展更快。

3、工艺要求不同

瓷砖厚贴法:需要对瓷砖进行浸水处理。

需要对墙体进行基层处理与拉毛,处理完后即可进行铺贴;瓷砖需要进行浸水处理。

瓷砖薄贴法:对墙体平整度要求更高。

需要对墙体进行基层处理与拉毛,若墙体不平整需进行找平,但不需要对瓷砖进行浸水处理。

4、厚度用工用量不同

瓷砖厚贴法:费力效率低

厚度一般在20-30mm,若想既美观又保证质量,施工时通常一天只能铺8-10平米左右。

瓷砖薄贴法:高效率、省空间

厚度只需要3-5mm,基层找平的情况下,通常一天可铺贴20平米。相对厚贴,薄贴的厚度低很多,能节约不少空间。

总的来说,相对于瓷砖厚贴,瓷砖薄贴具有施工效率高,要求低;厚度低,更能节省空间和用料;质量更好,空鼓率极低,不易开裂,牢固性强等优点。凭借着绝对优势,瓷砖薄贴工艺现已成为时下流行的瓷砖铺贴方式。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