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城市因记忆而存在 致知

致知

#致知 |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西关的符号记忆要素

符号记忆是记忆主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对城市中各种符号意向进行记忆编码,构成集体记忆的一部分。符号记忆涵盖了物质符号记忆和非物资符号记忆两个部分,本节为了叙述方便把二者分开讨论,但是在城市记忆中,这两种符号记忆要素并不会完全割裂单独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比如我们可以通过非物质符号记忆中的地名了解物质符号记忆中的标志物。

物质符号记忆要素

区域

在今广州城市快速发展中,或许只有西关地区才能看到广州千年的历史脉络,历史的因缘际会在此构成独特的景观,代表岭南遗韵的荔枝湾,百年商埠的十三行,熙熙攘攘的骑楼街,至尚欧风的沙面岛,近代风情的沿江路,这些区域构成了西关地区的独特风貌,也是广州的城市记忆,像一卷长卷缓缓叙述广州千年的城市发展历史。

(一)荔枝湾

荔枝湾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一直是有名的消暑游乐之地。今天的荔湾区得名于荔枝湾。荔枝湾有新旧之分。旧者位于荔湾路驷马涌彩虹桥附近,是荔枝湾故址。新荔枝湾指位于龙津路到多宝路一带,即泮塘周围的(上、下)西关涌,从清末起被称为新荔枝湾。如今的“荔枝湾”,多指后者。

清末荔枝湾范围及照片

图片来源:《广州旧影》P65

“陆贾初至南越,筑成于番禺西浒以侍佗,名曰陆贾城,其遗址在西郊十里……有荔枝湾、花坞、藕溏之饶,盖陆贾之所经营也。”

——明·屈大均《广州新语》

荔枝湾最早可追溯至公元 206 年赵佗在广州自立为南越王,汉朝统一中原后,派使者陆贾来广州劝降,其时曾在广州西郊筑土城为驻地。从明末屈大均写的《广州新语》中可知,早在公元 200 年就有了荔枝湾。

在唐朝末期公元 917 年,南汉政权末代国主刘鋹在荔枝湾经营“昌华苑”,每当荔枝成熟时便开“红云宴”,其范围西及荔枝湾,北至流花桥,荔枝湾故址亦在宫苑的范围内。

“荔枝湾在城西七里,古图经云广袤三十余里,南汉创昌华苑于其上,今皆居民。”

——清嘉庆年间·仇池石《羊城古钞》

至宋以后,荔枝湾不再是帝王宫禁之地,昌华苑逐渐变成菜畦藕溏。然而“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风光,在明代仍属于羊城八景之一的“荔湾渔唱”。西园地区(包括泮塘和荔枝湾)一直是广州的风景区,清初张心泰《粤游小志》就有描述荔枝湾的景色:“松桧之外杂植荔枝。….夏日,泊画船绿荫下,枝叶萌覆,缈不知人间有歊蒸汽,故宫三十六,虽蔓草荒烟,而夕阳明灭中,犹想当日红云宴。”

清末,广州行商中的世界首富潘仕成所经营的海山仙馆地点就是在荔枝湾的西边,其范围基本在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和对岸一片地,至蓬莱路一段。1849 年,从夏銮曾为潘仕成画的《海山仙馆》图卷可一窥盛景。此外,海山仙馆也有为人传颂的嵌字门联:“海上神山,仙人旧馆。”这八个字中嵌入“海山仙馆”四个字,也是园子名字由来。

这座海山仙馆中由亭台楼榭和曲桥荷荔组成一幅园林盛景。在潘仕成被抄家后,海山仙馆被分为“彭园”和“荔香园”,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孙中山、廖仲恺、陈独秀等人都先后到过荔香园做客啖荔。

建国以后,1956 年荔湾区动员全区人民在荔枝湾涌畔和泮塘一带开挖了三个人工湖,建成了荔湾湖公园,公园中既包含了原荔枝湾,也有千年古庙——仁威庙,还有在“古之花坞”上建造的园林酒家——泮溪酒家。

荔枝湾历史变迁

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两千多年来荔枝湾的发展变迁,构成广州的城市记忆的一部分,从南越时期到建国以来,荔枝湾承载广州人的集体记忆和情感认同。它所蕴含的意义早已超过一个符号记忆要素所带承载的内容,同时也谱写着广州历史文化的进程和故事。

(二)十三行

“十字门开向两洋,洋船争出事官商。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屈大均 《广州新语》 广州竹枝词

学者一般认为《广东新语》成书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 年)前后,“十三行”作为地名应该在当时就被广为认知,其位置在今天文化公园和十三行路一带。在西欧大航海背景下,清政府决定开海贸易,广州的十三行因此成为了海上贸易发展史的代名词。当时西欧的大航海时代兴起后,中国的生丝通过马尼拉大帆船在菲律宾与美洲生产的白银发生贸易,中国开始纳入西欧人主导的全球贸易市场。康熙设立海关的做法,使传统的朝贡贸易向近代贸易发生很大的转变,促进了沿海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在一口通商之后,更加强了粤海关的地位,使十三行成为号称金山银山的“天子南库”。

当时的买办商人为了保持竞争优势,成立了“十三行”公行制度,对外实现贸易垄断,先后出现一批富可敌国的行商。在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开发更多的口岸与西方贸易,十三行的垄断地位被逐渐打破,逐渐失去优势地位。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56 年),广州军民愤恨英法联军炮击广州并焚烧民居的行为,“出城烧十三洋行,毁灭英美法商馆”,十三行商馆一带成为焦土,往日的繁华一蹶不振。

十三行 十三行大火 十三行今昔对比

十三行历史图像 图片来源:《珠江风貌.澳门、广州及香港》P122

随着外国商人在华的权力逐渐变大而在不断变化,十三行建筑形式建筑风格从传统的中式慢慢受到西方建筑形式影响,直至后来出现西方殖民地式样的外廊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业对城市风貌的影响。今天的“十三行路”是民国时开辟的,保留下“十三行”的名称,供后人纪念这段历史。建国后,这里建立起华南土特产交流会,后又改成文化公园,今聚集了多家大型的服装批发市场和电子商品批发市场。时隔 100年后,今天的十三行又是摩肩接踵,商业繁华,只是短短的老街没有留下当年的痕迹,只有以前的街道名:故衣街、打石街、杉木栏街、装帽街,可以想象当时这里万国衣裳,货如轮转的情形。

(三)沙面

沙面原来是珠江冲击而成的沙洲,位于珠江白鹅潭畔。古名为拾翠洲,曾是广州海上交通的门户,唐代在这里修建有“津亭”,明代又修建码头“华节亭”,是华洋商船的重要码头。清代中叶,西固炮台建于此,是广州三道海防线中的最后一道。同时又是当时达官贵人、文人骚客寻欢作乐之地。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描绘了沙面的莺歌燕语,妓船鳞集,陈设豪华,庖厨精美。但是在广州人的记忆中,沙面岛最深刻的影响是 1861年被英、法作为租界的存在。

鸦片战争期间,十三行被严重破坏,英法两个借口“恢复商馆洋行”,向清政府强租沙面。但是出于对安全的考虑,英法两国将沙面与陆地相连的水道挖深加阔,成为一条把沙面和沙基分开的河道,沙面岛由此成型,由于其处于与城市隔离开来的独特的位置和自身为租界的独特性质,沙面的规划建设完全独立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并采用西方的模式进行。在近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指导下规划建设,通过道路组成骨架,中央的沙面大街为主要干道、沿江环道和南北纵道为支路,搭建起一个方形小型社区骨架,这是是岭南地区第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城市规划。沙面建成后,大量银行和商行入驻。

据记载,沙面大街两旁有 18 栋建筑曾先后属于不同的银行,怡和洋行,渣甸洋行等更是把总代理设在了沙面,十三行在广州外贸业务被沙面全面替代,沙面成了一个新兴的金融贸易区。

沙面历史照片

图片来源:http://www.sohu.com/a/163571003_607970

抗战胜利后,宋子文签署《广州租界官有资产与官有义务债务清理委员会令》,开展接收沙面租界的工作,到 1948 年全面接收完成。自此长达 85 年的沙面租界历史被终结。1996 年,沙面岛整体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沙面岛的良好管理和建设,在文化层面上,加深了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也向国人展现了西方的建筑样式、文化等。也成为广州城市记忆的一部分。

(四)沿江西路

民国后,当时的城市建设者认为城墙是城市发展的桎梏,于是兴起了拆城运动。1920年前后,民国政府拆完江边城墙后填江造堤,建起长堤大马路。汇聚了那个年代最新式的酒店、百货公司和娱乐场等,江边一带日益繁华,成为广州的“外滩”。1932 年后在长堤外加一道新堤,东连海珠石,西街黄沙大道,定名为新堤大马路,1981 年改为沿江西路。

位于西关范围内的沿江西路(人民中路以西),有粤海关的鼎盛与衰落,从一口通商的孤傲到关税由外国人把持的耻辱,历经迁徙和重建。1914 年民国三年,由英国建筑师戴卫德·迪克(David C. Dick)按照西方古典主义的建筑比例形式设计的粤海关大楼工程举行奠基仪式,并于民国五年落成,粤海关大楼是现时全国历史最长的海关大楼。有塔影楼的耸立与孤独,其屹立在珠江边上,是新会籍陈少白先生所建的联兴码头事务所兼住宅,见证了中国近代的风云诡谲。有沙基纪念碑的驻立与沉重,见证着一百年前“五卅”反帝运动,是中华民族为主权而斗争的血泪记忆。有南方大厦的巍峨与倾颓,建于民国初年(1922 年),是中国最早的“摩天大楼”,而今早已繁华不再。邮政博物馆始建于 1916 年(民国五年),历经百年沧桑,先后作为邮政机构的办公楼,并于 2002 年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短短不到 500 米的道路之间,承载着广州几代人的记忆,也见证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

沿江西历史照片

图片来源:http://www.sohu.com/a/163571003_607970

景观

自然景观格局是城市记忆中重要的符号记忆元素。每个城市的独特性都来源于自然景观格局的特征和所处的位置,城市的自然景观与城市发展联系在一起,以及与城市中社会群体的成长过程和日常生活保持紧密的联系,自然景观格局对城市的起源和形态演变也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自然景观会被赋予重要的意义,是城市记忆的重要部分,也是城市情感认同的基础。

(一)西关平原

西关平原是广州最大的平原,由江河泥沙淤积而成,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逐渐成为广州市区最富庶的地区。清代以来,西关大屋、西关少爷已是富人阶级的代表。

黄沙大道、六二三马路古代是沿着珠江的河边地,呈向南突出弧形,属于河流突岸,使河水冲向芳村、河南,使西关平原向西南不断堆积,从而形成大片平原。由此也导致向西向南平原扩展是占积珠江河滩所成立的平原,故地势较低,东北地势较高,也较早成为田地。光复北路一带地势较高,由石岗街(中山七路东)到西山(现已不存,今天人民北路和东风路交叉位置)地势最高,成为上西关。以南地势低落成为下西关,最低是丛桂路涌边。因此一旦下雨,珠江涨潮,都会淹入内街,雨停水退,可见地势地平所致,所以西关地区也有“半塘”之称。

西关平原外销画

图片来源:《异趣同辉.清代外销画艺术精品集》P160

(二)珠江河岸变迁

西关西南面为珠江,现在的西关平原是对珠江不断侵蚀的结果。由古代文献可知,唐代以前彩虹桥到广州城间有大路和驷马涌码头区相通,这里四周有丘陵台地,地势较高,成陆较早。而今下西关区仍为沼泽河汊地区,到汉初,逢源区已是沼泽,与唐半塘相似。六朝时期,西关沼泽成陆较多,西关平原向南扩展,如达摩登陆建西来庵的西来初地(下九路北侧西来正街一带)在 526 年已经是码头。唐代西关平原已扩至半塘以下,因半塘处已有南汉园林(显德园、华林园),此时西关平原大部分已经形成。宋代杨万里的诗:“大海更在小海东,西庙不如东庙雄。”证明南海西庙处是江边,位于今文昌路广州酒家一带。明代平原又向南扩展了一段,十八甫大观河、下西关涌已大部份成陆,十三行街已是江边地。同时明代已经有黄沙生成,清代江岸更加明确,如黄沙扩大,沙面及沿江西路一带的填筑,十三行外商业修建码头占地等。而沙面和黄沙都是在近代由水下沙堤发展成陆的,沙面以前叫中流沙,是正当珠江中留位置,今天沙面和西关平原连岸使因为沙面北面河道淤积的结构。

西关珠江河岸变迁示意

图片来源:《荔湾风采》P32

(三)河涌

水是西关记忆的核心部分,西关平原临近珠江、地势低洼,水道纵横,主要有驷马涌、澳口涌、上西关涌、下西关涌、柳波涌和荔枝涌等河涌以及其间人工开凿的沟渠。由于驷马涌、澳口涌不在本文西关的研究范围中,因此并不详细展开论述。

上西关涌是驷马涌南的陈家祠附近的南流一支,与长寿寺顺母桥一支会与半塘村南,再经荔枝湾出增埗河,及向南由柳波涌出白鹅潭。上西关上段基本淤平成陆,龙津段要过逢源路才显涌形,已接近荔湾湖。下西关涌上游在华林寺南面,下游在昌华大街入柳波涌出黄沙沙基涌。中游在多宝坊分为两支,一支东伸至华林寺南,一支南至大观河,是西关最为繁华之地。清代誉为“八桥之盛”,有汇源桥、蓬莱桥、三圣桥、志喜桥、永宁桥、牛乳桥、大观桥、德兴桥等,今所有桥均被废为渠箱。下西关涌淤平快,清代住宅新建时把整条涌淤平开街,形成诸街如多宝街、宝华街等。

柳波涌以前与珠江平行,北为蓬莱基。明代有“柳荫潮浪”宽阔景色,清代时是渔船聚泊之地,有“柳丝千缕系渔舟”的诗句。民国时期为水上居民区,日寇轰炸后,涌淤塞改道荔湾涌出珠江,建国后修黄沙大道才改为渠道。

荔枝涌是由古代荔枝湾逐渐淤成的,由湾变涌,今天的荔枝涌主要指半塘口下的上西关涌出珠江水道而言。古代荔枝湾并不限于今泮塘和荔湾湖一带。西关涌外围都是荔枝湾,北至驷马涌,南至黄沙,有“千里红云,八桥画舫”之称。虽然逐渐变湾为涌但至清时仍然是风景胜处,沿涌名园遍布,有潘园海山仙馆、唐荔园、张氏听松园、邓氏杏林庄、李氏景苏园、叶氏小田园等等。荔枝涌是西关水患根源,建荔湾湖与涌测,引水入湖仍不能解决,与 1964 年建闸挡潮才免水患。

(四)池塘

西关地区由于地势低洼,池塘沼泽众多。泮塘以西在民国时期仍是池塘区,海山仙馆、荔香园等名园都是利用池塘地形兴建,设有船只入城。池塘都是平行于江面,成串排列,这是因为村民按江岸不断向前淤积的地方围垦浅水滩地的结果。沧海桑田,新围垦地先变成大塘成列,再变浅滩,最后成田地,泮塘出产的“五秀”,都是沼泽植物。这也导致了后期围垦的池塘比泮塘的水深浅,使平原洼地的水不易排出,容易引发水患。

街道

西关的街道可以分为中式街道、西式街道以及极具西关特色的水街。在本节中中式街道是指西关传统的街道,并未受到西方影响;水街是指西关特有涌边街道以及船只拼合而成的水街;西式街道是指沙面岛上受西方殖民影响的西式大街,和民国初年拆城之后出现的新式道路,以骑楼和沿江路景观为主。

(一)中式街道

西关地区位于城外,主要以民居还商业为主,其街道也由于其功能具有相应的特点。西关地区由于商业发达,在现有的很多历史图像中看到的传统街道都以商业街为主,但是传统民居之间的街巷也有独特之处。由于西关的人口密度大,且气候炎热,使西关各村落的街巷具有窄小,狭长且有植被覆盖。从现存的街巷照片可以看到民居的墙围合成的街巷空间尺度十分宜人,街道高宽比 D/H 小于 1,种植有植被遮阴,这给岭南炎热的气候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氛围。

传统的中式商业街同样街道尺度不大,临街建筑 1-2 层,紧密排列在街道上空的招牌,反映了东方高密度商业城市的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城市记忆和商业景观。《清稗类钞》中就有描述::在商店门口悬挂有招牌用来招揽买家,这种叫“市招”,这些招牌都有专门设计的字,也有结合满、蒙、回、藏文,图文结合。这些密集的招牌和狭窄的街道都表达了广州千年商都的商业氛围。

中式街道历史照片

图片来源:《广州旧影》P53

(二)西关水街

西关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河道,村民为了防涝而筑起的基(围堤),基上设街,商铺便将在基上,形成水上商铺的景观。明清时期,广州的水运更是得通商之便,而蓬勃发展。舟楫当车是当时西关的独特风貌,《浮生六记》中:“纵横如乱叶浮水者,酒船也;闪烁如繁星列天者,酒船之灯也;更有小艇梳织往来,笙歌弦索之声杂以长潮之沸,令人情为之移。”便是描写珠江上由“花艇”连接在一起的水上烟花地的景观,而柳波涌一带也是水上居民——疍民在船上安家,船首尾相连,形成独特的水街景观。这些水上船只排列而成形成水城,其中水街纵横交错,共同构成外国人眼中的“东方威尼斯”的城市记忆。

西关水街

图片来源:http://big5.southcn.com/gate/big5/bbs.southcn.com/thread-551341-1-1.html

(三)西式街道

民国成立后,民国政府为了发展城市,引进新的交通工具以及改善居民及城内的生活卫生条件。需要打破旧有等级秩序和城市格式,因此拆城筑路,扩大城市道路。这个时候临街的骑楼应运而出。骑楼街适应了广州的气候条件和城市特色,在保证原有“竹筒屋”的建筑平面不变的情况下,结合功能布局,成为集交通、商贸、生活等复合功能为一体的个体户商铺。骑楼的出现,使道路变得宽敞,由于在立面装饰上采用西式元素,使城市风貌焕然一新。除了西关街道出现骑楼街外,沿江一带也成为城市重要的道路,不同于西关两三层的骑楼,沿江西路的骑楼为大型高楼,成为当时广州现代化的代表。

另一种街道是完全在西方影响下建设的,虽然十三行使馆区后期的建筑都是整体西式,但是由于场地的原因无法把西方的城市设计引入。到了沙面租界时期,重新规划的沙面,引入了西方的城市规划理论,采用中央大街、环岛等街道串联,形成与西关其他地方完全不同的风貌特色。

西式街道

图片来源:《广州旧影》P88

标志物

标志物是在城市中具有单一性和唯一性的物体,或者在整个环境中具有令人难忘的形式,城市的标志物会使人想起过去的经历,而回忆的过程也保留了情感。因此这些标志物本身就成了社会群体发生记忆的场所,成为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同时其所处的位置也构成了城市历史文化脉络的组成部分。在本节探讨的西关标志中,我们将分为传统中式标志物,近代中式标志物还有西式标志物。

(一)传统中式标志物

传统中式标志物有宗教建筑和民居建筑的区分,宗教建筑有华林寺、仁威庙、陈家祠,还有已经消失的长寿寺(今长寿路),锦纶会馆等。这些传统中式标志物具有明显的东方或是岭南特色,传统中式屋顶,建筑材料多为木构和砖木结构、结合青砖墙等,相对于民居建筑内敛的装饰,宗教建筑会更加繁复精美。

仁威庙

华林寺

陈家祠

长寿寺

传统中式标志物

图片来源:http://www.gzzxws.gov.cn/gxsl/zts/yczg/201205/t20120515_28538.htm

华林寺距今已有 1400 多年,从隋开始,历朝历代传灯不绝。其所处的位置在隋代以前是珠江岸边,南朝时期古印度高僧菩提达摩前来弘法,在此地登岸,并在此地建寺,该寺为西来庵既是华林寺前身。后世信徒将达摩尊奉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把他当年登陆的地方称为西来初地。

仁威庙是供奉道教的真武帝庙宇,是泮塘周边十八乡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庙宇。据史籍记载:仁威庙始建于宋代皇祐四年(1052 年),在明清时期都经历过规模较大的修建。现存的建筑是清朝乾隆年间重修的,只有中路和西侧的三进院落,后期重建时增设了后二进建筑和东侧院落。

长寿寺前身是长寿庵,是明朝万历年间由当时的广东巡按御史沈正隆下令建造,占地面积八亩,其地址位于今长寿东路一带,靠近荔湾公安局北面。到了清朝康煕年间,长寿庵的主持大汕和尚开始扩建寺庙,大兴土木,开池造园,据说可由珠江直接进到寺中,寺庙中奇花异草,香火鼎盛。自此,长寿寺声在外,与广州其他名刹华林寺、光孝寺、六榕寺、海幢寺同列广州五大丛林。后来,因为与平南王的关系密切以及其著作《海外纪事》,致使大汕和尚遭遇祸事,入狱监禁,长寿寺也因此连累。

光绪卅一年(1905年)四月,两广总督岑春煊令寺产入官,并拆毁寺庙,将地产拍卖。自此,长寿寺消逝于历史长河中,只剩下地名由在。

陈家祠也称陈氏书院,是由广东省 72 县的陈氏家族筹资兴建的族姓祠堂,除了作为家族祠堂也是陈氏宗族子弟来省城参加科举考试、赴任等事情时的住所。陈家祠于光绪二十年(1894 年)建成。由于是全省的陈氏宗族集资修建,所以其建筑风格和建筑装饰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广东全省民间装饰艺术的集大成者,在建筑中采用了各种木雕、砖雕、陶塑、铜铁铸等工艺进行装饰,博采众长,巧夺天工。陈氏书院不只是宗族书院,也成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保存着广东区域中规模最大、建筑格局最完整、装饰最精美的古代建筑群落。

民居建筑是传统的民居代表西关大屋。基本构造包括砖木结构,三进、三个坡顶,正立面三个开间,大门前有青砖石脚和趟栊、石门套大门。西关大屋还有七进深,里面客厅、小厅、书轩,还有花园,主要由买办和行商建造 。西关大屋所具备的条件包括:“三边过”布局;脚门、趟栊门以及大门所组成的“三件头”;硬山顶;槛窗;青砖石脚;麻石街;天井;青云巷;木楼梯;各种广州传统装饰、雕刻。西关大屋在鼎盛时期有 800多间,现在尚存不足 10 间。

(二)近代中式标志物

广州地处通商口岸,与西方交流密切,广州当地的建筑师和工匠通过学习吸收和借鉴十三行和沙面等古典西式建筑,并广泛用于骑楼、办公楼、酒店、住宅等建筑设计上。

主要表现在立面上的西式装饰元素同时结合传统雕饰,平面上仍是传统中式平面,但结构上采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这类中西合璧的建筑有以骑楼为代表也有民居代表。其中的骑楼吸收西方古典建筑中的三段式构图,采用丰富的中西合璧的元素装饰立面。西关的骑楼如上下九的陶陶居、莲香楼等。民居代表为蒋光鼐故居。

陶陶居开业于清代光绪年间,原址在广州西关第十甫。建筑中西合璧,骑楼样式,高三层,顶部建有中式的六角亭,整体结构为钢筋混凝,采用极具岭南风格的彩画灰塑等装饰。历史上具有优秀的文化艺术氛围和优质菜品的陶陶居酒家令无数文人墨客倾倒,许多名人都曾聚集于此,饮茶欢宴。

蒋光鼐故居位于龙津西路逢源北街 87 号。建筑修建于民国初年,结合了西关大屋的平面布局和西式房屋的特点,同时具有典型的岭南民居建筑风格,建筑高三层,采用青砖墙,为砖木结构。建筑面积达 833 平方米。民国期间曾用改为中学,建国后上世纪90 年代定为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蒋家后人于 2000 年将故居捐赠给荔湾区政府,现开辟为旅游点。

另一类近代中式标志物是 19 世纪西方传教士建造的西式建筑屋身和中国大屋顶相结合的建筑形式,以适应中国习俗迎合中国人心理。这类建筑的代表是广雅书院现存的山长楼、冠冕楼。广雅书院是中国近代著名书院之一,位于在广州城西北,光绪十三年(1887),由两广总督张之洞为培养精于洋务的干练人才,自己筹措经费,亲自选定书院院址,正式创办广雅书院。

陶陶居

广雅书院

冠冕楼

近代中式标志物

图片来源:http://www.gzzxws.gov.cn/gzws/gzws/ml/hqcc/201107/t20110720_21511.htm

(三)西式标志物

西式标志物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外国人亲自设计并使用的建筑,如后期的十三行建筑,沙面岛上的西式建筑。另一种是中国人聘请外国人为设计师设计的建筑,如荔湾涌边的陈廉伯故居,沿江西路的粤海关、邮政局、南方大厦等。

从历史图像上可以发现,十三行地区从 1750 年 1822 年之间的建筑多为中西合璧,中式的硬山屋顶加上西式的彩色外墙,拱券门窗等。到 1841 年大火之后,开始出现西方模式的建筑和花园,如英国圣公会教堂,商馆建筑由两层变为三层,出现传统的殖民地外廊建筑。这种建筑风格一致延续到沙面租界,沙面设立有多个国家的领事馆,无数的外国银行、如怡和、汇丰等,还有粤海关俱乐部、路德天主教堂等在沙面相继建立。

在沙面岛上可以一窥国近代的历史,而岛上殖民风格的建筑成为广州独特的城市记忆的一部分。

另一种是民国政府学习和借鉴西方的城市建设开发模式,着手对广州的城市进行开发建设。带着颠覆封建秩序的目的,在广州城进行拆城筑路,并且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

这时出现一批新式的建筑集中在沿江路一带,在清朝时期沿江路已经是相当繁荣的娱乐区,到了民国时期的城市建设期间,在前朝的基础上扩建道路,并兴建许多新式建筑,如粤海关、南方大厦(大新公司)等,至今都耸立与江边。这些建筑成为当时乃至今天广州沿江的标志物和历史记忆。而这一批政府官员在自己的住宅建设中也更倾向于采用西式的建筑形式,比如建於中华民国 1930 年代陈廉伯公馆。一座欧式风格楼房,公馆民国时曾是荔湾俱乐部,是粤系、桂系军界高官云集的场所。

沙面教堂

南方大厦

邮政

沙面建筑

西式标志物

图片来源:http://www.sohu.com/a/163571003_607970

建筑装饰

西关地区一直是广州商贸重地,其商业文化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这种对外交流的重商文化使岭南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多元性和实用性。建筑装饰风格博采众长,在继承传统中式装饰元素的基础上又融合了明清以来对外交流而积累下来的西式装饰元素。在鸦片战争之前,广州的建筑多为传统中式建筑,如下图 1841 年的建筑,为传统的岭南临街二层商铺,所有装饰都是中式元素。鸦片战争后,西方人的活动范围不再受限于十三行一带,可进入广州城内,建筑文化开始受到西方建筑装饰的影响,如下图潘长耀花园开始出现铁质栏杆,百叶窗等西式元素,远景中也能看到拱形窗、山花等西式装饰元素。而在当时西关行商园林的主人是最早接触西方的先行者,带着对西方文化的猎奇心理,把很多西式元素融于传统的园林中,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种尝试。

潘长耀花园

图片来源:汇图网

骑楼作为广州近代另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一般都是在传统“竹筒屋”的平面形式加上三段式构图的西式古典立面,并融入西式装饰元素,比如线脚、柱式、铁艺栏杆等。这种繁复的装饰也从侧面反映出岭南建筑风格的一个特点。30 年代为广州近代城市建筑的时期,受到西方殖民建筑的影响,大型的商业建筑在城市中出现,这些建筑多数为纯西式的结构和装饰,皆为古典西式风格,表明了这一时期西关地区的建筑装饰取向。

骑楼装饰

图片来源:《广州旧影》P58

从西关建筑装饰的发展演进中我们可以看出西关由于独特地理位置和商业影响,使其建筑风格乃至建筑装饰元素呈现出与岭南文化相似的特点:开放包容、兼容并蓄、中西合璧。这些特点不仅影响着西关人的记忆,也对西关的建筑风格及其装饰产生重要的影响。

非物质符号记忆要素

西关地区是广州市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代表地之一,比如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粤剧和岭南的古琴艺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多达 16 个之多,有广东音乐、舞狮(西关醒狮)、广东木偶戏、粤曲、粤绣(广绣)、象牙雕刻、灰塑、核雕(西关榄雕刻)、玉雕(西关玉雕)、凉茶、广彩瓷烧制技艺、家具制作技艺(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传统中医药文化(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乞巧节、波罗诞等。

省级的非物资符号记忆要素也有 30 多个,比如何仙姑与挂绿的传说、广州咸水歌、黄阁麒麟舞、鳌鱼舞、舞貔貅、粤语讲古、砖雕、木雕、广州珐琅制作技艺、广州戏服制作技艺、广州箫笛制作技艺、彩扎(广州狮头制作技艺)、盆景技艺(岭南盆景技艺)、广式红木宫灯制作技艺、小凤饼(鸡仔饼)制作技艺、月饼传统制作技艺(莲香楼广式月饼传统制造技艺)、致美斋广式调味品制作技艺、中药传统制剂方法(小柴胡制剂方法)、传统中医药文化(采芝林传统中药文化)、传统中医药文化(敬修堂传统中药文化)、西关正骨、针灸(岭南传统天灸疗法)、迎春花市、赛龙舟(扒龙舟)、畲族拜祖公图等。

而市级的非物资符号记忆要素更是有:广州客家山歌、舞火狗、木鱼书说唱、米机王咏春拳、莫家拳、西关打铜工艺、广州檀香扇制作技艺、广式腊味制作技艺、广式莲蓉饼食制作技艺、古琴斫制技艺、粤菜烹饪技艺、端午午时茶、生菜会、广州重阳登高、盘古王诞、玉岩诞、粤剧八和祖师爷诞、黄大仙祠庙会、添丁上灯等等。

下期,我们将继续分享西关的场景记忆要素和实践记忆要素。

本文节选自《广州西关历史环境保护更新中的城市记忆研究》

作者:肖磊

本文编辑:余俊颖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华南理工大学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研究所所有,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