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理论华语作者新书(2018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均值人离散人 社会理论华语作者新书(2018

社会理论华语作者新书(2018

2023-09-19 17: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三章社会性的双重结构

第四章危机与宗教性:论Oevermann 的宗教社会学

第五章危机与自我的形成:论Oevermann 的社会化理论

第六章生活风格的自我搬演

第七章电视与公共领域

PART 3 经验研究范例

第八章电视新闻的自我搬演

书名:社会学家的絮言絮语

作者: 叶启政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启真馆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作者过去所写的九篇文章,其内容涉及不同的现实生活领域,相当程度地代表了作者作为知识分子对当前复杂社会的基本看法和问世态度。九篇文章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区块:一、有关现代性与现代人的处境(第一至第三篇);二、攸关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的发展问题(第四至第七篇);三、有关爱情的社会本质问题(第八与第九篇)。尽管看起来主题相当分散,但事实上它们有着共同的轴线支撑,可以说都是以“ 现代化”作为基调的社会现象。

作者简介

叶启政,台湾大学心理学学士、硕士,美国密苏里大学社会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文化社会学。主要著作有《进出“ 结构—行动”的困境——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论述对话》、《迈向修养社会学》、《象征交换与正负情愫交融》等。

目录

一、云团状的“ 大众”/液体化的共同体

二、在消费社会中做一个自在自得的人

三、精神健康—— 脑的问题,还是社会的问题?

四、全球化趋势下学术研究“ 本土化”的戏目

五、缺乏社会现实感的指标性评鉴迷思

六、面临严峻考验的高等教育—— 何去何从?

七、高等教育“ 国际化/在地化”的吊诡与超越的彼岸

八、“ 爱情”的正常混乱

九、从“ 情爱”的社会本质谈起——正负情愫交融与生命转折

书名:实证的迷思:重估社会科学经验研究

作者: 叶启政

出版社: 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内容简介

本书是台湾大学著名社会学者叶启政先生的新着。全书致力于对当前社会科学中占统治地位的计量与统计方法进行理论反思,意在打破社会科学研究的“ 范式迷思”。

当今的中国社会学研究,在美国社会学传统的影响下,日益表现出以经验实征方式进行量化研究的趋势。本书致力于对这种“ 范式迷思”进 行理论反思。作者回溯了社会学实证主义传统形成的文化-历史语境,尤其注重对统计方法中的核心概念“均值”与“变异量”进行知识社会学分析,指出其并不具有超越特定时空场域的普遍有效性。最后,作者以韦伯的“理念类型”作为一种特别的思考模式,陈述其在社会学思考中可能具备的丰富而深邃的意义。本书兼具思想史与科学史的特点,极大程度地打开了反思科学方法的大门。

目录

序渠敬东

自序

第一章经验实征取向主导下的美国社会学

第二章社会现象的量化、测量与数学化

—— 向自然科学倾斜的认知典范

第三章均值人与离散人的观念巴别塔

—— 统计社会学思考迷思的两个基石

第四章再论“ 均值人”的社会学意涵

——“ 机遇”与“命运”的天敌

第五章社会学家作为说故事者

书名:方法论与生活世界

作者: 孙飞宇

出版社: 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简介· · · · · ·

孙飞宇,1978 年生于山东青岛。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学士、硕士,加拿大约克大学社会与政治思想博士,现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社会理论史、经典精神分析—社会理论、现象学—诠释学传统中的社会理论等。译著有素德•文卡斯特《城中城:社会学家的街头发现》、约翰•奥尼尔《灵魂的家庭经济学》等,合译作品有亚当•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等。

目录

前言

引言

第1 章 主体间性与生活世界

第2 章 方法论与生活世界

第3 章 流亡者与生活世界

第4 章 忏悔者与生活世界(上):现代忏悔的发生学

第5 章 忏悔者与生活世界(下):弗洛伊德的案例剧场

第6 章 生活世界再讨论

书名:挑衅的提问:台湾研究的历史与社会探索

作者:黄树仁

出版社:巨流

作者简介:

黄树仁(1955 年–2016年),台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美国麦城威斯康辛大学社会学博士(1995),研究领域社会学理论、知识社会学、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台湾史。

编者简介

陈宇翔/主编,台北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

目录

序/陈宇翔

〈前言〉以科学为志业:一个社会学家的跨界挑衅/洪人杰

I 历史学篇

1. 望见流求:从福建沿海观测纪录论宋元明人的台湾认识

2. 移花接木:台湾如何失去琉球之名?

3. 唐山过澎湖:宋元人何以不移住台湾?

4. 没有唐山妈?拓垦时期台湾原汉通婚之研究

5. 基因当然可能扩散而稀薄分布:回应陈叔倬对〈没有唐山妈?拓垦时期台湾原汉通婚之研究〉的评论

历史学篇总评

从望见流求到认识台湾:试论黄树仁教授的台湾早期历史研究/张隆志

II 社会学篇

6. 台湾农村土地改革再省思

7. 被夸大的台湾土地改革及其渐炽的意识形态战争

※ 黄树仁对土地改革的一再省思/瞿宛文

8. 《心牢》〈总论〉

※ 农地问题的对话/彭明辉

※ 如何开解心锁?──评介黄树仁,《心牢──农地农用意识形态与台湾城乡发展》/裴元领

9. 因果解释或后见之明:发展型国家概念的反省

※ 「挑衅的提问」之再商榷:〈因果解释或后见之明:发展型国家概念的反省〉一文的几点回应/黄崇宪

10. 强制合作发展:台湾日本殖民体制的米糖经济/黄树仁、陈宇翔

※ 后记──〈强制合作发展:台湾日本殖民体制的米糖经济〉/陈宇翔

※ 评述黄树仁、陈宇翔合著〈强制合作发展:台湾日本殖民体制的米糖经济〉一文/林文凯

11. 韦伯的《中国的宗教》解析

※ 壮哉斯言!好样的,黄树仁!──评黄树仁〈韦伯的《中国的宗教》解析〉/郑志成

12. 何谓社会学理论

※ 从树仁到树人:反思如何「教」与「学」社会学/陈柏甫、张仪君

社会学篇总评

农业、城市、国家:现代性的三角习题/李丁赞

〈跋〉/黄淑玲

书名:社会的时间:形成、变迁与问题

作者: 郑作彧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简介

郑作彧,现任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时任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理论、文化研究、传播社会学和当代欧陆社会思潮。兼任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社会学会理论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德国时间政治学会(DGfZP )成员。

目录

导 论 让“ 时间中的社会”成为“社会的时间”

第一章 日常时间结构的改变与时间政治问题

第二章 生命时间的结构与变迁

第三章 欧陆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

第四章 社会时间形式的改变

第五章 社会时间的加速

第六章 加速的社会性:以交通速度为例

第七章 时间生态学

结 语 迈向时间社会学

书名:《资本论》完全使用手册:版本、系谱、争议与当代价值

作者:万毓泽

出版社:联经出版

作者简介

万毓泽,台湾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中山大学社会系教授。主要学术兴趣为社会理论、社会科学哲学、政治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代欧陆政治与社会思想、社会科学翻译研究。有专书Reframing the Social: Emergentist Systemism and Social Theory(Ashgate, 2011 )、《你不知道的马克思》(木马文化,2018)及多篇中外文论文,另有多部译作。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导论:「嗨!我又回来了!」

第二章 到《资本论》之路:写作历程、版本与恩格斯的编辑

第三章 《资本论》的结构与逻辑:无三不成「理」

第四章 《资本论》在战后欧美的知识系谱

第五章 《资本论》:误读与务读

第六章 马克思先生走进了地狱:文学视角下的《资本论》

第七章 政治的,太政治的:政治视角下的《资本论》

第八章 逃避《资本论》?:经济、历史与生态

第九章 尾声:待完成的《资本论》

————2019————

书名:胡塞尔与世间意识

作者: 游淙祺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游淙祺,1961 年生,德国波鸿大学哲学博士(1996),现任职于中山大学(台湾高雄)哲学研究所,并兼任文学院院长。着有《哲学,要怎么说》(2009)、《社会世界与文化差异》(2007)、《信不信由你:从哲学看宗教》(2005)等,翻译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心理学》(2017)以及舒茨的《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2012)。

目录

前言

一、胡塞尔思想发展脉络中的现象学心理学

二、现象学心理学的涵义

三、超越论现象学及其还原

四、现象学心理学及其还原

五、两种现象学的共同交集

六、前理论的原初经验

七、迈向超越理论现象学之路

八、现象学与生活

九、舒茨与德里达

结论

书名:久等了,韦伯先生!〈儒教(与道教)〉的前世、今生与转世

作者: 孙中兴

出版社: 联经

作者简介

孙中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为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75 年拜于儒学大师爱新觉罗毓鋆门下,成为「天德黉舍」门生,从《论语.学而》开启与孔子的缘分。近年来日日于网络发表一篇「论语日记」,至今已累积503篇。着有《论语365:越古而来的薰风,徐迎人生四季好修养》、《穿越时空,与孔子对话》、《学着,好好分》、《学着,好好爱》、《令我讨厌的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理论旅人之涂尔干自杀论之雾里学》、《马克思「异化劳动」的异话》、《马/恩历史唯物论的历史与误论》、《爱.秩序.进步:社会学之父:孔德》。主要开设课程为社会学理论、知识社会学、幽默社会学、圣哲社会学及爱情社会学。

目录

代序:我三、四十年来一场未止息的「韦伯大梦」

第一章 韦伯的时代和生平

第二章 韦伯的主要著作

第三章 思想脉络和出版脉络以及相关版本和译本

第四章 文本和所本(一):〈(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之)导论〉

第五章 文本和所本(二):〈(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之)儒教(与道教)〉

第六章 文本和所本(三):算是文本还是阑尾的间论

第七章 整理与重建

第八章 文献回顾

附录一 韦伯的时代、生平与著作年表

附录二 韦伯的著作目录及其中英文译本

附录三 韦伯〈儒教〉(1915 )与〈儒教与道教〉(1920)目录对照表

附录四 韦伯《儒教与道教》(1920 )英、中译本目录比较

附录五 《经济与社会》中〈宗教社会学〉原版和译本章节区分的比较及其与《中间考察》相关章节的对照

附录六 韦伯《儒教与道教》征引书目现有的中译本(2017 年8月)

书名:穿越西方社会理论的省思

作者: 叶启政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目录

一、西方社会理论的历史质性

二、西方社会学思维中“ 惊奇”概念之理论意涵的曲折起伏

三、“ 结构”和“能动”的拿捏

四、拆解“ 结构—能动”的理论迷思——正负情愫交融现象的理论意涵

五、象征交换与“ 正负情愫交融”现象

六、重估韦伯的“ 理念型”——后设理论的启示

————2020 【上架时间为准】————

书名:规范与自由:帕森斯社会理论研究

作者: 赵立玮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简介

赵立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社会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曾先后就读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法学( 社会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理论、社会思想史和社会学史,近年来研究重点为欧洲古典社会理论和美国社会理论传统(尤其是T.帕森斯和C.H.米德的社会理论)。迄今已发表多篇社会理论研究论文,已出版译著5部。

全书的主体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论述帕森斯在社会理论研究方面做出的重要的贡献:“ 一般行动理论”部分详细论述了帕森斯学术生涯孜孜以求的社会科学之“一般理论”的发展逻辑、进程及成果,也是对帕森斯“著述史”的一个详尽考察;“制度化个体主义”部分关注的是帕森斯社会理论的实质性取向,尤其是他对于“决定论与自由”这一西方思想史中的恒久问题的独特阐述;“美国社会共同体”部分探讨了帕森斯运用其理论框架、尤其是中后期发展的“社会共同体”理论对美国社会的历史、结构、价值观及其问题所做的全面分析。

书名:涂尔干的道德科学:基础及其内在展开

作者: 陈涛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简介

陈涛,山东蓬莱人,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就读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14 年获博士学位。2016至2017年赴芝加哥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目前研究领域为社会理论、政治哲学。曾荣获第四届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社会学研究》创刊三十周年新锐作者奖、《社会》改版 十周年新秀作者奖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导论:涂尔干的道德科学

第三章社会功能:社会学与伦理学的争执

第二部分道德科学的内在展开:从风俗到道德理想

第四章道德统计学的困境

第五章道德的起源与变迁:原始宗教研究

第六章余论:涂尔干的遗产

附录科学对抗明智—— 兼论霍布斯政治科学中的理想主义要素

标题:无限的荒谬:恩格斯发展观研究

作者:荣伟杰

出版社:独立作家

【图书介绍】

以全新的方式探讨了一个古老并曾一度被埋没且惯于视而不见的问题。

在广阔的哲学史论域中,比较和分析了两种无限概念。深入恩格斯的有关文本,探讨了其在论述发展之时,对无限的多重运用。并特以与此内在相关的黑格尔哲学为参照,检验这些运用的一致性问题。且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扬弃哲学与解释/ 改造世界相区分的意义上,重新理解两种无限的关系。

解决、理解并为之辩护的第一个前提是将问题完全摊开。

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马天俊专文推荐

国立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万毓泽鼎力推荐

【作者简介】

荣伟杰,1996 年生于山东威海。2014年入读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2018年获哲学学士学位。同年起为广州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直博生)。2019年至2020年为台湾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生。2017年和2019年分别在高雄中山大学哲学研究所和政治大学人文中心进行短期游学和参与短期学程。研究兴趣包括(欧陆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哲学修辞研究,酷儿理论与台湾研究等。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