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做基金配置?介绍一个人人都能用的方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基金组合介绍 该怎么做基金配置?介绍一个人人都能用的方案

该怎么做基金配置?介绍一个人人都能用的方案

2024-07-01 02: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们都知道资产配置的重要性,但也有不少客户跟提到,在实践中构建基金组合时,经常不知道该买什么、该买多少。

  今天就跟大家介绍一种资产配置中常用的“核心-卫星”策略,以及我们如何应用这一策略构建基金组合。

  什么是“核心-卫星”策略?

  “核心-卫星”策略诞生于90年代,目前是全球投资市场主流的资产配置策略之一。全球著名的资产管理机构如先锋、瑞银、巴克莱等都在应用这一策略。

  通常来说,“核心-卫星”策略是将资产分为两个部分:较高比例的核心部分、较低比例的卫星部分。

  核心部分的配置一般占整体资产70-80%的比重,目标是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追求稳健的长期收益。核心资产原则上不会频繁变动,仅进行少许调整,是整个组合的“压舱石”。

  卫星部分则一般占资产20-30%的比例,目的是为了提高整个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可以投资于风险较高的品种,风格以进攻为主。卫星资产通常会根据市场判断,进行相对高频的轮动操作。

  核心资产和卫星资产的比重可以根据投资的风险偏好调整。

  风险承受能力一般并且希望获取稳健收益的投资者,核心资产的配置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例如构建一个“核心(80-90%)+卫星(10-20%)”的组合。

  而对于风险承受能力比较高、希望获取更高收益的投资者,则可以适度提高卫星资产比例,例如“核心(60-70%)+卫星(30-40%)”。

  “核心-卫星”策略的优势?

  这一策略在基金投资中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帮助呢?

  首先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说,核心+卫星的搭配使得不同类别资产之间具有较低的相关性,可以降低单一类别资产集中度过高的风险,在风险和收益之间构建一种平衡。

  其次是易于管理,“核心-卫星”策略有利于我们解决基金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低频交易和高频交易、稳健投资和超额收益之间的矛盾。

  例如,经常见到投资者问“XX基金应该是长期持有还是见好就收”的问题,我们其实可以参考“核心-卫星”策略的逻辑,通过区分这只产品是属于核心仓位还是卫星仓位,确定好投资目标,再来判断是长期拿着,还是短期做个波段就卖掉。

  如何实现“核心-卫星”的资产配置?

  第一步

  确定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设定“核心-卫星”的配置比例范围

  在进行投资之前,投资者应当先确定自己的投资目标,如预期收益是多少,为此能够承担的最大损失有多大,计划的投资期限有多长等等。

  在确定了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就可以在股票、债券、大宗商品等资产类别中进行搭配,确定符合自己投资目标的配置比例。

  第二步

  进行“核心”和“卫星”的具体配置

  对于核心仓位,由于该部分是作为组合“压舱石”的存在,在具体品种的选择上,需要更注重风险的控制。

  例如,稳健型投资者可以考虑将债券基金、“固收+”基金等作为核心资产;进取型投资者则可以考虑宽基指数基金,或者适合中长期持有的、过往业绩比较稳定的主动管理型基金等等。

  对于卫星仓位,定位则更加灵活,可以考虑将一些行业指数基金,或者行业主题的主动管理型基金等作为卫星资产,通过密切跟踪市场走势变化,捕捉投资热点,以求增强收益。

  (文章来源:广发基金)

(责任编辑:93)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