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ON LX Plus:续航 1000 公里的“花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埃安续航1008公里它的真实续航到底能跑多少公里啊 AION LX Plus:续航 1000 公里的“花瓶”?

AION LX Plus:续航 1000 公里的“花瓶”?

2023-12-03 17: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相比正在美国如火如荼举办的 CES 2022,新年伊始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圈显得有些波澜不惊。

除了元旦期间,各家国内厂商「例行公事」般地公布 2021 年销量捷报外,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新车、新技术似乎并没有什么。

不知你还记不记得,在 2021 年的年初,行业最热的话题是什么?

对了,正是「电动车续航 1000 公里」。

彼时,在 2020 NIO DAY 上,蔚来拿出了首款纯电轿车 ET7。除了激光雷达、上千 TOPS 超强算力等有些过于超前的新科技,这款新车最撩动实际消费者内心的,依然是用 150 千瓦时电池包撑起的 1000 公里超长续航。

随后,「电动车续航 1000 公里」的话题持续火热,不少厂商纷纷跟进,均宣布正在研发 1000 公里续航的电动车。

话题的高潮,由下面这张由广汽埃安放出的宣传海报引发。

「8 分钟充满 80%」、「NEDS 续航 1000 公里不用等到明年」等极具爆点的宣传语瞬间引燃舆论,广汽集团股价一度大幅上涨。

紧接着,一场大佬之间的口水战随之而来:

先是在中国电动车百人会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发声:「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个车能跑 1000 公里,几分钟能充满电,还很安全,成本又很低。以目前的技术来讲,他一定是骗子。」

随后,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在同一个论坛上回怼:「今年(2021 年)1000 公里续航的车肯定要出来,快充也是肯定要出的,8 分钟充满 1000 公里,理论上是可以的。」

一年多时间过去,过往的纷争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淡忘。不过相信还有不少人和我有一样的吃瓜心态,想看看广汽埃安画的这块「2021 年 1000 公里续航电动车肯定要出来」的饼,究竟能不能熟。

虽然没赶上 2021 年最后的一个月,不过目前看来广汽还算是兑现了诺言。

这不,就在昨天,CLTC 工况最大续航里程达到 1008 公里的广汽埃安 AION LX Plus 就真的上市了。

千里续航,代价昂贵

熟悉广汽埃安的朋友,想必都有这样一种印象,这是一家技术路径和营销手段都有些「激进」的公司——几年前,当电池技术还不如如今这么安全,电动车续航还普遍达不到 500 公里的时候,AION S 就是第一个抢先尝 811 电池的「螃蟹」、标称续航超过 600 公里的车型。

后来,续航虚标、自燃、锁电等一系列负面事件也围绕这款车型不断被曝出。

而如果你昨晚上看了 AION LX Plus 的发布会,相信内心也会不免感慨一声:「广汽埃安,还是当年那个喜欢骚操作的广汽埃安。」

无论是用一个虚拟形象作为线上发布会主持人,就敢自我标榜为「全球首个元宇宙云发布会」,还是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黑科技」词汇,都让人有一种「大受震撼,但……」的错觉。

甚至,发布会透露的车型信息,还出现了一些明显的硬伤。例如,车辆百公里加速时间被官方多次强调,是 2.9 秒。

但无论是在给媒体的数据表,还是在广汽埃安官网中,AION LX Plus 的最快零百公里加速都是 3.9 秒……

扯远了,我们还是回到正题。如果一位消费者实在是对电动车续航感到「十分焦虑」,希望购买一台 1000 公里续航的纯电动车,究竟需要多少钱?

广汽埃安用 AION LX Plus 给出的答案:人民币 45.96 万元。

AION LX Plus 共有 80 智尊版、 80D 旗舰版、 80D Max 版和千里版四款车型,价格分别为 28.66 万(补贴后)、 32.96 万、 40.96 万和 45.96 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和常见的电动车顶配车型均是四驱双电机版本不同,AION LX Plus 入门版和最贵的千里版均是单电机两驱车型,零百公里加速时间为 7.8 秒;位于中间价位段的两款车型才是双电机四驱,零百公里加速更快,达到 3.9 秒,代价则是 CLTC 工况续航只有 600 公里。

除了用单电机、牺牲性能换续航外,目前电动车增加续航里程的最有效手段,仍然是装上能量更大的电池。

这一点在 AION LX Plus 千里版上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其搭载的动力电池容量达到了惊人的 144.4 千瓦时,这恐怕也是其价格如此昂贵的最主要原因。

当然,调侃归调侃,AION LX Plus 千里版上这块动力电池,终归是凝聚了广汽埃安工程师们的智慧和心血——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

为了更长的续航,就给电动车装上更大的电池,听上去容易,做起来其实很困难。在同等体积之下,不仅要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还得考虑电池容量提升之后,电池包重量更重,给续航造成的影响。

此前,为了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厂商一般都在电池的正极材料上进行努力。以三元锂为例,在三元锂正极材料中提高与能量挂钩的 Ni 镍元素的占比。811 电池中的 8 指的就是镍元素的占比超过 80%。

然而,提升正极中的镍元素虽然能给电池里带来更多的能量,同时也会造成正极结构不稳定,811 电池容易起火的根本原因正在于此。

而除了提升正极镍含量来提升电池总能量,另一条技术路径则是提升负极的能量密度,让负极材料能够「储存」更多的锂离子,来提升电池的能量。

目前,基本上所有的锂电池负极材料都是石墨,也就是碳。但这种负极材料能够容纳的能量已经遇到瓶颈,业界普遍在尝试用能够存储更多能量的硅负极材料来对其进行替代。

硅负极材料的锂离子容量理论上可以达到石墨的 10 倍以上,也就是说同样的一块电池,使用硅做负极的话,能量可以超过石墨电池 10 倍。

不过硅材料作为电极材料有一个致命伤,那就是膨胀率。石墨在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膨胀不超过 10%,而硅则最大可以膨胀 360%,想想就不安全。

广汽自研的海绵硅负极片技术,准确地说,是在电池负极中将碳和硅进行合理的配比,从而既能拥有硅负极高容量的优点,又能通过石墨的稳定性来克制硅的膨胀。

这项技术,覆盖材料、粘结剂、极片到生产制造等领域,包括「纳米复合硅技术」、「自修复粘结剂技术」、「梯度复合涂布技术」等技术.

这些技术,可让电池内部的硅负极像海绵一样柔软有弹性,使硅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膨胀和收缩被限制和缓冲,不会碎裂。同时,还能像海绵吸水一样,让硅负极发挥大容量的优势,储存更多的能量。

基于这项技术,AION LX Plus 千里版搭载的动力电池整包能量密度达到了 205 瓦时 / 公斤以上。在同等电量情况下,动力电池单体电芯,体积减小了 20% 、重量减轻了 14%。

这一切,最终支撑起 CLTC 工况 1008 公里的续航表现。

问题是,技术的确超前,但在 45 万 + 的售价面前,真的会有多少消费者为一千公里续航而买单?

千里和智行不可兼得?

1000 公里续航,还不是 AION LX Plus 上的唯一亮点。在发布会上,官方多次强调 AION LX Plus 的定位是「智行千里」。

千里续航有了,「智行」如何体现?

答案并不出人所料——激光雷达。

不过呢,在相关介绍中,广汽埃安依然玩了不少文字游戏。在这里,咱们先说亮点,再说槽点。

具体来说,AION LX Plus 车身上配置了 35 个高性能传感器,包括 6 个毫米波雷达、 12 个超声波雷达、 8 个自动驾驶高清摄像头、 4 个环视摄像头、 2 个独立高精定位模块和 3 个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激光雷达,一颗布置在车顶,另外 2 颗分别被安装在车身两侧前轮轮眉顶,可以实现车前 300 °视野的交叉覆盖探测,最远探测距离达到 250 米。

在城区拥堵场景中,这种激光雷达环境感知刷新率可做到 10 ~ 30Hz 动态调整,毫秒级探测频率,能快速识别加塞、鬼探头等突发情况;在高速场景下,则可实现垂直分辨率在 0.2 ~ 0.05 °之间的智能调控,精准捕捉远距离锥桶、凹凸路面等,超远距离预判风险,提前进行减速、变道。

在这些传感器硬件之外,广汽埃安还为 AION LX Plus 配置了 200TOPS 算力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以实现多种自动驾驶辅助功能。

重点来了,AION LX Plus 上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大致总结下来有以下三个:

1、高速 NDA :这项功能基本上就是已在特斯拉、小鹏等厂商车型上搭载的高速领航辅助功能。在封闭高速路段中,车辆可根据导航信息、结合高精地图,实现自动加速、自动变道超车、上下匝道等辅助功能。

2、超视距召唤泊车 & ;高精地图自主泊车:类似小鹏、威马车型上已搭载的记忆泊车功能,一次路线记忆,便可通过手机或车机实现 6 个固定车位或途经车位的自主泊车,记忆路线长度达 150m。高精地图自主泊车则将能实现车辆完全自动寻找车位、自动泊车。

3 、城市 NDA :在城市交通路况下,可实现红绿灯路口直行、自主变道超车、红绿灯左右转弯、掉头及环岛通行等功能——当看到这个时,我是震惊的,小鹏还在测试的城市 NGP,居然被广汽埃安先做出来了?

难道城市 NDA 应该是后续 OTA 升级才会有的功能?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又去广汽埃安官网上查询起车辆配置表。

谁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车型配置表里面并没有关于城市 NDA 相关表述,仅有「城市道路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这一项,而且并没有加上表示需要后续 OTA 升级的符号「*」。

更让人诧异还不是这个,而是以上的种种传感器配置和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在续航 1008 公里的千里版上,均不配备:没有激光雷达、没有各项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甚至连入门版都标配的毫米波雷达都没有……

因此,如果真的像广汽埃安表述的那样,想要通过购买一台 AION LX Plus 既拥有千里续航,又有「满配」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实际上目前是不可能的。

要想拥有一台搭载三个激光雷达 AION LX Plus,只能选择售价 40.96 万元、续航 600 公里的 80D Max 版。

另外,在发布会上除了续航和自动驾驶之外,被官方着重强调的 ADiGO 智能座舱的图片底部,还有一行颇值得人玩味的小字。

最后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时,广汽埃安在宣传这三颗激光雷达的时候,还着重强调的「第二代」。

这指的是广汽集团自己研发的第二代激光雷达吗?答案并不是。

经过一番网络搜索,我们可以发现 AION LX Plus 激光雷达的供应商是速腾聚创 RoboSense,而这家厂商同时也为国内其他汽车厂商供应激光雷达。

所以说嘛,AION LX Plus 上面激光雷达的排布方式如此的令人似曾相识也就不难令人理解了。去年 10 月,威马亮相的全新纯电轿车威马 M7 上面,用的也是这家公司的激光雷达方案。

那么问题来了,搭载三个 RoboSense 激光雷达的 AION LX Plus 80D Max 价格已经打到了 40 万级别,一直将「科技普惠」作为口号的威马,又会将 M7 如何定价?

写在最后

根据广汽埃安官方数据,2021 年全年销量超过了 12 万台,同比增长 119%。但根据乘联会的数据,其主销车型依然是价格区间在 15 ~ 18 万元的 AION S。

而对于 AION S,相信不少读者也能有所感知,其不少销量都是被 B 端网约车市场所消化了。

因此,价格上探到 27 ~ 46 万级别的 AION LS Plus,究竟能为广汽埃安的销量提供多少助力,我们还是得打一个问号。

不能否认的是,1000 公里续航、三颗激光雷达等亮眼参数背后,都是广汽集团对科研创新的不断投入、工程师们不断努力的结果。从这些技术上,我们也可以一窥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前景。

但是依然还是那个问题,脱离了消费者实际需求、成本过于高昂的技术大跃进究竟有多少现实意义?

同样的问题,我们在极狐阿尔法 S 华为 HI 版上已经看到过,如今,又多了一个 AION LX Plus。

-END-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